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产业培育项目(产业园示范引领)(1)

雄心征服千层岭,壮志压倒万重山。都安县地处广西西北山区,九石一土的地貌,使得都安人民靠山却不能吃山。但坚韧不拔的都安人因地制宜,用“一群牛羊”打造出一条脱贫致富产业链。通过推进“贷牛还牛”扶贫产业,都安破除贫困枷锁,实现产业致富,为乡村振兴提供“都安智慧”。2019年,广西都安优质肉牛肉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成功入选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牛羊产业更上一层楼。

多元产业培育项目(产业园示范引领)(2)

都安瑶山牛扶贫产业(核心)示范区

创“贷牛还牛”模式,产业园联农带农引领全县养牛超15万头

多元产业培育项目(产业园示范引领)(3)

大都华牛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园

近日,记者走进产业园肉牛养殖核心示范区大都华牛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园,看到工人正在用铲车整理喂牛的草料。“我们会把玉米、牧草等草料按把不同比例调配后,再对牛群进行喂养,确保营养均衡。”广西都安大都华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大都华牛”)技术总监石清柏向记者介绍。

多元产业培育项目(产业园示范引领)(4)

大都华纯种安格斯母牛繁育基地

据了解,大都华牛是产业园牛产业龙头企业之一,该公司从澳洲引进来的安格斯纯种牛,经过两代繁育后,一部分牛放在的自营牛场里圈养,一部分牛则通过“贷牛还牛,联建联营”的形式,转到贫困户个人或者合作社里进行饲养。

都安镇兴村村民苏建坤与陆飞琴夫妇曾是村里的贫困户,他们家中上有80岁老父亲,下有3个学龄儿女,原先仅靠种植5亩玉米地,以及丈夫外出务工的一点工资艰难度日。2017年,都安提出“贷牛还牛、还牛再贷、滚动发展”的扶贫产业发展模式,苏建坤依靠小额信贷,领到了两头牛犊,从此走上了养牛脱贫的道路。 如今,苏建坤家里养了16头牛,2020年靠卖牛获得了接近3万元的利润。据都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以来都安县已发放牛犊38622头,带动贫困群众31017户139576人。参与“贷牛(羊)还牛(羊)”扶贫产业的农户年增收5000元以上。

像大都华牛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园这样的万头种牛基地,在都安有3个,是产业园的养牛主力军。产业园创建以来,都安肉牛养殖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肉牛养殖从传统单家独户零星散养,转变为规模化现代化养殖。目前,产业园内建成万头种牛基地3个、乡镇中心牛场19个,成立牛羊合作社247家,投入2000万元新建牛舍13000多个,形成了“县有基地、乡有牛场、村有牛社、户有牛羊”的全域发展新格局。

贷牛还牛政策和产业园的发展也带动了都安养牛规模的提升,全县肉牛养殖规模从9.27万头发展到超过15万头。养殖户韦瑞仕向记者表示,从前养牛需要自己掏钱买牛犊,后来县里推广贷牛还牛政策,他帮村民实施代养,从20多头的规模发展到存栏70多头,自己的养殖投入没有太大变化,但养殖收益却翻了几倍。2019年都安产业园申报成功后,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养牛行列。“这几年村里的养牛户越来越多,我家附近就多了四五个牛场。养牛有政策支持,收入更有保障,很多原本在外打工的村民都回来养牛了。”韦瑞仕说。

创“贷母还犊”2.0版,保障农户养牛效益一头4000元

常言道居安思危,贷牛还牛要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也需要求新求变。据石清柏介绍,几年前犊牛市场价格较低,农户育肥收益可以达到4000元/头以上,近年来市场行情变化,架子牛和肥牛价格倒挂、饲料原料涨价,农户收益空间变窄。有养殖户告诉记者,由于去年牛犊成本增加,加上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上涨,今年最近一次出栏中,每头牛的利润仅有1000多元。

多元产业培育项目(产业园示范引领)(5)

农户蓝月英通过“贷牛还牛”政策养牛

针对市场行情变化,产业园升级“贷牛还牛”模式,2.0版本升级为“贷母牛,还犊牛”。石清柏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户养牛出效益的效率,挑选的都是怀孕3个月的母牛,农户饲养9个月左右便可产下牛犊,养至断奶即可出售,缩短了农户生产周期,通过卖牛犊保障利润在4000元以上。育肥的攻坚环节需要更高的效率和技术水平,现在由中心牛场和公司来完成,也能保持相对丰厚的利润空间。“农户不用担心配种的技术问题,下一次配种时,乡镇兽医站的专业服务队上门提供配种服务”,石清柏如是说。

多元产业培育项目(产业园示范引领)(6)

产业园养牛技术培训班

产业园还积极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提升农户肉牛养殖技术。据介绍,产业园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展合作,邀请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主任李俊雅,开展“贷牛还牛”专项咨询与技术培训。截至2020年底,产业园共举办“都安现代农业产业园高素质农民系列培训”“牛羊产业提质增效技术培训班”“牛羊疫病防控与养殖技术培训班”等产业扶贫培训班144期,培训贫困群众1.69万人次。陆飞琴表示,刚开始养牛的时候,自己只能照顾一两头牛,后来参与了产业园的培训班,养牛技术也有了比较大的提高,现在夫妻二人照看十几头牛也不在话下。

多元产业培育项目(产业园示范引领)(7)

粮改饲项目

帮助村民把牛养好之余,产业园还不断优化生产模式,开发新的增收点。最明显的是牛粪、秸秆等资源化利用,作为“放错位置”的资源,牛粪和秸秆等同样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产业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坚持清洁无害化生产。据介绍,产业园内牛(羊)粪便综合处理率90%以上,通过自建有机肥加工厂,将牛粪加工成有机肥,成品价格在800元/吨左右,产品在都安当地供不应求。另外,通过“粮改饲”政策,都安积极推进洼地种植高秆玉米、坡地种植牧草、山地种植构树的“粮改饲”立体种植模式,带动种植业和养殖业融合发展。当地种植户介绍,村里的养牛合作社会收购农户种植的牧草。“每亩牧草田年产量在20吨左右,回收价是180元/吨,相当于一亩地一年多挣3600元。”安宁村的牧草种植户韦大哥对记者说。

为了更持久地推进贷牛还牛政策,产业园也非常关注肉牛的质量。石清柏介绍,大都华牛科技养殖示范园引进澳洲纯种安格斯母牛4000多头,专门用作扩繁。经过两代的培育后,产下的安格斯牛犊更适应都安当地环境,降低了养殖户饲养难度,为贷牛还牛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产业园非常重视肉牛育种工作。都安农业农村局牛羊中心主任梁程宁表示,目前产业园重点引进澳州安格斯母本进行优势群体选择,引进夏洛莱牛、德国黄牛、西门塔尔牛等优质公牛冻精对当地黄牛(南丹黄牛)进行群体遗传品种改良,打造双胞胎繁殖母牛基地。

创“瑶山牛”品牌,延长产业链条,一头牛产值30000元

多元产业培育项目(产业园示范引领)(8)

瑶山牛屠宰加工中心

都安县在实施“贷牛还牛”扶贫产业之初,就同步谋划布局全产业链,致力打造“村民养殖、企业回收、加工冷链、互联网营销”的可持续发展闭环链。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肉牛养殖利益最大化,将更多产业附加值留在都安。

多元产业培育项目(产业园示范引领)(9)

瑶山牛冷链物流中心

多元产业培育项目(产业园示范引领)(10)

瑶山牛品牌肉

为此,由产业园主导,企业牵头在地苏镇建立了肉牛屠宰加工中心、冷链物流中心和肉牛深加工基地,引进德国肉牛屠宰流水线,以广西都安嘉豪实业有限公司(下称“都安嘉豪”)为主体,推进热鲜牛肉、冷鲜牛肉、牛肉干、酱牛肉等牛肉深加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通过冷链运输,冷、热鲜肉及肉牛深加工制品最快7小时可抵达大湾区,实现从农场到商场的无缝对接。都安嘉豪办公室主任韦干流介绍,以目前的市场价格,一头肉牛的回收价格在2万元左右,通过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销售,一头牛大概能产生3万元的营收。

多元产业培育项目(产业园示范引领)(11)

瑶山牛品牌无人售货机

同时,产业园瞄准大湾区日益增长的牛肉消费市场,打造都安本地肉牛品牌。2019年,在产业园的协调下,广西都安嘉豪实业有限公司注册了“大都华牛”“瑶山牛”等一批品牌商标,并在两广地区铺开自营店和无人销售机等销售渠道。目前都安嘉豪已在深圳、南宁等地的居民小区投放了200台无人售货机,多的时候每台机器每天能卖50—60斤肉。所有线下渠道年营收能达到1亿元以上。

多元产业培育项目(产业园示范引领)(12)

都安桂合泉生态农业示范区

生态农业是产业园实现三产融合的又一发力点。都安以牛羊为基础,兼顾发展休闲农业,调整农业经营结构,推动都安优质肉牛肉羊产业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记者在都安桂合泉生态农业示范区看到,园区内绿草如茵,还种有火龙果、百香果、草莓等作物。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游客在桂合泉可实现观光与体验劳作全方位的游玩体验。据了解,十三五期间,都安接待游客159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1.8亿元。

“一群牛羊”让都安告别贫困,奔向小康。未来,都安将继续依托牛羊产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高歌猛进,再创辉煌!

【记者】黄子民 李峙贤

【统筹】叶定泽 魏变胜 冼伟锋

【指导】洪继宇 彭进

【来源】南方农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