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网9月6日讯(刘亚珠) 据中国新网报道,近日四川泸定6.8级震导致大渡河的支流湾东河断流并形成堰塞湖,目前部分居民已转移到安全地带。

金沙江干流白格堰塞湖泄洪(四川涨可淹上游)(1)

(图片来源:椒点视频)

据悉,昨日23时30分,四川水利厅将水利抗震救灾二级响应调整为水利抗震救灾一级响应。目前湾东河的堰塞湖已过流,其中沿湾东河受威胁的100余人已被安全转移。

堰塞(sè)湖是指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是一种较低的挡水建筑。

金沙江干流白格堰塞湖泄洪(四川涨可淹上游)(2)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常见的形成堰塞湖有三种情况,山体滑坡,如西藏自治区的然乌湖便是由于由右岸山体崩塌堵塞而成。地震引起的山崩导致的山体垮塌阻塞河道。熔岩喷溢的熔岩流堵塞河道,使水流受阻,形成堰塞湖。其中地震的震级越大,形成堰塞湖的可能性就越高。

为什么人们依旧如此紧迫堰塞湖?堰塞湖一般会形成新的河流湖泊,但值得思考的是其堵塞物并非一成不变,长时间的冲刷和侵蚀会导致其堵塞物溶解,甚至崩塌,最终该区域彻底决口并对下游形成洪峰。因此,一旦堰塞湖处置不当便会引发重大灾害。

事实上,2008年5月12日时,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导致形成了大面积堰塞湖泊,造成了多达34处堰塞湖危险地带,其中最危险的为唐家山堰塞湖,其库容约1.45亿立方米,顶部面积近30万平方米。一旦泄洪不仅可引发下游出现洪灾。甚至由于水位不断上升,上游同时存在被淹没的危险。

同时,一般人们处理堰塞湖以疏导为主,当然若下游城市将面临灭顶之灾且下游人员已被成功转移的前提下可采取爆破泄洪的方式处理,避免造成二次灾害,最严重的便是地震导致整个山体移位,这时需要河流改道及时止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