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看今朝,忆苦思甜向前走。

人到中年,忘不了有父母的温暖老家。

父母在世的时候,不管是在学校读寄宿,还是在单位忙碌工作,我总会抽空回家看看。帮父母做家务、看牛、扯猪草、插秧、打禾、挑水、晒稻谷麦子,觉得跟父母在一起做事不累,感受的全是幸福和欢乐。父母把我一天天养大成人,我有了工作回报父母也是天经地义的。自从有了工作,我就把每月的工资当做三份用,一份给父母补贴农作物、改善营养;一份资助弟弟读书;剩下的一份就是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

父母的幸福是人之常情(不忘父母恩珍惜幸福生活)(1)

别人曾在我父母面前说“女孩终究是要嫁出去的,送书没有用”。我的母亲心里一直是“男女平等”,不赞同别人的意见,她说“男孩女孩都一样,只要他们读得,考到哪里就送到哪里,哪怕当叫花子讨米也要送儿女读好书。”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记得我在高中期间,经常为学费生活费发愁,我的母亲就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跟老师说好话“请老师看重我的孩子,我会想办法借钱借米把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交清楚的,请老师放心!”看着母亲来回走三十余里的路程把钱和米如数送到学校,叫我怎能不刻苦读书?!

同学们为什么喊我“芦柴棒”?因我缺营养身体消瘦,我只能沉默不语,任凭同学说笑。我上课有时候支持不住而瞌睡,常常扯自己的头发不让自己打瞌睡。

当父母需要我的时候,我是主动孝敬父母的。当父母离开我们的时候,我是问心无愧的。每当回老家看到破旧不堪的土砖屋,我生怕它哪一天倒塌,看到屋前的两颗柏树就像看到了我的父母——他们化作了常青树守护着这栋老房子。

因为母亲的执着,她送我们兄弟姐妹四人读书,我们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自己争气,也在培养孩子为家国争光。

父母的幸福是人之常情(不忘父母恩珍惜幸福生活)(2)

如今要珍惜自己亲手建成的幸福小家庭。

我和他结婚时是冒着风雨去登记结婚的,我没有提出什么物质条件,只希望他一辈子对我好。公公把家门口亲自栽种的两颗梧桐树砍掉给我们做了必须用的家具(衣柜、书柜、电视柜、饭桌及椅子),床就是家里的老式床。过门给娘家的钱,我的母亲帮我置办了棉被、床单、枕头等床上用品。

婚后,婆家给我们一间房,我的单位给我一间房后两间,烧火做饭菜在家属楼的走廊上。他舍不得吃喝穿,把工资全部积攒下来,趁“下岗分流”的几万元买下几十平米,我们下狠心要修起来自己的住房。曾在单位住的家属楼最终都被拆除改修其他楼,我不愿带着孩子在外面租房住,就在兄弟姐妹们的资助和帮助下(男家兄弟姐妹出钱,徐家兄弟姐妹出力),把自己的房子修成了。

我无法跟别人比装修,我们的目标很简单,把在单位家属楼的家具搬到自己新房子住着就可以了。所以,不到两年,我们还清了兄弟姐妹们的借款,成了有房子住不欠任何人钱财的幸福一家人。

父母的幸福是人之常情(不忘父母恩珍惜幸福生活)(3)

我对女儿的要求不高,比我强就行。她们从出生到现在,我始终要求她们既会照顾好自己,也能帮助到他人。比如,大女儿一参加工作拿到工资就给爷爷奶奶们每人500元,逢年过节要回家看望老人给老人买礼物。在她的外婆住院期间,她主动寄钱给我减轻我的压力,买营养品给外婆吃也不要我说。我生病期间,她主动承担我的一切费用并把我接到她的身边照顾我。如今她的奶奶居家跌伤卧床之后,她也陆续在网上购买电热毯、尿不湿、湿巾纸、干燥剂等寄回家给奶奶用……

父母的幸福是人之常情(不忘父母恩珍惜幸福生活)(4)

孝道是耳濡目染的感化。今年春节前后,我身体不适,我的小女儿主动承担家务活,把饭菜做好之后喊我和她的爸爸吃。她体谅父母的不容易,我给她的学费和生活费,她都尽量节省、不乱花费一元钱。

勤俭节约也是言传身教的结果。她从小上街看到别的孩子买这买那,也嚷着“妈妈,我要吃麻辣豆腐,火腿肠、方便面”……我都会不厌其烦地说那些“麻辣”制品吃了对身体不好,尝一次就够了,千万不要经常吃,还是吃妈妈在家里做的新鲜饭菜为好。

孩子能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也是跟环境有关的。我从不出去打牌玩麻将,也很少上街美容享受,八小时工作之外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家学习,或者帮别人办事。

父母的幸福是人之常情(不忘父母恩珍惜幸福生活)(5)

特别是在玩手机方面,我能做到从不玩游戏,上电脑也是一样,除了记录真实的东西,我的爱好就是唱歌,也希望全家人都学会唱歌,并且建议唱红歌提升精神。

为了让我退休之后安心在家养好身体,女儿不仅给我买了话筒音箱,而且给我买了两台电脑,满足我对写作的需要。有这样爱学习、有孝心、有责任感的孩子,这个家庭就是美满幸福的。

现在是老龄社会,祝愿孩子们也及时成家为国分忧!让好家教代代相传!

父母的幸福是人之常情(不忘父母恩珍惜幸福生活)(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