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孔子,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曲阜——孔圣人的出生地,孔子生于斯,长于斯,鲁国厚重的礼乐文化直接影响到了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创立。而孔子祖籍在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却鲜为人知,本文希望通过讲一个有关于孔子先祖的故事,让读者对孔子先祖及其先祖孔林所埋葬的确切位置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孔子祖籍在商丘
近来,学术界已考证孔子祖籍确系为今商丘市夏邑县。
《左传·昭公七年》云:“孔丘,圣人之后也,而灭于宋。其祖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厉公。”《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孔子家语》云:“孔子,宋微子之后。宋襄公生弗父何,以让弟厉公。”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孔子祖籍在宋是毋庸置疑的,那更为精确的位置在夏邑是怎么得出来的?
至圣先师孔子
西周初年,周王朝建立之后,在其领土范围内大肆实行分封,其中前朝贵族也在受封之列。商纣王庶兄微子启作为前朝贵族遗老,受封于宋(今商丘),称宋公。宋公死后,其弟微仲承袭其封地。微仲死后,其子宋公稽接替。宋公稽死后,其子丁公申立。丁申公死后,其子泯公共立。泯公共死后,其弟炀公熙立。后来泯公共次子鲋祀杀害了炀公,想立太子弗父何,但弗父何以得位非正为由拒绝出任国君,于是鲋祀自立为国君,是为厉公,弗父何则被封为宋国上卿,受采邑于栗(今商丘市夏邑)。弗父何即孔子十世祖。
西周分封地图
弗父何在栗定居后,生活平稳,直至孔子六世祖孔父嘉时期这种境况发生了转变,孔子先祖在其时代历经的一些磨难是孔氏家族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孔父嘉为宋国大司马,殇公十年(公元前710年),孔父嘉被太宰华督所僭杀。十三年后,宋国又爆发了一次内乱。孔子曾祖孔防叔为躲避祸乱而举家迁到了鲁。由此,孔子祖籍在夏邑是值得肯定的。
夏邑,简称栗,在战国时称下邑,“因地窳下故名”,现属河南省商丘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东部,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处,素有“中国孔祖之地”之称。
今日夏邑:天龙阁
二、夏邑孔林到底在哪?
据《史记》、《孔子家语》、《曲阜孔府档案》等史料记载,孔子先祖及以下六代均葬于夏邑孔林。那么夏邑孔林究竟又在什么位置?
接下来的一个“棺上棺”的传说,为孔林的确切位置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价值参考。其中由孔子祖籍文化学会编辑出版的《夏邑古今》中收录了一篇“棺上棺的传说”,而作为生活在夏邑这片热土的笔者,更多地则是通过坊间传闻、耳濡目染等方式获得的,自然而然地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传说是这样开始的:夏邑有一望族彭氏,一说是洪武年间从江西迁来,一说是从山西迁来。其先祖一路挑着货郎担,其两个儿子分别坐在两个筐子里,就这样一路艰辛地来到了夏邑县司道口,当时的司道口是黄河岸边的一个重镇,这里商贸发达,彭氏先祖便在此做小买卖,就长期就居住了下来。
今天夏邑县司道口的庙会
彭氏先祖虽然勤勤恳恳,但是日子过得也只能是勉强糊口,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着,彭氏先祖日渐佝偻龙钟,露出老态,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两个儿子也逐渐长大成人。长期超负荷的艰辛劳作,使老人逐渐疾病缠身,最终卧床不起,不久,老人病逝。由于彭氏先祖是迁居于此,又无什资财购置田产,所以把老人埋葬在哪里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兄弟俩对此求助于当地人,一位老人给兄弟俩指了一条明路,让他们拉着老父亲出门一直向西走,那里是一片荒滩地,可以把父亲葬在哪里,兄弟俩感激涕零。
择日,兄弟俩用牛拉车准备送走老父亲,时值隆冬时节,天大寒,天空阴沉,兄弟俩赶着牛车努力前行,不久,天空飘起了雪花,兄弟俩眼看雪越下越大,于是加快了前进的速度,走了大半路程,眼看就要到达目的地,可是雪越下越紧,前行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后来走到一处高地,牛怎么也不走了,任兄弟俩使劲吆喝也无动于衷。没有办法,兄弟俩商量了一下,只好把老父亲葬于此处。兄弟俩为了赶时间,开始马不停蹄地挖坑,挖着挖着,忽然看到一具棺木赫然出现在眼前,俩人此时早已筋疲力尽,无力再挖,就这样把老父亲的棺木放在了古棺木上,如此埋葬了老父亲。
说来也奇,此后彭氏家族的境遇却越来越好,生意也越做越大,百年间俊才辈出,世列胶庠,英贤层出不穷,光大门楣,荣宗耀祖,成为当地有名的望族。一时间据说,彭氏家族的兴旺发达跟其先祖埋葬的风水位置密切相关,“棺(官)上棺(官)”使得彭氏家族开始兴盛,而彭氏先祖棺木的下方正是孔氏先祖的棺木。
文史君说
孔氏先祖孔林,规模宏大,庄重威严,然而历经世事沧桑,其所在位置已不可考,但“棺上棺”的传说则为夏邑孔林的确切位置的考证提供了一条线索,孔氏先祖孔林的位置即是在彭林的下方。
孔子还乡祠
《礼记·儒行》篇记载,孔子对鲁哀公说:“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孔子在知道自己的祖籍在古栗城(夏邑)之后,还曾多次还乡祭祖,并主动学习殷文化,而宋殷商深厚的文化积淀,对孔子及其学说的产生及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值得我们深思。
好了,关于孔子祖籍的传说,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孔子的有趣传说呢?欢迎告诉我们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魏灵芝)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