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辉煌成就,常常令世界瞠目。其中,作为综合艺术的戏剧,更是堪称世界戏剧花园中的瑰宝。
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中,以梅兰芳的京剧艺术为代表的中国戏剧,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验派、布莱希特间离派并称。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中国戏剧的巅峰,并非梅兰芳所处的京剧鼎盛时代。中国戏剧与西方戏剧相比,并未脱胎于原始的巫术表演和祭祀活动,而是直接源于世俗生活。因此,中国戏剧的巅峰,就是其形成初期,即一出现便是巅峰。这个巅峰的代表就是元杂剧。
元杂剧的巅峰地位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剧作家群星光熠熠,天才辈出;其次,是作品数量和质量都堪称中国戏剧发展史之最;再次,就是作品的思想高度和内容的生活厚度都可以立于世界戏剧的最高峰。
当时很多的剧作家,水平不输莎士比亚,就连那些连名字都未曾留下的剧作家,也成就非凡。元杂剧历史上的很多名篇,都出自无名氏之手。然而可惜的是,元杂剧的辉煌严格说来维系的时间并不长,至迟在元代退出历史舞台之前,元杂剧就已经严重衰弱。到了明代,随着文人传奇的崛起,杂剧便几乎彻底退出了戏剧历史的舞台。仅存的一些作家作品,如徐渭的《四声猿》,再也无法企及元代所达到的高度。杂剧从此彻底没落。
这样的艺术瑰宝,为何会在短时间内没落?这是很多文史学家在思考的问题。本期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个问题。
一:元曲曾与唐诗、宋词一样风光无限中国古代戏剧的不同历史阶段,唯有元杂剧这一阶段,被认为可以比肩唐诗、宋词!王
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开宗明义:"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言下之意,就是这些文学艺术形式,都是处于历史巅峰。
确实如此,唐诗是诗的巅峰,宋词是词的巅峰,元曲是杂剧的巅峰。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所谓元曲,本来是元杂剧中所使用的曲词和曲牌,后来也被用于散曲的创作。换言之,散曲本来也是元杂剧中曲的小单元。
巅峰之后,诗还在,词还在,到了清代,也还有大诗人、大词人;然而元杂剧,却几乎销声匿迹,再难觅旧踪。后世的戏剧,诸如明传奇四大声腔,清代花部地方戏,皮黄京剧,近代地方戏诸如越剧、黄梅戏,都并非源于元杂剧。这不由令人惊呼:"为什么如此伟大的戏剧艺术,其辉煌时代却止于元代?"在弄清此问题之前,我们不妨简单追溯一下那个戏剧的巅峰时代。
二:元杂剧作家群
元人钟嗣成《录鬼簿》所录元杂剧兴盛时期的作家56人,作品345种。这些剧作家,包括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一说白朴应为王实甫)。以元代首府大都为例,"歌棚舞榭,选九州之秾芬",演员众多,伎艺超绝,另一方面,瓦舍勾栏,集百家之"才人",作家辈出,新作如林。元杂剧就是当时北京最风靡的文化活动。
其中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马致远代表作《陈抟高卧》、《天净沙·秋思》、《汉宫秋》;王实甫代表作:《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郑光祖代表作《迷青琐倩女离魂》、《虎牢关三战吕布》;白朴代表作《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几乎代表了中国古典戏剧的最高水平。
此外,一些作家的作品,成为后世民间艺术演绎的范本,比如李潜夫《包待制智勘灰阑记》,无名氏《玉清庵错送鸳鸯被》,一直被民间文艺所演绎。前者便是著名的包公断案的故事,后者则堪称后世巧配姻缘的源头。
拥有如此群星璀璨的创作阵容,元杂剧流传于后世的作品却并不算多。现在流传下来的剧本有150多种,散见于《元刊杂剧卅种》、《脉望馆钞校本元明杂剧》、《古名家杂剧》、《柳枝集》、《酹江集》、《元曲选》等元明刊本。近人又发现不见于《元曲选》的62种,辑为《元曲选外编》。这些剧目今天依然还能通过舞台看到的,仅仅只有《单刀会》、《窦娥冤》、《西厢记》等数种,且已经完全并非元杂剧的脚本,更非元杂剧的演出。
元杂剧真实演出的场景,今天只能透过残存的剧本展开想象,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元杂剧的演出一定曾经无比辉煌,因为那时候的演员,个个都演技高超,才艺双全。
三:元杂剧的演出相当精彩元杂剧的主要角色大致可分为末、旦、净、杂。末。末是男角,正末、小末、冲末、副
末。旦是女角,包括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净俗称"花脸""花面",有净、副净、二净之分。杂是杂角,如孤(官员)、袛从(侍从)、孛老(老头)、卜儿、徕儿(小孩)、细酸(书生)、邦老(盗贼)等等。如此细分的角色行当,保证了每一个人物都必然是鲜活的,丰富的。
元夏庭芝编著了一本书,叫做《青亭集》,记述元大都、金陵、维扬、武昌以及山东、江浙、湖广等地的艺人110余人的事迹。这些女子各有不同方面的艺术造诣。《青亭集》记录了她们在杂剧、院本、嘌唱、说话、诸宫调、舞蹈、器乐方面的才能。尤其对某些杂剧演员的专长有较细的记载。同时还记录了她们与当时的一些达官显宦、文人才士、戏曲散曲作家的应酬和交往。涉及名公士大夫等50余人、男演员30余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元代戏曲的繁荣状况及元代艺人的生活情景。
这其中,就包括与关汉卿交往甚密的著名演员朱帘秀。关曾满怀深情地为这位红粉知己,艺术上的合作者与知音写下:"愁的是抹回廊暮雨箫箫,恨的是筛曲槛西风剪剪,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娟娟。凌波殿前,碧玲珑掩映湘妃面,没福怎能够见?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
朱帘秀是著名的戏曲女演员,史书记载她"姿容姝丽,杂剧为当今独步,驾头、花旦、软末泥等,悉造其妙,名公文士颇推重之。"。关汉卿的《望江亭》《救风尘》等作品当由朱帘秀主演。关汉卿在写那些聪慧绝伦而身世不佳的伶人杂剧时,也是从朱帘秀等优秀女艺人身上找到原型,汲取素材。透过关汉卿和朱帘秀,元杂剧的辉煌可见一斑。
四:元杂剧何以没落被王国维推崇为"一代之文学"的元杂剧,拥有一大批堪比莎士比亚、甚至超过莎士比
亚的作家, 拥有朱帘秀这样风华绝代的演员,为什么却很快便辉煌不再了呢?今人一提元曲,首先想到的或许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提到戏剧或许首先想到的莎士比亚。这几乎反映了元杂剧在当代的尴尬境况。然而,元杂剧的衰弱并不在当代,至迟在元代后期,杂剧就已经严重衰弱。其主要原因有两点:
首先,是才子文化的没落。元杂剧的兴盛到衰弱,有一群人十分关键,那就是知识分子群体。元杂剧自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逐渐成熟,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正因如此,曾经作为精英阶层的知识分子,却与民间百姓打成了一片。
因为金灭北宋、元灭金的过程,特别是元初,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又没有恢复科举制度,中下层文人的仕进道路大大缩小了,生活跟着下降。除了少数依附元朝统治者的官僚外,大多数文人和民间百姓的生活一样窘迫,因此,他们和民间的关系比较密切。部分文人和民间艺人结合,组成书会。他们一方面学习民间艺术的成就,同时又把自己的才能贡献给杂剧的创作。书会的组织,民间艺人和文人的合作对元杂剧的兴盛起了推进的作用。
换言之,才子们的窘境,成就了元杂剧的辉煌。知识分子的生命感受和苦难经历,成为元杂剧最鲜活的素材。然而元中末期时,科举制度的恢复又使文人对出仕为官,走正统仕途产生了幻想而致力科举进身,因而元杂剧失去了起码的精神和内容。
其次是艺术上的僵化。杂剧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艺术上的僵化是导致它日益衰微的重要原因。它由一人主唱的形式,明显地有着说唱文学的痕迹,这固然可以使主角尽情发挥,能较透彻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其他角色只能作为陪衬,也必然限制了作家的发挥。相比之下,南戏在体制上较杂剧更合于戏剧的本质。当南戏吸取了杂剧的优点,由粗转精,也就赢得了观众的喜爱。随着《琵琶记》和《拜月亭记》等作品的出现,南戏这个综合了杂剧体制所长,又能扬弃其所短的剧种,便取代了杂剧,成为剧坛的主流。
小结:曾风光无限的元杂剧,在5000年的文明中,虽如流星般一闪而过,但留给后世文化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在现在影视、戏曲中,仍能找到元杂剧的影子。当大家为莎士比亚戏剧动容时,不要忘记我们曾有一群比莎翁还牛的剧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