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树形图在英语中的应用(图形组织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1)

图形组织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胡 艳 黄惠莉

摘要:本文结合课例阐述图形组织器在高中英语课堂辅助文本解读、帮助学生运用阅读策略并提升阅读能力的作用。课例以图形组织器在课前导入、课堂精读、读后剖析和构建个性化知识中的灵活运用为主线,旨在通过实践证明合理运用图形组织器不仅可以辅助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知识与技能,提升阅读策略,还可以拓展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

关键词:图形组织器;文本解读;阅读策略

一、引言

阅读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工具和手段,如:思维导图或信息结构图,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对信息的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内化与运用,教会学生在零散的信息和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关联,归纳和提炼基于主题的新知识结构(教育部,2020)。”

图形组织器作为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以其简单直观的呈现方式、可视化的信息表征形式、高度概括的提纲性和丰富深刻的内涵帮助学生梳理、归纳文本内容、理清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提升文本解读能力、内化知识运用能力和个人辩证思维能力。本文将结合实例阐述图形组织器在高中英语课堂辅助解读文本、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图形组织器的概念

图形组织器(Graphic Organizer)最早可追溯到奥苏贝尔(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The Theory of Meaningful Learning),他认为:只有当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固有知识建立起客观的、合理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才是有意义学习。而图形组织器正是围绕某一概念或主题,利用图形这一视觉符号来呈现知识、表述概念、对比信息、表达观点、延伸内涵。即:以图形为载体,将主题信息图形化和可视化,以帮助学习者将原有知识与新的内容建立联系,从而更好地梳理信息、内化信息和延伸信息。

图形组织器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网状图(Webs map)、蜘蛛图(Spider map)、循环图(Cycle map)、流程图( Flow chart)、事件链图 (Series of events chain)、韦恩图(Venn diagram)、树型图(Tree map / Network tree)、鱼骨图(Fishbone map)、因果关系图(Cause & effect map)、时间轴(Timeline organizer)和对比矩阵图(Compare contrast matrix)等。使用者也可以根据需要对常见类型的图形组织器进行综合运用或再创新,以体现其个性化特征。

树形图在英语中的应用(图形组织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2)

三、图形组织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下文将结合“译林版”《普通高中英语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4 Scientists who changed the world中reading部分,就图形组织器在高中英语课堂如何进行文本解读、搭建框架和拓展延伸进行实例探讨。

(一)文本分析

语篇主题与内容:该文本围绕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屠呦呦女士展开。文章简要介绍了屠呦呦女士的出生、学习和工作情况,详细讲述了屠呦呦及其团队发现青蒿素的历史背景和主要过程,最后是屠呦呦女士的获奖感言,她特别鼓励科学家们积极深入地探索传统中医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语篇内涵:该文本有两重深层涵义。其一,发现青蒿素的过程异常艰辛,这体现了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和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其二,青蒿素的发现源于传统中医药这一宝库,中医为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中医乃至中国文化的魅力需要更好地传承与发扬。

文体特征与语言特点:这是一篇新闻报道,作者通过大量数字和事例记述了屠呦呦的生平和菁蒿素的发现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了解新闻导语的特征和新闻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目标

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1. 提取语篇大意,梳理屠呦呦团队发现菁蒿素的过程,并概括、阐释中医对世界医学的主要贡献;

2.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从屠呦呦团队的工作过程和巨大成就中总结优秀科学家的精神和继续探索中医的必要性;

3. 基于该文本分析语篇的语体特征,进一步探讨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设计思路

作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学生对屠呦呦女士并不陌生,她不仅具有科学家的严谨、务实、淡泊、执着等精神,而且,她带领团队将中西医结合攻克了世界医学难题,因此探索菁蒿素的过程是文本解读的主线。课堂将借助图形组织器引导学生梳理屠呦呦女士的学习经历、了解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分析科学家的精神内涵和理解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获取和梳理屠呦呦女士及其团队发现菁蒿素的过程及其重要意义。难点在于通过对文本的多角度、多层次解读,帮助学生了解、总结科学家们的精神,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树形图在英语中的应用(图形组织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3)

(五)教学过程

1. 利用图形组织器导入文本,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背景知识,创设主题语境

经过本单元第一部分“Welcome to the unit”的学习,学生对部分科学家有了大致了解。因此,导入阶段以“What do you know about Tu Youyou?”设问,直入主题。

树形图在英语中的应用(图形组织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4)

通过对该网状图的填充,学生不仅对屠女士有了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了解,而且有利于其将脑海中零散的知识建立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为接下来的文本解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主题语境。

2. 利用图形组织器解读语篇,搭建学习支架,了解文本结构,理清文本脉络

对屠呦呦女士有所了解后,进入初步解读文本环节。在Listening & Fast reading部分,通过归纳段落大意掌握语篇结构,理清思路逻辑,明晰文本主线,帮助学生建构语篇,实现知识结构化。

树形图在英语中的应用(图形组织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5)

图文并茂的文本视频给课堂提供了轻松的学习环境,学生观看完成后对文本知识有了粗略了解,在此基础上完成基于文本结构的“树形图”便可以成功架构起文章框架,理顺文本脉络,也明确了文本主线,其重点更是清楚地显示在该“树形图”中,为精读文本做了充分准备。

3. 利用图形组织器精读文本,关注重点信息,梳理细节信息,建立信息联系

文本第一段简要介绍了屠呦呦女士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随后讲述她的成长过程。该过程涉及多处时间,信息量大且细,不妨用“时间轴”提炼各时间段的重要事件,以辅助学生关注重点信息。

树形图在英语中的应用(图形组织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6)

填充“时间轴”正是引导学生快速获取、整合信息的过程,也训练了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其中,编者着重记叙了提取菁蒿素的过程,这部分是屠呦呦女士获得“诺贝尔奖”的关键因素之一,整个团队经历了失败、困惑和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才成功取得突破。这时,“鱼骨图”便可以简洁清晰地体现出菁蒿素提取过程中科学家们遇到的难关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树形图在英语中的应用(图形组织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7)

“鱼骨图”可以直观形象地精炼出第三段至第五段内容,上方为科学家们在提取菁蒿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下方则是对应的解决方案,文本化繁为简,减轻了学生的认知负担,也加强了对文本信息的记忆与加工。鲜明的对比体现了科研工作的艰辛和科研工作者的务实、严谨与执着,学生也从解读文本表面信息阶段上升至知识内化与情感共鸣的层次。

最后一段主要陈述屠呦呦团队的杰出贡献,结尾处重点提及屠女士的部分获奖感言——巨大的成就源于传统中医,她也期待更多的科学家关注、探索中医这一宝库,并最终造福于全人类。这与第二段屠呦呦女士的求学与工作经历相呼应,不妨将文本解读拓展为从文本中找出与中医相关的内容,并探寻其联系。以下“循环图”简明扼要地将中医在文本中的几次出现进行串联:中医促进菁蒿素的提取,给屠呦呦团队带来了灵感、收获与荣誉,而屠呦呦女士又利用领奖的机会向世界发出进一步探索传统中医的邀请,以将中医发扬光大。事实上,中西方文化与学术交流不仅体现在医学领域的发展,这次演讲本身也正是一次中西方文化交汇。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与学生共同欣赏屠呦呦女士在瑞典罗林斯卡医学院发表的主题演讲——《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

树形图在英语中的应用(图形组织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8)

图3.5.3.3 中医与世界医学的关系(循环图)

通过对“时间轴”“鱼骨图”和“循环图”的填充,学生寻找信息、对比信息、归纳信息和整合信息等学习策略得到了实践与锻炼。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的解读文本重点信息,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有助于增强国家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均得到提升。

树形图在英语中的应用(图形组织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9)

4. 利用图形组织器剖析文本,探究文体特征,发挥个性特点,挖掘文本内涵

在完成理解类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为了恰当表达主题意义而选择的文体形式、语篇结构和修辞手段。课本44页明确指出该文体为新闻报道,那么新闻报道类文体含有哪些要素?语言有什么特点?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进行设问,问题见表3.5.4.1。

树形图在英语中的应用(图形组织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10)

围绕5W1H设计的“矩阵表”既是对文体内容的再次解读,也是对新闻类文体框架的梳理。接下来,对该文体语言特点的把握则可以通过以下四个名词解释来体会。

树形图在英语中的应用(图形组织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11)

在完成这两幅“矩阵表”的过程中,学生对新闻报道类文体的问题设置、文体风格和语言特点有所了解,作为总结和提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讨论新闻报道类文体的特征,并再次以“树型图”(图3.5.4.1)的形式归纳,与上文的语篇结构“树形图”(图3.5.4.1)呼应。

树形图在英语中的应用(图形组织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12)

图形组织器作为语言输入与输出的支架,在对屠呦呦女士获奖和对新闻报道类文体的分析间架起一座桥梁,从基本的了解语篇内容过渡到对英语新闻报道的理解和欣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新闻的赏析和写作能力,而且深度剖析文本内容,强化了学生对文本所提供信息进行深加工的能力,将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内化,并逐渐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5. 利用图形组织器整合知识,构建个性化知识,提高思维品质,促进能力提升

在对文本内容的学习理解、获取梳理、概括整合、分析判断和应用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堂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不断加深,深层探索语篇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从而进行深度学习、提升思维品质。

任何一项科研的成功都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努力奋斗,屠呦呦团队发现并获取菁蒿素的过程体现了科学家的哪些品质?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中药在菁蒿素的成功提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传统中药的成功有什么重大意义?这些开放式问题既给学生分享信息、表达观点提供了有效途径,也促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树形图在英语中的应用(图形组织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13)

这张网状图给学生提供了充分思考与表达的空间,学生的新旧知识得到了整合与迁移,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得到操练与提升,同时,也强化了学习动机,加深了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将学科育人的意识贯穿于整个课堂,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课堂结尾部分的网状图3.5.5.1与导入部分的网状图3.5.1.1首尾呼应,使文本结构更加紧密,体现了文本内涵,师生情感得到共鸣,“人与社会”的主题也更加突出。

树形图在英语中的应用(图形组织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14)

(六)教学反思

本课围绕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屠呦呦展开。重点阐述其团队经过不懈努力,从传统中医汲取智慧,成功提取菁蒿素的过程。为了辅助学生理解文本、发掘内涵,课堂通过图形组织器将文本信息进行整合与再加工。从略读、精读过渡到交流和共享信息,依据阅读任务与需求对文本进行分析、处理和整合后,再结合年龄特征与个性特点进行产出。

在图形组织器的辅助下,文本框架非常清晰,学生对文本理解深刻,产出思路清晰、逻辑性强,从表层学习进入到深层学习,从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坚定了文化自信,增强了跨文化交际意识,加深了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四、结语

图形组织器有着图文并茂、简单直观、不拘一格等特点,在英语阅读课堂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文本的阅读活动前,它可以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激发学习动机,创设主题语境;在文本阅读活动中,它以丰富的形式简化知识结构,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对比、整合与拓展,实现知识的可视化,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并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在文本阅读的延伸活动中,它通过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内化文本信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

图形组织器虽有很多优点,但其使用应依据教学目标、文本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而定,不可盲目套用。图形组织器辅助学生基于语篇进行学习理解、深入语篇尝试应用实践,最终超越语篇进行迁移创新,它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树形图在英语中的应用(图形组织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15)

参考文献

[1]胡俊. 以图形组织器促进学习维度发展的英语阅读教学[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8(7).

[2]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3]刘迎春. 图形组织器在英语可视化教学中的应用[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20(11).

[4]王守仁, 何锋. 普通高中英语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三册)[M]. 江苏:译林出版社, 2020.

[5]王守仁, 何锋. 普通高中英语教科书•英语教师教学用书(必修第三册)[M]. 江苏:译林出版社, 2020.

[6]文静. 鼎尖教案(英语必修第三册)[M]. 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 2020.

[7]吴海萍. 以图形组织器辅助文本解读开展阅读教学的实践[J]. 英语教师, 2020(13).

[8]张曼. 以图形组织器促进高阶思维能力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 英语教师, 2016(10).

A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Graphic Oragnizers to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Hu Yan Huang Huili

Abstract: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graphic organizers in assisting text interpretation and helping students use reading strategies flexibly to improve their reading ability in high schools. Based on the reading material from the textbook,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effective functions of graphic organizers from lead- in, intensive reading,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eaders’ personalized knowledge. The aims are to prove that graphic organizers can not only help students use language knowledge and skills flexibly and improve reading strategies, it can also expand the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and cultural awareness as well as enhance their thinking quality and learning ability.

Key words: graphic oragnizers; reading strategy; text interpretation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1年第7期)

树形图在英语中的应用(图形组织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