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但是战争的结局永远只有获胜者和失败者,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而左右战争结果的就是那些在不同战场发生的知名战役,本文就来讨论一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那些著名战役

一战各国战斗力排行 一战参战国发生哪些碰撞(1)

一、 马恩河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西部战线的一个关键战役便是马恩河战役,这场发生在1914年9月5日至12日的战役又被称为“马恩河畔的奇迹”。当时德军已经成功地入侵比利时和法国东北。英法参加这次战役的有6个集团军,德国有5个集团军。双方集结的兵力在150万以上,动用600多门重炮和6000多门轻炮,双方进行了殊死的拚杀,战斗空前激烈。

1914年9月5日,在乌尔克河西岸,法第6集团军先头部队与德第1集团军遭遇。法军首次使用汽车把第6集团军一部由巴黎运往前线。德国人发觉右翼方向和后方面军受到法军的威胁后,命令所属部队全部撤离至马恩河北岸。

由于德国人存在防御漏洞地带,6日法国第5集团军和英远征军慢慢逼近马恩河,企图造成对德集团军的包围之势。同时,德第2集团军的右翼也面临被法国军队包围的危险,德军被迫后撤。

在马恩河战役的期间,战场上出现了第一次空战。因为一开始双方的飞机上都没有武器,飞行员在空中相遇的时候,只好使用枪支战斗。德国人面对法国飞行员的轻蔑、傲慢,不能容忍。气愤之下向法国人射击,那么法国飞行员也开始还击。后来空战的时代就此开始了。

一战各国战斗力排行 一战参战国发生哪些碰撞(2)

马恩河大会战以后,北起北海,南至瑞士边境的西部战线上,交战各国一直保持胶着状态不分伯仲。但是随着德军的速战速决计划的落空,德军的冒险计划就此粉碎,也注定了德国失败的命运。

马恩河战役虽然以德军败北结束,但德国依旧还是保持了实力。在这场交战当中,交战双方先后投入150万的兵力,伤亡人数在30多万以上

其中,法军阵亡2.1万人,受伤12.2万人;德军阵亡4.3万人,受伤17.3万人。自大战爆发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德军遵循施里芬定下的基本方针,迅速穿越比利时领土向法国本土挺进。那时整个德国都深信德军会很快胜利,巴黎即将被占领。

然而,当德国人的胜利似乎唾手可得时,法国人的灾难迫在眉睫时,协约国军却在马恩河畔转败为胜,因而被人们称为“马恩河畔的奇迹”。

二、 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第三个年头,战场上呈胶着状态。交战双方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都急于打破僵局,早日锁定胜局,为此不惜代价投入兵力。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这一年的仗打的相当惨烈。

一战各国战斗力排行 一战参战国发生哪些碰撞(3)

凡尔登是通向巴黎的必经之路,也是法军防线的中枢地带,所以是法国东北部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对德国有很大威胁。德国人继续往凡尔登方向悄悄结集兵力,1916年2月,德国以13个师的兵力,1400多门大炮、每小时10万发炮弹的火力,向凡尔登一带发动了猛攻。

仅仅4天,德国就向法军阵地倾泄了400多万发炮弹,将这一地区全部夷为平地。法军遭重创,两道防线接连被破,上万名士兵被俘。法国慌了神,反应过来后火速下令向凡尔登增兵,但也仅有两个师赶到凡尔登。

此时德军开始向凡尔登发动猛烈进攻,德军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凡尔登要塞,然后发起了冲锋。凡尔登战役拉开了序幕。

凡尔登要塞凭借部队的外线炮台为抵抗阵地,德法双方都出动飞机进行空战,轰炸对方的机场和补给线,并向前沿阵地不断增加兵力,反复冲杀,形成拉锯战。德军见未一举拿下凡尔登,已经失去了战机,双方都在向凡尔登增兵。

一战各国战斗力排行 一战参战国发生哪些碰撞(4)

激战到4月,法军的兵力已与德军相当。战局逐渐明朗,德军为应付另一场战事(索姆河战役),开始抽调兵力脱离凡尔登战场。法军组织反攻,至12月18日收复了战役前所控制的全部阵地,德军的战略进攻终告失败。凡尔登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这场战役大多数为炮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

一战各国战斗力排行 一战参战国发生哪些碰撞(5)

12月28日凡尔登战役结束。该战役是一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法军伤亡40多万人,德军伤亡近35万人。此次战役是一战的转折点,德军战略计划破产,标志着其军力的衰落。

三、 索姆河战役

要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必然会是索姆河战役,时间发生在1916年7月1日到11月18日间,持续百天,三百万人参与战斗,最后战死130万人。

英、法两国联军为驱逐德军军队并将其击退到法德边境,在位索姆河区域布置兵力,三个国家在这安排了150多个师,每个师人数接近2万人。伤亡人数共计130万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斗最为惨烈的阵地战,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坦克投入实战当中。残酷性被称之为“索姆河地狱”。

一战各国战斗力排行 一战参战国发生哪些碰撞(6)

英军经过充足的准备下,先出动了约1400门火炮,对德军阵地进行一周的猛烈炮击,共发射了约150万发炮弹。英、法军炮兵和空军都占优势,采取对有限目标逐次攻击战法,达到消灭德军战壕的目的。

英、法军于7月中、下旬再度发起进攻,南岸法军占领了第三道阵地,坦克也在当时被英国军队首次使用。 作为进攻方,英法联军虽然在兵力上对德军有压倒性,但由于壕沟阵地战中德军火力强势,特别是在马克沁机枪的交叉防御线上,英军因密集式冲锋伤亡颇为惨重。

一战各国战斗力排行 一战参战国发生哪些碰撞(7)

战争的时间从1916年7月1日到11月18日底,总共超过100天。每天的伤亡巨大,尸体堆积成山,曾在一天的时间里损失将近5.7万人的记录。直到战争结束,英国和法国三个国家公布的死亡人数,超过134万人,其中54万人在德国丧生,近35万人在法国丧生,英国死了45万人。

一战各国战斗力排行 一战参战国发生哪些碰撞(8)

结语

一战最终在1918年11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这场源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导致,非正义的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摧垮了德、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沙皇政府,同时又削弱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之大、损失之重,令处现代社会的我们回顾时依旧不寒而粟。

人类史上历次战争,从未像第一次世界大战这般,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也从未像这次大战这般,以庞大战争规模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伤疤,以致不敢碰触,仅以“大战”作为其代名词。

无论在陆地、海洋或是空中,战争无不野蛮而惨烈。但是从宏观的历史角度看,战争也带来了一些社会效益促进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使世界格局走向稳定。

参考文献:《西线无战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静静的顿河》

《世纪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