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战备支援战士,他15岁参加革命,和战友们打过游击战,当过野战军,亲历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多个重大战役……原审计署南京特派办特派员高震已是88岁高龄,但依然精神矍铄从最初进入部队学习会计,到后来成为一名财政、审计工作者,他对往昔峥嵘岁月的追忆、描述,无不令面眼前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大学生动容,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审计署关于提高审计能力的规定?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审计署关于提高审计能力的规定(做一支随时能战斗)

审计署关于提高审计能力的规定

来源:中国财经报网

作为一名战备支援战士,他15岁参加革命,和战友们打过游击战,当过野战军,亲历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多个重大战役……原审计署南京特派办特派员高震已是88岁高龄,但依然精神矍铄。从最初进入部队学习会计,到后来成为一名财政、审计工作者,他对往昔峥嵘岁月的追忆、描述,无不令面眼前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大学生动容。

日前,2019国家审计走进高校“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来到江苏省南京市。在作为活动环节之一的“‘70 ’对话‘90后’新中国70年交流座谈会”上,高震老人以及审计署驻南京特派员办事处(下称“南京特派办”)的其他6位离退休老干部,向年轻后辈们,展示出了老一辈审计人的风貌,也映照出南京特派办一贯的工作特质——成为一支随时能“战斗”的审计队伍。

以先辈审计人为基石,传承并弘扬“战斗”精神,南京特派办正奋战在国家审计的阵地前沿。

 “吃百家饭”:深入一线走实扶贫监督之路

随时能“战斗”,代表着不仅能快速接受艰巨任务,还要有强悍的“战斗力”。当前,扶贫工作已进入全面攻坚和决胜阶段,为确保扶贫攻坚战略全面实施,惠及千万贫困家庭,南京特派办审计人员不断加强扶贫领域审计监督,这既是依法履行审计监督的职责义务,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

南京特派办的审计范围覆盖江苏和安徽两省。其中,安徽省目前有32个贫困县,包括20个国家级贫困县,是南京特派办农业审计处日常工作重点区域。这也就意味着,审计人员经常要在外地开展审计,“说走就走”是常态。

据南京特派办农业审计处处长刘素合介绍,安徽省的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大别山区和北部的淮河蓄滞洪区,大部分通往贫困村的道路都交通不便,车辆过不去,那就走路过去……总之,对于“扶贫审计”的工作人员来说,问题在哪儿,就要到哪儿去实地调查。

“我们是吃着‘百家饭’一路走来的。”农业审计处张薇笑言,走到哪,灶台就搭到哪,她微微黝黑的脸庞透着质朴。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审计机关尤其是派驻地方的派出机构,是国家审计部门的‘野战军’,其基本工作方式就是深入一线,采取‘见账见物见人’的方式开展实地调查。”审计署南京特派办特派员周敦祥是一位由审计一线起步、工作整整30年的审计“老兵”。他强调,公共资金分配到哪里审计工作就开展到哪里,施工现场开进到哪里审计人员的足迹就延伸到哪里,从政策分解的源头部门深入追查到资金运用、资源管护、资产保有、项目施工的第一线,以一线数据展现一线形态。

精准扶贫审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资金体量大、受益对象多,因此,准确把握审计重点,做到精准审计是关键。“我们把每一个审计项目都当作一个课题来研究。”刘素合的工作电脑上的背景图是一张褶皱的纸张,上面记录着诸多数据,仿佛诉说着扶贫审计的千难万阻,这激发了他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心。

就像原审计署南京办退休老干部周文英所说,“审计人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审计转型: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事实上,要想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审计人员不仅要坚定审计信仰,也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转变思维观念,改进方式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审计管理和服务水平。

以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为例,动辄几亿甚至上百亿的投资项目,如若不加强投资效益或者投资不当,会造成国家重大资产的流失。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投资管理和项目管理领域正在发生变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样化、融资方式市场化、项目管理信息化等现象凸显,投资审计也要随之转型,这是新形势下审计机关依法履职的必然要求。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在政府审计中较为专业,需要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顺利开展此项审计工作。随着经济发展,其目标也从真实、合法逐步转到效益上来,开展效益审计是在新形势下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向深层次、高水平推进的必由之路。

对此,审计署南京特派办投资审计处处长张伏强具体介绍说,按照审计署有关部署要求,一要推动实现投资审计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合理编制年度政府投资审计项目计划,在全面审计基础上,注重突出投资审计重点,在质量为先的前提下,提高效率。二要从单一工程造价审计向全面投资审计转变,通过对项目报审、重大项目审批、征地拆迁、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精确把控,整合共享资源。三要从传统投资审计向现代投资审计转变,关注公共投资项目重点环节的监督,充分运用各种现代审计方法,按照“治已病、防未病”的要求,查找深层原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办固定投资审计的对象恰恰包括了开工前准备、建设期和竣工验收阶段的工作。

这正是以全过程跟踪审计推动中央政策贯彻落实的一个写照。“要对政策范围内的资金、工程、项目等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督查督办、促使落地。”周敦祥说。

深入一线则是“必修课”。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同样是一项需要深入一线的工作,条件艰苦、工作繁重。在国家审计走进高校的暑期活动中,大学生记者跟随着审计人员来到了项目现场,感受和了解审计人员对国家重大水利项目的审计工作。天津南开大学的张奕涵回忆说,在淮河某大桥接长工程项目点,审计人员迎着飞扬的尘土沿路查看……7月中旬,正是入伏时节,一会儿的时间,审计人员的前额就布满了汗珠,衬衣也被汗水湿透,鞋上、裤腿则被尘土染黄。这样的情景,对于工程审计人员来说早就习以为常。

除了能吃苦,当今的审计环境要求审计人员能够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南京特派办强化大数据审计思路,积极探索研究基于BIM模型的数据审计方法,成为如今提高现场调查力度和精准度的“法宝”。这在国家审计促进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方面得以体现——由于减税降费审计涉及众多纳税人,审计人员采用了计算机数据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锁定疑点,精准发现问题。“用数据说话,就是用事实说话。企业真正得到政策‘红利’,是让所有参加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审计人员感到最欣慰的事。”审计署南京办计算机处处长何瑗说。

除此之外,审计署南京办的资源环保审计处、行政事业审计处、金融审计处等全体审计人员都在不断转变思路,用先进技术方法,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并及时提出合理化审计建议,参与和促进完善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努力成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新时代审计“铁军”。

(责任编辑 刘琦 吴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