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2月17日这天雷雨交加。一位叫恩斯特·斯温顿的英军上校,在这一天让一辆“霍尔特”型拖拉机与一辆轮式卡车进行了野外测试。结果,拥有“大脚板”的履带拖拉机表现乏力,反而是载有2.5吨沙袋的卡车,顺利的通过了战壕...
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陷入僵局,前线士兵死伤无数,却于事无补。寄希望于一种新兵器,一直是西方国家意图改变战局的首选。斯温顿作为一名战地记者和日俄战争报告的编撰人,不务正业,但是不固执,属于接地气儿的那种人,却在日后接连碰壁......
说履带式拖拉机在泥地上比不过4轮卡车,现代人几乎无人敢信,但是事实往往胜于雄辩。这种叫“霍尔特”的拖拉机,其行走部分更像后来的轮履式装甲车。它的前部有一个像碾路机那样的大轮子,后面才是一小段履带,所以这种设计的通过性如何无需多言……
已经焦头烂额的英国“战争办公室”,真没功夫去考虑“什么是通过性”这类的问题;也不认为斯温顿的灵感与1904年就出现在欧洲的装甲汽车有什么不同,因此一键ps掉了!
可是,一个曾经的学渣、在非洲还差点被子弹爆头的英国贵族后裔-温斯顿·丘吉尔,站出来与温斯顿握了握手,说“别人反对的,我一律支持!”因此,成立了一个隶属于海军部的“陆地战舰委员会”(Army Warship Committee)......
在丘吉尔这位海军大臣的鼎力支持下,“陆地战舰委员会”又立马成立了一个“装甲车辆设计组”。并邀请后来的英国“装甲兵之父”J. F. C. 富勒担任小组负责人——这位仁兄后来在1932年,撰写出版了军事专著《装甲战》;而古德里安的《注意-坦克》及理论直到1933年4月才被希特勒所垂青——给富勒做助手的有:牵引发动机制造厂的威廉·特里顿爵士,海军机械翻斗车制造厂主管沃特·威尔逊。
在此番加持下,温斯顿才得以开挂,并最终创造出了“Tank”(译意“水柜”)。说英国军方高层不热心坦克的研发,那是因为岛国本身对陆军装备的需求就不大。可是作为欧洲传统的陆军强国,也没能做到首发,那就值得人们去思考了!
早在1904年出现的“装甲汽车”,就已经具备了“防护、机动、火力”,坦克所必备的三大要素,而且还有装甲汽车装上了可旋转的机枪炮塔,最终却无人想把枪管子再加粗些!首次提出让火炮具备自行机动的人,依然是受到海军的启发!
1903年,一位奥匈帝国的武器设计师库克·奥斯汀,在参加一次鱼雷艇航行时,突然想到:假如给履带式拖拉机覆盖上装甲,并安装独立的旋转炮塔,这东西是不是就可以称雄陆地了呢?!
因此奥斯汀在1911年提出了“机动火炮”这个概念,并呈报给后来打响一战第一枪的奥匈帝国高层,结果被拒了。他又把这个想法拿到德国去申请专利,德国人也不买帐——这下彻底凉了!
......回到1915年,海军给陆军研发坦克的英国。温斯顿经过彻夜不眠的一番改进,“装甲车辆设计组”在同年终于拿出了首台样车——“林肯机器1号车”。还在特里顿爵士的帮助下,换装了与履带式拖拉机不同的小块履带板,使得“林肯机器1号”能跨过1.5米的战壕,爬上1.4米的陡坡。这就是与法国的施耐德CAI坦克外形近似、世界上第一辆坦克实际样车——“小游民”号(也称“小威廉”)。
当温斯顿上校踌躇满志的践行自己的理想,打算把“小游民”号就此批量送上战场之时;翻斗车制造厂的沃特·威尔逊突然灵光乍现,大喊着冲出来:“No,No-Stop it!”并指着身后一个差不多1:1比例的中国木工工艺制品说,“这才是陆军真正需要的!”——温斯顿懵了!
老实说,如果威尔逊真的按照这个车身呈正梯形的木质模型去制作实际样车,那真就没有后来雷诺FT-17坦克和苏联T-34坦克什么事了——人类将直接夸人现代坦克的正统设计上来!
然而,激动过后的威尔逊,又感觉这东西前后履带的垂直高度太低,过垂直障碍的能力估计不行;靠前轮驱动的话,又需要强化动力。特别是它能不能跨过德军阵前那宽阔的堑壕,心里也没底!
于是,他又在这个“木艺”制品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有了后来过顶的履带设计,并为实际样车选择了两个侧置炮塔,火炮不够还可以安装机枪。尤其是车前部诱导轮与负重轮的跨度,被夸张的拉的很长很长,最终造成整个车体侧影犹如一个硕大的棱形。
——这就是1916年,出现在索姆河战役中的马克Ⅰ型坦克,即“大游民”坦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