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凤祥古法手工(非遗与人文图典)(1)

创办于19世纪中叶的“老凤祥银楼”

现在上海人家里添丁进口,老一辈人高兴之余,忙不迭地要为孩子买一个吉祥物,最好的吉祥物就是置办一个金银器。哪里去买金银器呢?也许人们第一个就想到的就是去上海南京路上的老凤祥银楼。

老凤祥银楼是个百年老店,位于南京东路。它始创于清咸丰二年(1852),光绪三十四年(1908)迁此。

旧上海银楼分为大同行、新同行、小同行。大同行包括凤祥、庆云、景福等几个字号,一个字号可为三家银楼所共用。凤祥字号就分为老凤祥、新凤祥及凤祥和记。这九家大同行,主宰着上海首饰业。

老凤祥能在竞争中站住脚的诀窍之一,就是能不断迎合顾客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以前,顾客建房子,它就生产“金玉满堂”的大银盾;顾客生儿子,它就打麒麟,刻上“麒麟送子”的字样;顾客做寿,它就制作“寿比南山”取好口彩;顾客结婚,它又造一架“百年好合”的银屏风。老凤祥为招徕顾客,不断花样翻新。夏天来临,人们喜欢把金手镯戴在手臂上,它就生产外粗中空的臂镯;秋风将至,太太们穿长袖衣衫,它又生产花式细梗金手镯,以便戴在手腕上。此外,信誉可靠,杜绝出售假货,也是老凤祥的经营诀窍。

老凤祥也曾历经沧桑,几度易名。1985年恢复了老店,并重新生产小巧玲珑的“凤采牡丹”“鸳鸯戏荷”等富有传统特色的首饰及其他许多产品。

创始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的老凤祥,是“中华老字号”中著名的金饰品牌,位列中华老字号百强榜前十名。其生产历史可上溯至殷夏以前,汉代已趋兴盛,至唐代进入鼎盛时期。品种繁多,大小齐备,除专供观赏的造型艺术摆件外,欣赏与实用相结合的摆件已遍及各类器具。在销金,铸造,鎏金,纹饰等方面技法纯熟。

百年老店老凤祥的产品造型奇巧多姿,工艺完美精湛,明代嵌宝盛行,清代极重华丽,历代名作叠出。她融汇了中国传统的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精华,历经清朝、民国、新中国至今数代人的传承。其特色就是金银摆件的制作技术,统称大件技术。其中半立体抬压是摆件的主要技术,又称阳花抬压,是采用较复杂的手法,在平面材料上用各类钢凿抬压出有立体效果的花纹,类似浮雕。表现的题材相当宽广,花草,鸟鱼,山水,人物,建筑皆能适应。阳花抬压一般工艺过程是:取金银片―上胶水板―贴样―錾轮廓线―起胶抬压,呈立体感―上胶成形―开色(錾出花纹)―起胶情况―成品。一般器皿摆件的工艺流程为:来料――成型材――铸模压制――焊接――修饰整型――电镀光亮――成品。还有泥塑、板金、拗丝、镶嵌、雕琢等各种技法。一些高级精贵的摆件工艺上十分繁复应需而用,作为艺术品无固定的工艺模式。

“老凤祥金银细工制作技艺”中的抬压、鎏金、扳金、拗丝、镶嵌和雕琢等各种技法,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见证中国金银文化发展历史的活化石。如今已被列入“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期图典特发老凤祥的老照片,与各位师友与读者分享。

老凤祥古法手工(非遗与人文图典)(2)

清末上海老凤祥银楼

老凤祥古法手工(非遗与人文图典)(3)

1907年的南京路老凤祥银楼

老凤祥古法手工(非遗与人文图典)(4)

1920年代的老凤祥银楼

老凤祥古法手工(非遗与人文图典)(5)

20世纪20年代的南京路老凤祥银楼

老凤祥古法手工(非遗与人文图典)(6)

1930年代的老凤祥银楼

老凤祥古法手工(非遗与人文图典)(7)

1930年代的老凤祥银楼

老凤祥古法手工(非遗与人文图典)(8)

1940年代的老字号老凤祥银楼

老凤祥古法手工(非遗与人文图典)(9)

新中国建立后南京路上的老凤祥银楼和交通银行

2018年10月5日于沪上五角场凝风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