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故事,大意是一个学生在实验室利用器材装扮成野兽,对进门而来的生物学教授吼叫“我要吃了你!”教授看了看说,“鹿头、鱼鳞、牛蹄……麒麟?瑞兽啊!教授接着说,“有蹄类是食草的,不吃肉”。

教授是智慧的,用科学知识,识破了学生的诡计。那么究竟有没有麒麟这种动物的存在呢?

麒麟真实传说(是传说还是真实存在)(1)

从考古发掘上,很多已经灭绝了千百万年的动物化石都找到了。但是,到目前为止,却没有找到麒麟的化石。

不过,麒麟在民间却大有市场。比较权威的《清史稿》记载:1724年,平度州一个农民家里生产了一只麒麟;1727年,寿州一个农民家里生产了一只麒麟,认为是怪物,就杀了它;1739年,盛京一家的牛生产了麒麟。由于,没有影像资料,没有实物,只是人云亦云的说法,无法确定它就是麒麟。

麒麟最早出现,见于中国古代典籍。《礼记》有:“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的说法。民间也有“龙、凤、龟、麒麟、貔貅”五大瑞兽的说法。

关于麒麟的动物属性,历史记载也是有分歧的。《孟子》说是兽类:“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而《大戴礼记》这部书,却把麒麟归于爬虫:“毛虫三百六十,而麟为之长”。但总体上,把麒麟归于兽类的是主流。据《瑞应图》描述,麒麟是“羊头,狼蹄、圆顶,身有五彩,高一丈二尺”;《尔雅》记载:“麟,麋身,牛尾,一角”;《说文解字》却说:“麋,身龙,尾一角”;到了北魏《元晖墓志》则说:“马蹄,牛尾,头生一角,脚踏峰峦”元代的《元史·五行志》记述:“麒麟,有鳞、无毛、其色青黄。”

麒麟真实传说(是传说还是真实存在)(2)

从狼蹄到马蹄,从五彩到青黄,看起来跨越很大,记录也很混乱的。从古代遗留下来的绘画中,我们也看到,麒麟集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马蹄、牛尾于一体。这种造型,实际上是将许多动物肢解后的拼图,集全部优点于麒麟。从这个角度说,麒麟,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理念构思出来的动物,它符合中国人的心理取向和艺术欣赏。

麒麟与儒家文化有密切关系,并被寄寓了贤明圣君的政治想象。《周南·麟之趾》记载:“麒之趾,振振公子;吁磋,麟兮!(麒麟的脚趾啊,不践生物,好比公子多仁厚。伟大啊,麒麟)。《公羊传》记载:“麟者,仁兽也,非明王不出”。《春秋经传集解》记载:“麟者仁兽,圣王之嘉瑞也。”

而同样,麒麟的命运也连接着人的命运。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孙氏车子且商获兽,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日:‘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图,雒不出书,吾已矣夫!’事情说的是,公元前481年的春天,给叔孙氏驾车的且商在大野之地狩猎,猎获了一头怪兽,以为是不祥之兆。孔子看了后说:“这是麒麟”,便将它取走了。孔子说:“黄河上再不见神龙负图出现,洛水上再不见神龟负洛书出现,我也就快要完啦!”

麒麟被捕获,孔子认为是世道衰运的来临。于是,产生了绝望感。

麒麟真实传说(是传说还是真实存在)(3)

在传统文化中,麒麟,所蕴含的意义非常多。首先代表着方位:《五经异义》“龙,东方也,虎,西方也,凤,南方也,龟,北方也,麟,中央也”;其次代表着高贵:《论衡》“风凰,鸟之圣也,麒麟,兽之圣也”;同时,还代表仁慈:《宋书》“麒麟者,仁兽也”;麒麟,也寓意长寿:“牡曰麒,牝曰麟,主太平、长寿”;麒麟身上,散发着吉祥的气息:“麒麟踏祥瑞,人间百难消”。《获麟解》“麟之为灵昭昭也,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在民间,有“麒麟送子”的说法,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

麒麟的形象,常见于古代建筑。汉武帝在未央宫建有麒麟阁,图绘功臣图像;秦始皇陵、明太祖陵等许多帝王陵墓都有麒麟的艺术形象;曲阜孔庙吐书麒麟;扬州枕石石刻吐书麒麟;西安清代碑林石刻吐书麒麟;唐代顺陵石刻麒麟。

在民间,麒麟经常出现在房檐、山墙、门楣、窗框、影壁、板墙、屋脊、抱鼓石等处,以砖雕、木雕或石雕的方式作为装饰和镇宅避邪。

出土文物上,更多见麒麟。河南辉县出土春秋战国麒麟铜壶;洛阳西郊东汉墓麒麟镜;山东沂南东汉墓前室麒麟;河南邸陵出土的汉代画像砖,“羽人乘麟”;在河南邓县的“麒麟画像砖”,在封建朝代,麒麟多被用在官员朝服。明代规定,公、侯、驸马、伯以麒麟作为补服图案。清朝时,一品官的补子徽饰为麒麟。

古人名字和绰号也多麒麟:梁山好汉卢俊义,绰号“河北玉麒麟”;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艺名“麒麟童”;三国人物姜维,号“麒麟儿”;黄梅戏《女驸马》中也有,“麒麟成双人成对,三心二意天地不容”的台词。在民间,“麒麟儿”、“麟儿”的叫法更多。南北朝时,对聪颖可爱的男孩,人们常呼为“吾家麒麟”。

麒麟真实传说(是传说还是真实存在)(4)

关于麒麟的古典诗词,也俯拾即是。“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曹植”;“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杜甫”;“麒麟欲画时难偶,鸥鹭何猜兴不孤——冯延巳”;“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李贺”……

今天,麒麟依然是吉祥美好的象征。巨野县,就被命名为“中国麒麟之乡”和“中国麒麟文化研究基地”。2018年6月,巨野县“麒麟传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舞麒麟,更是东莞市塘厦镇逢年过节当地的传统节目。

还有很多与麒麟有关的地名:江苏南京麒麟街道、江苏南通麒麟镇、安徽枞阳县麒麟镇、山东济宁获麟街、云南曲靖麒麟区。

麒麟最大的魅力,是它艺术价值。尤其自青铜文化兴起后,铜雕麒麟层出不穷,诠释着吉祥、祈福和安佑,散发着人间的美好……

麒麟,虽为虚构,却也真实。它满足我们的理想、它伴随我们的生活,它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上生生不息。历久弥新、鲜活灿烂!

麒麟真实传说(是传说还是真实存在)(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