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用Lightroom处理照片,但Lightroom处理文件时内存占用过高,经常导致电脑崩溃和卡顿,所以想找个不用很麻烦很累就能编辑管理大量相机RAW文件的软件。对比测试了5款照片管理编辑软件,方便其他朋友选用。

软件盘点

先介绍下这5个软件——

以下5款软件都结合了照片编辑和管理功能,可以用非破坏处理(叠加编辑过程时不会导致图像画质下降,Photoshop、Affinity Photo等都属于破坏性编辑)修改相机的RAW文件。

Lightroom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1)

来自美国图像处理巨头Adobe公司。Lightroom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照片处理和管理软件之一,可以和其他Adobe软件无缝衔接。市面上有许多Lightroom预设插件,教程很丰富,所以入门难度相对来说应该比较低。

Lightroom初版发布于2006年,支持PC、移动设备和网页版。最新版是Lightroom Classic CC 11,安装约需2.6GB空间,另有在云端运行的Lightroom CC。Lightroom Classic和Photoshop的套装一年订阅价格是888人民币,没有买断版。

Capture One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2)

来自丹麦专业相机厂商Phase One(飞思),原先是供飞思数码后背使用的专业软件,第1版诞生于2002年(那时还叫Lightphase Capture)。Capture One支持联机拍摄,图像编辑功能细致、专业且全面,还支持图层功能,虽然自带预设不多,但非常适合专业人士选用。

Capture One有许多版本,包括免费的Capture One Express、全功能专业版、企业版,以及针对尼康、索尼和富士的特别版本,最新版是Capture One 21,安装约需900MB空间。专业版按月定价是86人民币,按年定价是638人民币,买断授权是1066人民币,学生和教育用户享有额外优惠。

DxO PhotoLab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3)

来自法国DxO实验室。许多人可能都知道DxO的手机和相机摄影评分,其实他们是凭借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起家的,在图像处理领域有不少黑科技。基于丰富的相机测试经验,DxO PhotoLab的图像校正功能很强大,预设也很丰富,还可配合Nik Collection插件(要单独安装)得到更丰富的图片编辑和预设。

DxO PhotoLab的前身是DxO Optics Pro,诞生于2004年,最新版是DxO PhotoLab 5.1,安装约需850MB硬盘空间,这是5款软件中唯一没有官方中文版的一个。DxO PhotoLab基本版售价139美元(约合888人民币),精英版售价219美元(约合1398人民币)。

Luminar AI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4)

来自美国软件公司Skylum,号称世界第一款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图像编辑器,今年才刚发布。Luminar AI的操作非常简单。选择图片后,软件会自动为其选定合适的模板,用户可在模板分类中选择其一,调整滤镜强度,或进入编辑模式进一步修改,使用起来就跟手机美图App一样简单。

Luminar AI最新版是1.51,安装约需1.3GB硬盘空间。基础版售价79美元(约合504人民币),大师版售价207美元(约合1322人民币),另有针对创意修图需求的Luminar Neo(只有Mac版),黑五预购价59美元(约合377人民币),和Luminar AI套装价88美元(约合562人民币)。

*.另有功能类似的Luminar,操作起来更接近传统图像处理软件,最新版是Luminar4。

On1 Photo RAW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5)

来自美国软件公司On1,定位和Lightroom类似。On1 Photo RAW整合了多款插件,带有Photoshop插件,预设非常丰富。软件支持图层,拥有和Luminar AI类似的AI换天和美颜功能,还支持合成全景图、HDR、焦点堆叠、延时摄影等。

On1 Photo RAW初版发布于2016年,最新版是2022,安装约需2.2GB硬盘空间。买断价74.99美元(约合479人民币),按月订阅价7.99美元(约合51人民币),按年订阅价为89.99美元(约合575人民币)。

其他备选

下面3款软件均有图像管理和RAW文件编辑功能,体积相对较小,可作为上述RAW文件编辑软件的轻量化替代。

RAWTherapee:开源免费的RAW文件处理软件。具备图像编辑,文件分级、分类、筛选功能,打开和响应速度很快,支持市面上绝大多数相机的RAW文件。

Corel Aftershot:来自加拿大老牌软件公司Corel。Aftershot功能和Lightroom非常相似,缺点是软件更新较慢,支持相机种类比较少,即使最新版也无法打开我的松下S5相机RAW文件。

ACDsee Photo Studio Ultimate:ACDsee的全功能版本,文件管理功能非常强大,打开图片很快,也支持RAW文件编辑,但不支持我的松下S5相机RAW文件。

下面4款都是专业的图像编辑软件,图像处理功能比绝大多数综合性的文件管理 编辑软件强大得多,不过均为破坏性修改模式,一般用于图片的精修。

Adobe Photoshop:同样来自Adobe,世界最著名的图像处理软件,插件多、功能全、价格贵,不多介绍。

Affinity Photo:来自英国Serif公司,最近几年被视为Photoshop最大挑战者之一。Affinity Photo是目前唯一横跨Windows\Mac\Ipad的专业图像处理软件。

Corel Paintshop:同样来自Corel,其资历和Photoshop相仿,Photoshop总体功能更强大,插件非常多,但Paintshop的文件管理功能更强,拥有一些Photoshop没有的小功能。

Pixelmator:由一对立陶宛兄弟开发,是Mac和IOS平台上第一款支持WebP格式的专业图像处理软件,美中不足的是没有windows版。

另有Exposure、Darkable、LightZone、Photo Ninja、Zoner photo studio等功能相近的软件,篇幅所限,就不介绍了。

图像处理测评

以下比较主要基于松下S5相机RAW文件的解析和编辑,由于各个软件默认设置不同,效果可能略有差异,测试所用软件均为最新版。

*.图片点开后可以放大,许多对比图只有放大后才能看清楚效果差异。

细节还原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6)

细节还原主要取决于软件如何平衡锐化和降噪,更高的锐化带来更清晰的细节,但相应地,也会增加图片噪点。选取上图红圈部分画面,放大到100%对比效果。

首先比较默认设置下的效果,每个软件设置分别为——

Lightroom,默认开启相机配置文件校正,锐化为40,噪点消除关闭;

Capture One,默认开启相机配置文件校正,锐化为180,各项降噪设置为50;

DxO PhotoLab,开启DxO相机光学模块校正,锐化细节和散景为50,全局为0,噪点消除关闭;

Luminar AI,未套用模板,未开启锐化和降噪;

On1 Photo RAW,默认开启光学校正,未开启锐化和降噪;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7)

默认设置效果比较,由于每个软件光学校正设置不同,因此图片并不能完全重合

默认设置下,Capture One和DxO PhotoLab锐化等级较高,细节比较丰富,而且这两个软件默认白平衡设置照片色彩比较鲜明,进一步提升了观感;Lightroom各方面处于中间水平;Luminar AI和On1 Photo RAW可能是没有开启锐化的缘故,图像较模糊,相比之下,On1 Photo RAW的图像最灰暗,像是蒙上了一层雾霾。

另外,用Capture One、DxO PhotoLab和On1 Photo RAW解出的照片屋顶边缘比较平滑,没有锯齿,但是用Lightroom和Luminar AI解出的照片屋顶边缘均有细微的锯齿。

默认RAW解析,个人评级:Capture One=DxO PhotoLab>Lightroom>Luminar AI>On1 Photo RAW

接下来提高锐化,开启降噪,尽量让每个软件的图片处于较高细节水平——

Lightroom,锐化150,噪点消除明亮度50,细节75;

Capture One,锐化300,各项降噪设置为50;

DxO PhotoLab,ClearView强度30,锐化细节和散景50,全局1.5,噪点消除关闭;

Luminar AI,锐化65,小细节15;

On1 Photo RAW,开启AI降噪,光度降噪75,增强细节和色彩均为50,锐化75,细节15;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8)

开启锐化后对比

开启锐化后,5个软件的表现比较接近,On1 Photo RAW的图像最锐利,细节丰富,且没有多少噪点,但屋顶边缘出现了锯齿;Lightroom细节丰富,但噪点最多,屋顶边缘也有锯齿;Capture One和DxO PhotoLab的效果相似;Luminar AI类似Capture One,强化了阴影的对比,但锯齿稍多一些。

加强RAW解析,个人评级:Capture One≈DxO PhotoLab≈On1 Photo RAW>Lightroom≈Luminar AI

采用X-Trans传感器的富士相机传感器色彩阵列排列不同,据说一些RAW编辑器无法很好地解析富士的RAW文件,来看看这几个软件对富士X-T4相机文件的表现。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9)

首先还是默认设置,各软件设置同前,选取上图红圈部分画面,放大到100%对比效果。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10)

默认设置下,DxO PhotoLab显示的图片最锐利,颜色鲜明,但因光学校正设置缘故,图中胶卷尺寸小了一圈;Lightroom图中胶卷尺寸与之相近。锐利度次之;Capture One和Luminar AI的显示效果相近,胶卷尺寸最大(但Capture One色彩更好);On1 Photo RAW的图最模糊,还是像有层雾霾。

默认富士解析,个人评级:DxO PhotoLab>Capture One>Luminar AI>On1 Photo RAW=Lightroom

接下来提高锐化,开启降噪,各个软件设置同前,尽量让每个软件的图片处于相似细节水平——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11)

开启锐化后,DxO PhotoLab效果依然最出色(但个人感觉色彩反而不如默认);Lightroom和Luminar AI的图像锐利程度显著提高,但噪点和涂抹感也有增加(个人感觉Luminar AI效果好些);On1 Photo RAW在锐利度提升的同时,噪点并未显著增加,但整体效果被色彩拖了后腿;Capture One的图像锐利度提升相对较小。

加强富士解析,个人评级:DxO PhotoLab>Capture One>Luminar AI>On1 Photo RAW>Lightroom

对于采用X-Trans传感器的富士相机,DxO PhotoLab解析的RAW文件质量最高,无论在默认还是强化锐化下都是如此(不过只有5之后的版本支持富士的RAW),其他软件表现和普通传感器相机类似。

综合来看,不考虑色彩和白平衡的差异,各个软件开启锐化后,RAW文件显示效果差别不大。

综合色彩和噪点控制,个人评级:DxO PhotoLab=Capture One>Lightroom≈Luminar AI≈On1 Photo RAW

*ghtroom可以通过RAW增强和放大提升细节,但噪点依旧较多,On1 Photo RAW可以加载其他颜色配置文件提升效率,或者使用Effect中的锐化和降噪工具进行细化设置。

*.各个软件锐化效果差别不大,个人评级为Capture One≥DxO PhotoLab≈On1 Photo RAW≥Luminar AI≥Lightroom

动态范围

相机RAW文件保存了更多原始信息,能提供比JPG文件更大的动态范围,甚至能从一片阴影中还原出可见的图像。上述RAW文件编辑软件均提供了高光和阴影调整功能,但操作差异很大。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12)

选择上海展览馆的照片进行对比,ISO640,快门1/8秒,尽量将图片调整到相似亮度水平——

Lightroom,曝光度 2.5,高光-100,阴影 100,锐化65,噪点消除明亮度50,细节100;

Capture One,曝光度 0.35,高光-100,阴影 100,锐化250,噪点消除明亮度50、色彩50,细节100;

DxO PhotoLab,曝光度 2.5,智能光照65,高光-100,中间调-100,阴影100,黑色35,全局对比75,中间调对比50,阴影对比-50,深度学习降噪30,锐化2,细节100,散景50

Luminar AI,个性50,曝光-0.25,高光-100,阴影100,锐化65,小细节15,光度降噪40;

On1 Photo RAW,曝光1,对比10,高光-100,中间调-100,阴影45,开启AI降噪,光度降噪、增强细节和色彩均为50;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13)

对于夜景,Lightroom的高光调整范围最大,细节还原较好;Luminar AI次之,但过渡稍微生硬,更大的问题是发光物和黑暗背景交界处有深色晕影,无法通过调整消除;Dxo PhotoLab也有类似晕影问题,但可通过调整消除,整体可达到和Lightroom接近的效果,Capture One高光调整范围比lightroom略差,整体氛围不错,过渡比较柔和;On1 Photo RAW阴影调整范围最大,但处理不当的话会出现奇怪的色点,色彩有些奇怪。

夜景动态范围,个人评级:Lightroom>Capture One≥DxO PhotoLab>On1 Photo RAW≥Luminar AI

*.DxO PhotoLab的对比度调节选项非常丰富,可选择按照全局、局部、高光、阴影、中间调分别调整对比度,可以通过调整对比度达到修正高光和阴影的效果。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14)

接下来测试阳光下的效果,选择孙科别墅的照片进行对比,ISO100,快门1/100秒——

Lightroom,曝光度 0.75,高光-100,阴影 100;

Capture One,高光-100,阴影 100;

DxO PhotoLab,曝光度 0.35,智能光照75,高光-100,阴影15,ClearView35,高光对比100;

Luminar AI,个性50,曝光-0.25,高光-100,阴影100;

On1 Photo RAW,高光-100,阴影50;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15)

对于阳光场景,个人觉得Capture One的整体效果最好,Lightroom的高光压制依然最强,但过渡有些生硬;DxO PhotoLab效果与前两者相近,树叶质感稍差一些,但设置区别较大;Luminar AI的树叶质感也有所欠缺;On1 Photo RAW的表现最差,高光出现了断层。

日光动态范围,个人评级:Capture One>Lightroom≥DxO PhotoLab>Luminar AI>On1 Photo RAW

噪点控制

对于高ISO的照片来说,噪点控制直接决定了相机的细节还原能力,还是以上海展览馆为例,设置如前——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16)

5款软件中,采用深度学习降噪的DxO PhotoLab降噪效果最强,画面最干净,还保留了比较丰富的细节;其他几个效果都半斤八两。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17)

进阶测试,选取这张ISO8000,噪点非常多的照片进行测试,将图片调整到相似亮度并加上一些锐化,使用软件自带降噪进行处理,设置如下——

Lightroom,噪点消除明亮度50,细节100;

Capture One,降噪明亮度65,细节100;

DxO PhotoLab,深度学习降噪35;

Luminar AI,光度降噪60,强度25;

On1 Photo RAW,AI降噪光度75,增强细节75,色彩100;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18)

结果很明显,DxO PhotoLab的深度学习降噪保留了最丰富的细节,色彩过渡自然,画面干净,很好地区分了树叶和背景,效果和其他几个简直不在一个次元。Capture One降噪效果排名第二,其余几个差别不大。

噪点控制,个人评级:DxO PhotoLab>>Capture One>On1 Photo RAW≥Lightroom≈Luminar AI

*.DxO PhotoLab的深度学习降噪只支持原相机RAW文件,导出速度较慢,可能会抹去背景中比较孤立的星辰(可通过降低Dead pixels解决问题)。

色彩渲染

同一幅图片,在不同软件中打开,色调和层次感会有微妙差异,首先对比阳光下的一张照片,设置分别为——

Lightroom,默认为Adobe颜色(可选择7种Adobe预设颜色,Lightroom支持的原相机内置设置,以及黑白、老式、现代、艺术效果等45种特色设置,窗口中可预览缩略图);

Capture One,默认为松下S5的Standard模式(可选择主流数码相机以及Adobe、DxO、系统自带的预设,另有十多种其它预设,还可导入外部颜色预设,鼠标移动到对应设置下可在窗口查看效果);

DxO PhotoLab,默认仅光学修正预设,通用色彩渲染(可选择数十种主流数码相机、胶片正片预设,也可加载DxO Filmpack自带的负片、电影、黑白胶卷预设,还可导入外部的ICC和DCP文件,支持导入所有lightroom自带预设,可调整颜色预设强度,美中不足的是要选择预设才能看到效果);

Luminar AI,并没有颜色设置文件可选;

On1 Photo RAW,默认设置为On1 Standard,色彩偏灰(可以选择软件自带的5种预设,相机附带预设(数量不如Lightroom丰富),或导入icc和icm色彩预设文件);

色彩预设支持,个人评级:DxO PhotoLab≥Capture One=Lightroom>On1 Photo RAW>Luminar AI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19)

默认设置下,Capture One的照片最鲜艳,看上去像是空气良好,阳光明媚的一天;Lightroom和DxO PhotoLab的图片效果相近,但Lightroom天空色彩较暗,DxO PhotoLab的天空色彩则带点紫调,看上去立体感不如前两者;Luminar AI和On1 Photo RAW的整体色调略偏灰。

白天色彩,个人评级:Capture One>DxO PhotoLab≥Lightroom>Luminar AI>On1 Photo RAW

接下来看人像表现,从Dpreview找了奥林巴斯的人像RAW文件,将颜色预设调整为人像模式(若没有,则使用默认模式),对比效果——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20)

显然,不同软件打开的人像颜色有显著差别,至于喜欢哪个,就见仁见智了。

镜头校正

没有镜头是完美的,每个镜头或多或少都有畸变、色差、暗角和边缘效果弱化的问题。上述所有软件都有镜头校正功能,但各自效果差别还蛮大的,具体表现可以看上面色彩渲染部分的图片。

Lightroom支持市面上绝大多数相机镜头(包括许多老式胶片相机镜头甚至手机镜头),加载对应设置文件即可校正镜头的畸变、暗角和色差。

Capture One支持许多专业相机镜头,加载对应设置文件即可校正镜头的畸变、色差、暗角,但支持的镜头种类不如Lightroom丰富。

DxO PhotoLab支持市面上绝大多数相机镜头,软件可自动检查相片使用的镜头,联机下载对应的校正模块,除了镜头的畸变、色差、暗角外,还可提升镜头的边缘画质。相对其他软件,它的镜头校正倾向于保留尽可能大的视角。

Luminar AI支持自动校正畸变、色差、暗角,调整效果和Lightroom相似,但不清楚支持的镜头类型。

On1 Photo RAW支持市面上绝大多数相机镜头,加载对应设置文件即可校正镜头的畸变、色差、暗角。

镜头校正,个人评级:DxO PhotoLab≥Lightroom≥Capture One≥On1 Photo RAW>Luminar AI

自动调整

对于懒人来说,如果自动调整就能满足需求,那就再好不过了,那么各个软件的自动调整能力如何?

首先测试阳光下的照片——

Lightroom,自动色调,自动白平衡,自动透视调整;

Capture One,自动调整,开启白平衡、曝光、对比度和亮度、高动态范围、色阶、梯形校正、旋转调整;

DxO PhotoLab,标准风景预设,开启自动透视调整(支持魔棒取色调整白平衡,但没有自动白平衡);

Luminar AI,打开照片后,软件自动为其匹配了城市风貌、大屏幕、都市灯光模板组,选择城市风貌中的墨尔本滤镜(Luminar AI并没有传统自动调整模式);

On1 Photo RAW,选择On1风景预设色彩,AI自动调整模式(包括对比度、亮度、高光、白平衡、色彩调整);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21)

各家自动调整各有特色,Lightroom阳光下的自动白平衡偏黄,明暗适中;Capture One色彩和亮度适中;DxO PhotoLab的亮度和Capture One相比略暗,色彩偏紫;On1 Photo RAW亮度最高,阴影亮度增加较多;Luminar AI的设置区别较大,就不和它们比较了。

风景自动调整,个人评级:Luminar AI≥Capture One>DxO PhotoLab≥On1 Photo RAW≥Lightroom

接下来还是是前面那张人像——

Lightroom,设置同前;

Capture One,设置同前;

DxO PhotoLab,标准人像预设,不开启透视校正;

Luminar AI,打开照片后,软件自动为其匹配了单色、实验、特写模板组,选择特写中的增加效果滤镜;

On1 Photo RAW;奥林巴斯的RAW文件没有对应的人像颜色预设,选择AI自动调整和自动白平衡;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22)

人像自动调整结果和风景不同,Capture One自动调整的人像最亮,颜色偏暖;DxO PhotoLab的人像最暗,颜色偏冷;Lightroom介于两者之间,至于On1 Photo RAW则保持了拼命提升暗部的风格。

透视校正

Lightroom,支持自动校正和其他常见校正,以及按照辅助线进行校正。

Capture One,支持自动梯形校正和其他常见校正,以及按照辅助线进行校正。但自动调整效果不明显。

DxO PhotoLab,支持自动水平、透视和体积变形校正,也支持其他常见校正和选点调整。

Luminar AI,支持自动水平和梯形校正,以及其他常见校正。

On1 Photo RAW,支持梯形、水平校正以及其他常见校正,但没有自动水平和透视校正。

透视校正,个人评级:DxO PhotoLab>Lightroom≥Luminar AI≥Capture One=On1 Photo RAW

操作流程对比文件管理

Lightroom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23)

管理照片前,需要先导入,导入速度尚可,预览速度尚可,支持将RAW和JPG视为一组图像。

照片管理功能很强大,支持按星级、色标、旗标分类照片,可按照拍摄地点、时间、相机类型、镜头类型、光圈、快门速度、ISO、焦距、闪光灯状态等分别筛选。

可按照地图、相册等显示照片,支持云同步,制作网络相簿等(一些功能需网络支持)。

有云存储功能,目录在单一文件夹中,容易备份。

Capture One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24)

管理照片前,要先导入,导入速度非常慢,不过一旦完成导入,预览就非常快。

支持按星级、色标分类,可按拍摄地点、时间、关键字筛选,可根据相机、镜头种类、拍摄状况等进行高级搜索。

目录在单一文件夹中,容易备份,可导入Lightroom目录。

*.但Capture One文件夹排序较弱,不太符合国人习惯,若文件夹层级超过2级,其中文件夹就会混杂在一起。

DxO PhotoLab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25)

无需导入即可管理照片,预览速度尚可,可选择只显示jpg或raw文件。

支持按照星级、旗标分类照片,可以按照图片类型等进行筛选,支持按照相机、镜头、拍摄状态等进行排序。

Luminar AI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26)

编辑文件前需先选择文件夹导入,完成这一步之后,不需要进行后续同步。

仅支持设置旗标和按照日期排序,没有进一步的照片管理功能。

On1 Photo RAW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27)

无需导入即可管理照片,支持将RAW文件和JPG视为一组图像,预览速度非常快,支持云同步。

支持按星级、色标和好恶筛选照片,可通过目录管理照片,支持高级搜索功能(会在对应文件夹生成目录)。

智能管理模式可以搜索已编目文件夹中的重复文件、同时或同地拍摄的文件,查找照片中的相似人脸。

有云存储功能,目录在不同文件夹中,不太容易备份。

文件管理,个人评级:Lightroom>Capture One≥On1 Photo RAW>DxO PhotoLab>>Luminar AI

批量处理

Capture One,支持复制粘粘调整项,选项不在预览右键中,操作起来稍显麻烦。

DxO PhotoLab,支持复制粘粘调整项,可在右键操作,比较符合大众使用习惯。

Lightroom、On1 Photo RAW、Luminar AI都支持同步设置和复制设置,批量处理步骤比较简单。

进行复制调整操作时,Lightroom、Capture One、DxO PhotoLab均能有选择的应用部分调整选项,

历史记录

Lightroom,DxO PhotoLab,Luminar AI、On1 Photo RAW均支持显示历史操作记录,可根据历史操作还原调整,只有Capture One不支持历史记录。

局部调整

Lightroom,支持通过蒙版、画笔局部调整,工具较多。

Capture One,支持通过蒙版、画笔局部调整,工具较多,支持图层,可以说是局部调整功能最强的一个。

DxO PhotoLab,基于U point技术的局部调整,功能和其他软件的画笔、蒙版类似。

Luminar AI,支持蒙版和仿制图章,功能相对比较简单。

On1 Photo RAW,支持通过蒙版、画笔进行局部调整,以及在图片上添加文字,支持图层。

文件输出

Lightroom,支持批量导出RAW\DNG\PSD\JPG\PNG\TIF文件,可选择导出时的图像质量、尺寸、水印、锐化,支持批量重命名,导出到光盘和电子邮件。

Capture One,支持批量导出DNG\PSD\JPG\PNG\TIF文件,可选择导出时的图像质量、锐化、水印。

DxO PhotoLab,支持批量导出DNG\JPG\TIF文件,可选择导出时的图像质量、水印,支持批量命名和导出图片到Flickr。

Luminar AI,支持批量导出PSD\JPG\PNG\TIF\PDF文件,没有其他附加功能。

On1 Photo RAW,支持批量导出DNG\PSD\JPG\PNG\TIF文件以及导出后打包,可选择导出时的图像质量、尺寸、水印。

软件优化对比

我的电脑配置是Ryzen5 3600 16G内存 RTX2060,因为固态硬盘空间有限,照片和目录文件夹都放在传统硬盘中。没有具体测试,只能谈一下测试过程中的大致感受。

Lightroom,内存占用率偏高,运行速度尚可,文件导出速度较快,RAW文件预览较慢,内存占用率较高时容易发生崩溃。选择一个有2640个文件的照片文件夹,从打开文件夹到完成导入,耗时不到2分钟,目录文件162MB,没有生成缩略图。

Capture One,内存占用率一般,运行速度流畅,文件导出速度尚可,RAW文件预览较快。选择一个有2640个文件的照片文件夹,从打开文件夹到完成导入,耗时32分钟,目录文件4.99GB,自动生成了缩略图。

DxO PhotoLab,内存占用率较低,运行速度流畅,文件导出速度尚可(若开启深度学习降噪,则导出速度较慢),RAW文件预览速度尚可。

Luminar AI,内存占用率一般,运行速度一般,文件导出速度较慢,而且容易崩溃,RAW文件预览较慢。

On1 Photo RAW,内存占用率一般,运行比较卡顿,文件导出速度尚可,RAW文件预览速度尚可。

特色功能盘点Lightroom

由于市场占有率较高,因此拥有非常丰富的预设(由用户创建),支持全景图拼接,HDR合成,基于机器学习的细节增强和分辨率增加模式,都是非常实用的功能。

Capture One

支持联机拍摄,还可在手机上预览画面,快捷键非常丰富,调整选项直观,熟练起来使用效率应该比较高,适合熟手使用。

DxO PhotoLab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28)

Filmpack的胶片时光机滤镜

细致全面的画面调整,丰富的色彩模式和预设,支持导出到Lightroom甚至任何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29)

Filmpack的预设效果及历史介绍

附带的Filmpack包括许多胶片模拟以及胶片时光滤镜,可配合Nik Collection进一步扩充预设。

*.Nik Collection包含上百款不同的滤镜,大致可分为胶片特效滤镜、照片调色滤镜、黑白胶片模拟滤镜、色彩和光线滤镜、降噪滤镜、锐化滤镜、HDR滤镜这几类,需单独购买。

Luminar AI

AI驱动,面向新手的操作模式,有不少有意思的黑科技。用简单的手法实现其他软件中操作比较复杂的功能——

自动构图功能,可根据主体检测调整构图。

天空增强、绿叶增强、黄金时间(提升黄昏光线气氛)。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30)

更换天空前的原图

一键换天,将图片的天空切换为软件自带的天空,并为其匹配适合的倒影、光线,还可调整天空的景深、亮度、饱和度等。

增强天空,可以在天空背景上加入热气球、鸟、火箭、烟火等。

氛围,为风景照增加气象预设、云雾、阴霾等。

太阳光线,为照片增加太阳光照和光晕效果。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31)

一通乱调后的图片

心情,为照片套用lut色彩预设文件。

人像散景,可自动识别人像主体,添加景深效果。若感觉效果不理想,可通过笔刷调整。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32)

添加虚化前后的人像对比

脸灯,针对性提升人脸的亮度。

磨皮、瘦脸、大眼、眼珠变色、瘦身等美颜功能(个人感觉效果不如国产的美颜app)。

此外,Luminar AI还有非常丰富的预设效果,这是软件的核心功能之一

*.Luminar AI的操作和大多数RAW文件编辑软件区别较大,很多常见功能在这里改头换面,但原理都是类似的。

On1 Photo RAW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33)

On1 Photo RAW自带多达上百款不同风格的滤镜,包括胶片模拟、光晕还有各种风格预设

On1 Photo RAW的体量较大,软件功能非常全面,说明这些硬盘空间不是白占的。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34)

自带的各种小工具

软件自带许多小工具(一些常见设置软件也被放到小工具中),可以分成这几类——

古董相片、黑白相片、Bleach Bypass(漂白模式)等胶片模拟模式;

模糊滤镜、边框、颗粒、光晕、色彩平衡、色彩替换、通道混合、Lut色彩预设等常见设置;

动态对比(和DxO PhotoLab类似,可分细节、色调调整对比度细项)、滤镜模糊、单图HDR、贴图叠加、皮肤优化、光晕等比较有特色的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小工具中的降噪和锐化似乎比开发选项中自带的对应功能更强大,比如锐化工具可以根据高光、阴影、皮肤调整锐化保留;降噪工具可以根据色彩、高光、阴影等分别调整降噪效果。

On1 Photo RAW也有许多和Luminar类似的有趣功能,比如——

lightroom拍raw格式教程(全网最详细RAW文件管理编辑软件对比测评)(35)

一键换天,和Luminar AI中的相似,自带天空种类更多,但效果个人感觉不如Luminar AI。

人脸提亮、磨皮、大眼、嘴唇变色、牙齿亮白、去黑眼圈等美颜功能(个人感觉效果不如国产的美颜app),比较厉害的是可以自动识别合照中的不同人脸,并对其进行分别调整。

此外,On1 Photo RAW还有一些实用的功能,比如合成全景图、HDR、焦点堆叠、延时摄影等,基本上该有的都覆盖到了。

总结

5款RAW文件处理软件中,Lightroom、Capture One、DxO PhotoLab分别来自软件巨头、专业相机厂商、知名相机测试实验室,都是有十多年历史的老牌软件,功能全面,综合来看,这3家的软件是最强大、最专业的。

对比这3家,如果比较追求画质,可选择DxO PhotoLab,它的降噪和镜头调校功能非常强大、锐化和RAW文件解析也不错,不过其文件管理功能相对简单,图像调整,尤其是高光和阴影调整流程与其他两家区别较大,效果有些差距。如果想在画质和操作流程间取得平衡,可先在DxO PhotoLab校正图像,进行降噪和锐化,之后将图片输出到Lightroom或Capture One中操作。

Lightroom能力比较全面,支持市面上绝大多数相机和镜头,文件管理最完善,能和Adobe全家桶无缝结合,更有大量预设和插件可选。但它的专业调整功能可能不及Capture One全面,或不如DxO PhotoLab细致,色彩表现和降噪相较这两者有所欠缺,价格较贵,优化也谈不上好。但其他软件相较Lightroom并没有决定性的优势,受使用惯性影响,应该还是许多人的首选。

Capture One功能也很全面,调整功能细致直观。它的RAW文件解析画质,个人感觉是整体色彩和氛围最舒服的,该有的功能都不缺,配上数量众多的快捷键、丰富的局部调整和独树一帜的联机拍摄功能,对于经常使用的专业人士来说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没有Lightroom的使用惯性,Capture One的价格更便宜,省硬盘空间,操作也更流畅,可以试试换个新的。

至于Luminar AI和On1 Photo RAW,两者都是年轻的后起之秀,很有特色,但各有不足。

Luminar AI采用AI驱动,模板优先的简化操作模式,兼顾专业RAW处理软件的各项功能。它的重点在图像处理,文件管理功能非常基础,优化不算出色,也没有前3个专业软件那么丰富的色彩和镜头校正预设。适合电脑配置较高(或者使用苹果新款电脑),脑洞比较大的用户,也可以作为添加特效的辅助工具。

On1 Photo RAW功能非常全面,甚至超过了Lightroom,预设非常丰富,胶片模拟和调整也是一绝。但它的功能设置有些重复,一些默认功能并不比附带的小工具出色,应该好好整合一下。软件默认图像色调灰暗,处理效果有时不尽如人意,如果能加以完善,未来还是很有前途的,现阶段比较适合作为辅助(一些小工具真的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