“中梗阻”比喻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遭遇阻塞障碍,对系统运转起到阻碍作用,是推动社会发展必须攻克的深层次问题。当前,一些单位中间梗阻问题仍然存在,表现为准度失真、速度减慢、力度衰减,是深化改革中亟待攻克的问题。

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必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各级应当干好该干的事、站好该站的岗、尽好该尽的责,勇于担当、敢于较真、勤于反思、精于落实,切实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尽其责。

师旅团作为“一线指挥部”,起着连接“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作用,最容易出现“中梗阻”。应坚持做到吃透上情抓落实、按照计划抓落实、依法从严抓落实、层级管理抓落实,统住会议、活动、工作组和各类检查评比,制定出“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进一步放权、加压、问责,充分发挥基层营连的神经末梢作用,确保抓落实无偏差、不走样,推动“三个根本性转变”。

思想进步的过程,就是工作进步的过程。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树立与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相适应的目标要求。保持争第一、创一流的激情干劲,破除“开会动员了等于高度重视了”“安排部署了等于贯彻落实了”“检查指导了等于尽心尽责了”等惯性思维,真正“撸起袖子加油干”,始终保持高标准抓、常态化抓、全过程抓的强劲态势。

只有痛下针砭,才能治病救人。抓落实出现“中梗阻”,必然会导致器质性病变,造成思想血栓、混乱组织经络、坏死神经末梢、损伤血脉元气。因此,必须坚持“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追究必从严”,让歪风邪气无处藏身,让有责不负的“不为”、办事拖沓的“慢为”和履职不当的“乱为”吃到“杀威棒”,让那些“无能”“无为”“无德”干部失去舞台,给更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提供平台,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循环。

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工作落实(打通落实中梗阻)(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