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统治者为了更好地统治百姓,总想搞出点不一样的东西。于是,一些帝王总喜欢搞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来印证自己“真龙天子”的身份。

除此之外,为了体现皇家的优越性,还喜欢整一些“皇权特许”的东西。例如明黄色就被定为皇家专属颜色,黄马褂也成为了统治者的工具。

清朝的单眼花翎是什么东西(清朝三眼花翎有多高级)(1)

但由于黄马褂管理不善,清朝后期成为了烂大街的东西,实在是有损皇家尊严。除了黄马褂之外,还有一件更高级的物品,一直到清朝灭亡,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总共有七人有幸获得。

这就是本文所说的三眼花翎。

何为三眼花翎

说三眼花翎之前,先来说一下花翎。花翎是大清朝官帽后面那个类似于羽毛状的装饰品,能从花翎和官服上面的图案,一样分辨出官员的等级。

毕竟大清朝官员系统也很庞大,不一定每个官员都能互相认识,单纯从官服和花翎上就可以一样分辨面前官员等级的高低。

单纯看花翎这件物品,就是一根孔雀翎。孔雀翎指的是花翎,还有一种是鹖鸟羽毛染成的蓝翎。

但凡是六品以下的官员都没有佩戴花翎的资格,转而以蓝翎代替。

清朝的单眼花翎是什么东西(清朝三眼花翎有多高级)(2)

所谓的花翎,指的是孔雀翎上面的“晕目”,上面晕目数量不同,花翎的品类也就不同。我们常说的三眼花翎,指的就是孔雀翎上面有三个“晕目”。

说到这里想必不少人都理解了,孔雀毛其实并不珍贵,珍贵的是其背后多代表的品阶与权力。

也可以这么理解,自己养个孔雀,将孔雀羽毛插在头上那叫孔雀毛,只有通过官方渠道,将孔雀毛加工到官帽之上,才叫“花翎”。

什么人才有资格佩戴花翎

上文也说到,蓝翎被插在六品以下官员的帽子上面,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佩戴“花翎”。

除了官职品阶的限制以外,佩戴者还必须是满清“正白旗、正黄旗、镶黄旗”上三旗的人。多数官员佩戴的都是“单眼花翎”。

“双眼花翎”就更厉害了,一般都要皇室宗亲才有资格佩戴。例如一些藩王,以及庶出公主的老公,还有一些关系比较亲近的宗亲。

清朝的单眼花翎是什么东西(清朝三眼花翎有多高级)(3)

除了官职、血统、以及出身方面的限制之外,还有考核个人能力。官员自然不需要多讲,前几个条件到了之后,自动就可以拥有双眼花翎了。

但宗亲不一样,他们出生之后就具有硬性条件,因此要对他们增加个人能力的考核,以防止“水货”出现,影响花翎的含金量。

因此,宗亲不单单要年龄大于十岁,而且还要经过骑射等考试,考试合格者才能够拥有佩戴“双眼花翎”的资格。

什么人才有资格佩戴三眼花翎

三眼花翎作为最高等级,又有哪些人可以有资格佩戴?首先来说,那些原本职位很高,而且立了大功的官员。

这样的人原本就有权有钱有官,而且再升官也基本上升不上去了。而恰巧这样的人又立了大功,这样皇帝才会给他封赏“三眼花翎”。

除了这样的臣子之外,其他具有这样资格的人就只剩下皇子和嫡生公主的老公了,而且能力的考核也是少不了的。

清朝的单眼花翎是什么东西(清朝三眼花翎有多高级)(4)

因此纵观大清朝长达270多年的历史,除了皇帝自己家的儿子女婿之外,具有“三眼花翎”资格的不超过7个人。

这七个人中有富察·傅恒,孝贤纯皇后的弟弟,不仅仅如此,而且还是在大金川之战、准葛尔叛乱、清缅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这几次战争基本都事关大清朝的国运,富察·傅恒获得“三眼花翎”也是实至名归之事。

再有就是傅恒的儿子福康安,他和乾隆的关系实在是非常铁,并且也在不少战争中立下战功,再加上傅恒的关系,福康安也搞了一个“三眼花翎”。

第三个是和珅的弟弟和琳,虽然不如和珅会来事,但是他有实打实的军功。第四个是长龄,在平叛白莲教起义中立下了战功,还平叛了张格尔叛乱,收获三眼花翎一枚。

清朝的单眼花翎是什么东西(清朝三眼花翎有多高级)(5)

第五个是禧恩,睿亲王的二儿子,出身好血统强,再加上有平叛之功,再加上祖上关系硬,收获一枚三眼花翎也在情理之中。

第六个是李鸿章,晚清时期清政府的招牌外交官。与列强在谈判桌上斡旋,为满清争取权益,替慈禧太后善后,劳苦功高。

第七个是徐桐,这七个人中最水的一个,仅仅会讨慈禧开心,就被赏了一个三眼花翎。

一个名分,一根羽毛,为何皇帝这么小气

这个原因很简单,当一个人有了官职,有了名望,最缺的就是一份认可与荣誉。因此,作为皇帝来说,他需要做的就是给这些立了功的大臣荣誉。

既然是荣誉,那就必须得稀少,物以稀为贵,一旦烂大街了,就没有了争抢的意义。

皇帝为了制造这种感觉,便只好制定花翎的这种制度,出台层层的限制,让官员可以通过努力,获得至高无上的“三眼花翎”。

试想一下,如果臣子特别能干,立下了不世之功,单纯赏赐财物,赏赐多少才算多呢?而且,对于皇帝来说,大面积赏赐财物,亦或者是赏赐土地,对于整个国家的财政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

清朝的单眼花翎是什么东西(清朝三眼花翎有多高级)(6)

干脆制定这种精神文明的产物,给官员以荣誉,从而解决了钱与权相矛盾的问题。

后记

在历史上,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制度,也有其特定的产物。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的“花翎制度”。

这种制度在当时还真起到了平衡官员的作用,毕竟很多时候,人这一辈子不能只争利,名望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想必我们就理解了,为何官员费尽心思,去争一根不顶吃喝的“孔雀翎”,这里面的水也深得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