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产业链建设(叁农的蔬菜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之路)(1)

三门肉冬瓜标准化基地。 企业供图

秋意渐浓,冬瓜渐壮。在天元区雷打石镇铁篱村,三门肉冬瓜种植基地内,篱笆挺立、藤蔓缠绕间,一个个身形硕大的球状冬瓜与藤蔓进行着成熟的告别。

一个冬瓜,撑起千万产值。这是湖南叁农企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叁农公司)历时5年研发的成果。以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探索农业产业品牌发展之路,叁农公司是先行者。9月20日,该公司承担的第十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之蔬菜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区创建通过省考核专家组验收。

标准化培育明星农特产品

肉冬瓜是叁农公司的明星产品。无粗纤维、口感好、易消化,这是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周火强对三门肉冬瓜的评价。

凭借优良品质,三门肉冬瓜成为株洲首个直通粤港澳大湾区的蔬菜产品。进入采摘旺季,每周都有一趟冷链物流车从三门出发,满载着20吨刚摘下的肉冬瓜等蔬菜运往香港。

如此高品质的冬瓜,并非舶来品。背后,是叁农公司多年研发和提纯复壮,标准化种植和研究的结果。

时间回到2018年,叁农公司工作人员在走访调研三门镇各村蔬菜产业情况时,发现了当地老人口中“比肉还好呷”的黑皮冬瓜,这是三门祖祖辈辈留下的老种子。发现这一品种,叁农公司如获至宝。在湖南农业大学蔬菜专家的指导下,2019年,叁农公司选育了第一代肉冬瓜种苗进行试种,取得了标准化规模种植的成功。

进行规模种植后,叁农公司以“公司 农户”的方式,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统一了种植标准。

目前,三门肉冬瓜已成功选育出第三代改良提纯种子,在海南南繁基地设立了三门肉冬瓜种业科研中心。在天元区种植面积就高达2000亩,亩产1500公斤以上。按照目前每公斤批发价6元计算,产值将突破1千万元,成为株洲市农业领域的明星产品。

肉冬瓜的标准化之路只是叁农公司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公司扎根农村,专注农业,重点培育了小亲椒、弗兰人辣椒、孢蓝花、雪域玲珑、黑玫瑰苦瓜等高端蔬菜产品,培育了撒哈拉黄金蜜、天山蛋白酥、北海道金冠等高端礼品水果。多个农产品先后荣获2019年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金奖、2020年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等。

市场倒逼构建蔬菜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依赖于精细生产的农产品,为何要构建蔬菜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叁农公司负责人萧军以甜心菜为例,解答了记者这一疑惑。

2019年,叁农公司引进东南沿海地带的广心菜,与本地菜苔杂交,形成甜度更高、纤维更少、口感更细腻的甜心菜。同品类蔬菜,本地市场每公斤售价仅8元到10元。当年,公司指导农户按照生态健康的统一标准种植,达到零农药投入、零添加剂、零化学肥料生产的三零标准甜心菜,在粤港澳大湾区每公斤可卖到32元至36元,如果进入绿地全球采购中心这样的国内顶级商超,比当地售价甚至高出10倍以上。

叁农公司负责人萧军介绍,基于农民固有经验根深蒂固,接受程度和标准化意识相对单薄,要想建立标准体系,在标准收集整理、探索总结和贯标培训上都比其他领域要难。

然而,企业想走高端精细农业之路,标准化是必经之路。如何做?“市场倒逼,以价格为诱饵引导农民自我革新。”萧军介绍,叁农公司严格按照粤港澳大湾区采收标准,指导农户生产。在市场倒逼下,当地农民纷纷走上标准化改造之路,一个个优质农产品在三门实现商品转化,一个个拳头农产品在此诞生。

萧军介绍,三年蔬菜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以来,在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目前蔬菜标准体系在公司基地的覆盖率可达85%以上,标准实施率达90%以上。标准引领下,叁农公司带动了当地420余户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人均每年增收2万余元,企业年产值逐渐递增,向亿元大关迈进。

叁农公司标准体系建设并未停止。接下来,该公司将以种(植)养(殖)加(工)衔接、一二三产融合为指导,逐渐向包括畜禽、渔业、养殖在内的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迈进,为申报国家级农业全产业链示范区做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