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琅琊榜》剧集的最后,当萧景琰的儿子喊着“庭生哥哥,庭生哥哥,快来追我啊……”,并一路小跑着,随后萧庭生从后面追了上去。

站在一起看孩子的三个人格外的醒目,一个是皇太后静妃娘娘;一个是当今皇后,孩子的生母;还有一个就是侍候了上任皇帝萧选的贴身太监高湛——高公公。

高公公连连咳嗽了数声,皇后关切的说道:高公公,您年纪大了,要多穿点衣服……吆,你看,起风了。

高公公乐呵呵的说道:不,不是起风了,是在这宫墙之内,这风就从来也没有停止过。

从高湛视角看琅琊榜(琅琊榜高湛宫墙里风从来没有停止过)(1)

高公公这是又想到了什么呢?

这宫墙里的风从没有停止过,一直都在刮着,只是这高公公真是一个善于把握风向的人,在宫墙之风缕刮不停的情况下,他总能站在风向的这一边,从没有被风刮走过。

下面我们来看看,高公公都经历了什么样的风呢?

芷萝宫的药香风

赤焰案十年后,林殊化名梅长苏成了江湖第一大帮派——江左盟的宗主。带着对父帅遗愿的嘱托,梅长苏又化名苏哲重回金陵城。

赤焰案中,如日中天的皇长子萧景禹含冤离去。之后梁帝册封的东宫太子萧景宣和誉王萧景桓,分立皇帝的两侧,旗鼓相当,势均力敌,整日为了自己的势力,争争吵吵,搞得梁帝头都大了。

心烦意乱的梁帝在宫中闲逛,不知道去哪里躲个清净。

就在此时,一阵药香飘了过来,梁帝问道:这是什么味道?

高湛高公公回答:前面就是静嫔娘娘的芷萝宫了,这是静嫔娘娘院子里的药香飘出来的味道。

一个自赤焰案后从没有进入梁帝视野的静嫔,恰巧在这个时候,从她的住所漂出了药香。

这场风刮的真是时候,梁帝在芷萝宫的周围,药香漂出了院子,恰巧被梁帝闻到了,又恰巧梁帝无处可去。既不愿去皇后娘娘那里,又不愿去越贵妃那里,堂堂的大梁皇帝望着自己的三宫六院竟然无处安放自己那颗烦躁的心。

十年,十年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梁帝来了,一阵药香的风飘过,静嫔娘娘登场了。

从高湛视角看琅琊榜(琅琊榜高湛宫墙里风从来没有停止过)(2)

萧景琰的站立风

这边梅长苏悄悄的入京,那边靖王萧景琰风尘仆仆的纵马入京,赶着向梁帝汇报军中战报。

好不容易赶到了宫城外,靖王由于身份问题,不得直接入宫,只好等待通报,在宫墙外侯旨见驾。

皇宫里,梁帝和太子、誉王正在欣赏讨论某些书法的魅力,太子不愿被打扰,所以,就让靖王在宫外等着。

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两个时辰,梁帝也没有召见靖王的意思。

站在一边伺候的高公公,看了看时辰,适时的提醒梁帝:陛下,靖王还在宫门外候着呢?您不准备见他吗?

梁帝仿佛才如梦初醒一样,奥奥,宣靖王。

于是,在外面站了两个时辰的靖王才英气飒爽,一身傲骨的走了进来。虽然不受梁帝及两个皇子的待见,但是从气势上依然把风头盖过了两个皇子。

虎虎生威,一身傲骨的靖王,在梁帝面前刮过了一阵威武风,宁折不弯,而高公公似乎也瞄到了风起势的时候了。

从高湛视角看琅琊榜(琅琊榜高湛宫墙里风从来没有停止过)(3)

梅长苏的身份风

梅长苏以谋士苏哲之名走入皇宫,被梁帝御赐了客卿身份,并在霓凰郡主比武招亲之中兼任了监考官的职位。

为了阻止百里奇赢的郡主,苏哲还自告奋勇,亲自布置战术,利用四个童年稚子打败百里奇,一战成名。

在金陵城,甚至在皇宫内院也打响了名气。

随着梅长苏的运筹帷幄,大梁的朝政格局势力布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护国柱石谢玉倒了,太子被废,誉王谋逆,就连皇帝最依赖的悬镜司也被连根拔起。

悬镜司首尊夏江贼心不死,逃出大狱之后依旧兴风作浪,利用自己精心织就的关系网,顺利的把情报送入了越贵妃的手里,让越贵妃通风报信给梁帝。

夏江的算计没有错,越贵妃的魅力值依旧存在,当梁帝得知梅长苏有可能就是林殊之时,也是震惊不已。

令人连夜速查火寒毒,并急招梅长苏入宫,意欲杀之而无后患。

此时高公公似乎也感受到了梅长苏的身份之风,趁着静妃娘娘的宫女为陛下送百合粥的机会,私下悄悄的说道:告诉娘娘,苏先生不得入宫。

从皇宫大院传出的第一道消息,竟然就是由皇帝最信赖的贴身太监高公公发出的。

高公公这是感受到了林殊的身份刮起的身份之风。无论梅长苏是谁,高公公都可以坐视不理,因为他忠于的是皇帝。

但是,梅长苏说过,高公公是个聪明人,之所以立在皇帝身边不倒,就是因为他善于审时度势,见风使舵。这样的人不用拉拢,因为等他看明白了局势,他会自动的站位。这样不是自己人他也会选择做个自己人,这就是高湛的处事能力。

梅长苏看人识人辨认的能力也是只能说只在言侯之上,不在言侯之下。所以,他猜对了,自从静妃娘娘成功的上位之后,高公公就站在了静妃的一边。

这一次,他把梁帝要诛杀梅长苏的消息传了出去,也彻底的坐实了他站在靖王一边的事实。

所以,当梁帝命令他去给梅长苏准备毒酒时,他就耍了一个小聪明,直接光明正大的说出来,这一杯是给苏先生准备的。

明摆着就是告诉梁帝,你杀不了他了。因为他是林殊,他回来了,带着他的风采,带着他的身份。

赤焰少帅就是他的一面旗帜,随风飘扬就有无数的人沐风而来。高公公就是其中之一。

从高湛视角看琅琊榜(琅琊榜高湛宫墙里风从来没有停止过)(4)

萧选的落幕风

金殿呈冤之后,当年迈的梁帝颤颤悠悠的走下金殿,进入了自己的后宫。

他下旨要单独觐见梅长苏,高公公用眼神看着梁帝身后不远的静妃娘娘,静妃点了点头。高公公才大声的宣旨:宣苏哲苏先生觐见。

梁帝老了,特别是这个时候,连自己的御林军也调动不了,彻底的成了孤家寡人。这个时候的高湛高公公,连装都不用继续装下去了。直接无视了梁帝的权威,只看静妃娘娘的眼神行事,此时此刻的高公公,已经彻底的成为了静妃娘娘的人,他的心目中再无梁帝的影子。

梁帝落幕了,他的时代结束了。英雄迟暮,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最信任的人也离他而去,而这份锥心的痛,梁帝亲眼看到了,也亲身感受到了,那又有什么办法呢?谁让自己的落幕之风太盛了,把身边的人都吹到了另一边。

高公公历经三朝不倒,始终能感受到风,但是却总能把握住风向的坐标,立在风的源头,而永不倒,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也是做人的成功。

起风了,高公公,这一次刮的又是什么风呢?

从高湛视角看琅琊榜(琅琊榜高湛宫墙里风从来没有停止过)(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