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s://www.jiao-xw.com/

关注“中交创联”

留言送建议

“小哇”将在第一时间解决您的问题

为您带来最新资讯

(小哇指数--中交创联,赢在交小哇!)

关于混凝土拌合及养护(中交创联交小哇)(1)

在电力建设工程中,混凝土浇筑工程量非常大,混凝土的质量非常关键,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往往得不到重视,造成混凝土强度偏低,表面裂缝,它直接影响下一项工作的质量,以及对建筑物今后生产能否正常运行都起决定因素。

(小哇数据--交小哇-交通全产业链电商平台-交通产品价格指数门户)

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细骨料、粗骨料、掺合料及适量外加剂,按一定配比搅拌,水泥加水后产生水化作用而将粗、细骨料粘结在一起硬化后形成人工石称为混凝土。它必须具备工程要求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及耐久性的要求。但这个水化作用过程很慢,因此混凝土的结构和强度也只能慢慢的形成并增大,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需要有一个能满足混凝土硬化条件的养护过程,针对夏季施工,冬季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薄型结构及预制构件生产的混凝土养护,由于条件不同养护方法就不能一概而论,养护方法得当,能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各项性能,降低成本,提高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否则一样的混凝土配合比就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特别是强度、裂缝指标,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造成返工,浪费材料。

针对因季节和建筑物结构的特点分别阐述对混凝土硬化机理及养护方法。

(招中标资讯 --交小哇-交通全产业链电商平台-交通产品价格指数门户)

1 夏季混凝土施工

因为夏季气温高,在现场实测最高40℃,平均气温一般为28~30℃。水泥水化反应加快,迅速散发出水化热,同时水分蒸发较快,没有充分的时间使水泥水化产物从水泥颗粒表面溶解于水,而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道高浓度的水化产物,给水泥颗粒进一步水化带来困难,使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带来不利影响,由于水分蒸发较快,混凝土迅速干燥发生收缩,造成表面裂缝。对于一般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养护,采用浇水盖草袋子或盖塑料布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对于基础混凝土拆模后应即时回填土对混凝土养护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一般养护14天以上。对于框架结构或上、下交叉施工的部位,因不能连续浇水养护或不便覆盖塑料布的结构养护,应延长拆模时间,(一般14天)或拆模后即时喷涂混凝土养护剂加以养护。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养护,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水化热较高,现场实测最高温度可达57℃,温度高峰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后3~5天出现,在这期间内应禁止采用直接浇水养护,因规范要求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宜超过25℃,避免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7天之内,应覆盖塑料布一层,上压草袋子一层,塑料布搭接至少200mm,才能保证水分不易蒸发,避免太阳暴晒,可使混凝土内部温度缓缓冷却至常温,拆模后即时做好后期养护工作。(如浇水、回填土等)

对于薄壁结构养护,如水塔池壁、风筒、烟囱筒壁,由于直径长、高度大、结构薄不便浇水及覆盖养护,混凝土的水份蒸发快,在夏季施工易发生混凝土干缩裂缝,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能,对于水塔池壁采用延长拆模28天为宜,对于风筒、烟囱筒壁采用内、外测混凝土表面喷涂混凝土养护剂加以养护。

2 冬季施工

混凝土依靠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而产生强度,当温度低于混凝土的冻点时,混凝土中的水分冻结,不仅水泥不能与冰发生化学反应,而且因水结成冰之后,产生体积膨胀一般为9%,混凝土早期强度低引起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破坏。只有加强保温养护,才有利于混凝土早期强度达到设计等级的40~50%,才能抵抗结成冰时体积膨胀带来的破坏,同时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规范要求小于25℃),避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温度裂缝。对于一般结构混凝土养护,如框架,现场预制构件等采用延长拆模时间,模板外悬挂二层塑料布,中间一层草袋子保温效果较好,自然养护14天后拆模。对于薄壁结构混凝土应采用上述措施养护,养护期为28天,如不能采用上述措施养护,如囱身、塔壁,在温度低于混凝土防冻剂规定的使用温度下限时,不宜继续施工。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混凝土内部水化反应放出热量较高,冬季大气温度较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往往大于25℃,宜出现温度应力裂缝。混凝土养护主要采取保温保湿,利用混凝土的水化热来达到养护条件,以双层塑料布中间夹一层草袋子严密覆盖,特别是对局部棱角及表面的覆盖要严密,不要让混凝土水化热及水份过快散失,双层塑料布中间夹一层草袋子能有效地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个保温恒温的空间,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有利于混凝土强度增长,对混凝土产生干裂及温度裂缝都有较好的控制。如在低于-15℃的地区施工,在上述养护条件下,通入蒸汽至混凝土内部水化热高峰过后,通过实测混凝土内部温度逐渐降低蒸汽温度,升、降温速度按表1控制。

注:1、在冬季施工禁止直接浇水养护混凝土

2、对掺用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应采用蒸汽法养护。

3、表面系数指结构冷却的表面积(m2)与其全部体积(m3)比值。

4、冬季蒸汽养护混凝土时,应使用低压饱和蒸汽,加热应均匀,并须防止排除的冷凝水结冰或掺入混凝土表面内。

5、预制场混凝土构件蒸汽养护

关于混凝土拌合及养护(中交创联交小哇)(2)

在预制场,一般养护方法是在混凝土浇筑后至通蒸汽前应有一段预养期,在这段时间内水泥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水化作用,混凝土已获得了临界初始结构强度,可以抵抗将在升温期中出现的热胀破坏,一般要求通入蒸汽前混凝土应达到:普通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标准值的30%;用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要求强度等级标准值的40%,升、降速度应有控制,一般升温速度不大于15℃/小时,如升温速度过快,会使构件沿截面产生较大的内、外温差,易使混凝土构件表面产生拉应力而发生裂缝,同时混凝土在升温阶段处于较大的热膨胀状态,必然会引起石子与砂浆的粘结力降低或在砂浆中发生微细裂缝,使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均受到影响。

一般降温速度不大于10℃/小时,否则同样会产生上述现象。最高温度根据水泥品种加以限制,一般限制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养护温度不超过80~85℃,矿渣水泥配制混凝土养护温度不超过90℃。否则温度过高会影响混凝土后期强度及耐久性。由于现行蒸汽养护制度存在周期长,使混凝土成本增加,现推广用“干-湿热养护”的新工艺,在混凝土浇筑完马上进行高温低湿养护1小时,然后进入高温高湿养护4小时,逐渐降至常温混凝土强度可达到设计等级的70%,,缩短养护周期,28天强度与标准养护强度接近,其后期强度仍继续增长,混凝土无外观缺陷。

“干—湿热养护”的机理是,混凝土中的水份和气体在升温期内向外迁移而产生的干缩变形可抑制热膨胀变形,形成较为致密的混凝土结构,即可抑制了混凝土结构在升温过程中的热膨胀破坏过程,并增强了混凝土结构的形成过程,由于要求先干烘1小时,强度平均可达3.0~4.0N/mm2,从而为混凝土进入高温高湿恒温养护提供了必要的临界结构强度,而且脱水适当,如水灰比为0.40的混凝土经干烘后,水灰比仍有0.25~0.35,所以混凝土进入高温高湿养护4小时后,能快速硬化,应获得较高强度,并且后期强度能继续增长,避免因混凝土内、外湿差和蒸汽冷凝水掺入混凝土中,造成混凝土裂缝。

总之,混凝土在养护工作做得好与坏,直接影响混凝土后期强度及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不仅能保证混凝土质量,还可以避免因养护不当造成混凝土返工、维修,降低工程成本,希望在实际工作中,从上层领导到普通养护工作人员,都能增强自己的责任心,实实在在的完成好混凝土养护工作,检测人员要对施工单位的养护。

素材来源:公路工程技术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