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1月7日,陈若克时任山东纵队直属工作科科长,八月怀胎,产期临近,突遇数万日寇大举扫荡沂蒙山区,蒙阴东北部的大崮山遭到了日军飞机和大炮的猛烈轰炸。

当时,陈若克和山东分局机关的几名女同志隐蔽在大崮山区的一个山洞里,给即将出生的孩子做衣服。

很快,敌人的炮弹就落在了她们隐藏的洞顶上方,土石纷纷掉落,陈若克艰难地趴在床上,腹中的孩子闹腾地也更厉害了,但她却用自己瘦弱的后背,死死地护住肚子里的孩子,似乎腹中的这个孩子比自己的生命更加重要。

毕竟,这个孩子是自己和丈夫朱瑞(时任山东分局书记)的唯一骨血。三年前,她和丈夫的第一个孩子就死在了日寇的“扫荡”下,难道这第二个孩子也要死在日寇的“扫荡”下,这是她无论如何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30岁巨婴杀母(女婴嗷嗷待哺母亲以血喂食)(1)

▲陈若克

入夜时分,陈若克在几名女同志的搀扶下,艰难地爬上了山顶。她头上罩着一块头布,上身穿一件深色的土布褂子和一件米色毛衣,下身穿一条浅蓝色长裤,根本无法阻挡山顶寒风的侵袭,只能蜷缩着身子,躲在一块大石后面痛苦地忍受着。

深夜11时左右,部队发现日军开始向山顶攀爬,自知势单力弱,无法抵抗,为避免无畏牺牲,无奈选择突围。

接着,陈若克在机关警卫员的搀扶下向北突围。突围过程中,由于腹中阵痛加剧,行动缓慢,天亮时分,与大队伍便失去了联系,而她也即将分娩。

于是,陈若克赶紧让警卫员到附近的村里找到干娘王换于,并将孩子生在了干娘脱下的大棉袄上。

不久,怀抱孩子的陈若克不幸被搜山的日本鬼子抓住,还被用铁丝捆住手脚后,关进一间小屋,一天一夜未给吃一粒米,喝一滴水。

随后,沂水城日军打来电话,要求小队长把陈若克母女押往沂水宪兵司令部。押送过程中,日本鬼子用绳索绑住陈若克的手脚,并拴在马鞍上,而自己的孩子则被日本鬼子装进一条装着马料的袋子里,袋中的马草扎得孩子拼命哭喊,母亲看着听着,可谓肝肠碎裂,却只能无奈地忍着,更不愿在日本人面前掉一滴眼泪。

30岁巨婴杀母(女婴嗷嗷待哺母亲以血喂食)(2)

▲陈若克和丈夫朱瑞

到了沂水日军宪兵司令部,宪兵队长问陈若克是哪里人,她说:“听我是哪里人,我就是哪里人。”

宪兵队长又问她丈夫的情况,她便大声说:“我丈夫是抗日的。”

正当宪兵队长沉思时,陈若克又大声讽刺道:“别想从我这里问到什么,快点枪毙好了。”

宪兵队长大怒,让人用烧红的烙铁烙在陈若克的后背,直到她疼得昏死过去。

待到陈若克醒来,宪兵队长又问她:“你是干什么的?”

陈若克说:“我是抗日的”

宪兵队长又问:“你丈夫是干什么的?”

陈若克自豪地说:“打你们的。”说完,转过脸去,对日本人再也不屑一顾。

这下,宪兵队长更是恼羞成怒,继续让人用烙铁烙在其胸部、脸部。但是,陈若克依旧一声不吭,甚至数次因疼痛昏死过去。

当陈若克被抬进牢房时,狱友杨以淑见其双目紧闭,脑袋上裹着的数层纱布,都已被血水浸透,忍不住轻声哭泣起来。但是,醒转过来的陈若克,反而安慰杨以淑。

日本鬼子发现硬的行不通,于是使出了怀柔手段。见陈若克没有奶水,喂养孩子困难,也知她非常心疼孩子,于是送来一瓶牛奶,试图以此让她服软。

陈若克看着怀中因饥饿,小嘴干瘪,几乎哭不出声的孩子,虽然心如刀割,但她仍然一把将牛奶瓶摔碎地上,对日本鬼子说:“要杀就杀,要砍就砍,少来这一套。”话毕,气得日本鬼子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牢房。

这时,陈若克咬破自己的手指,将滴血的手指放进孩子的小嘴,看着孩子拼命地吸吮,忍不住伤心地流着泪说:“孩子,你来到世上,没有吃妈妈一口奶,就要和妈妈一起离开这个世界,你就吸一口妈妈的血吧。”因为,陈若克已经预感到日本鬼子不会放过自己了。

1941年11月26日,日本鬼子彻底失去了耐心,知道从陈若克的身上无法获得任何情报,于是残忍地用刺刀扎死了陈若克和怀中嗷嗷待哺的孩子。陈若克牺牲时年仅22岁,头被日本鬼子割了下来,身体上早已伤痕累累,没有一处完好的肌肤,甚至连衣服也已破烂不堪。

事后,就连日本鬼子也暗中竖起了大拇指,称赞:“这个带着孩子的女人,审了几天,就闹了几天,一点也不怕,还喊口号、唱歌,真是好样的!”

30岁巨婴杀母(女婴嗷嗷待哺母亲以血喂食)(3)

▲陈若克烈士墓

后来,抗日人士买通看守陈若克母女遗体的士兵,将她们的遗体偷运了出来,交给了干娘王换于,而干娘和自己的媳妇则买了一大一小两口棺材,并将她们安葬在了自家的田地里。

朱瑞得知妻子的噩耗后,悲痛万分,在300战友的护送下,匆匆赶到干娘王换于家里,想见妻子和女儿最后一面。但是,干娘说什么也不让他看,那种惨状,让人不忍目睹。

唯一留下的有纪念意义的遗物,就是陈若克腰上系着的一根腰带,那是朱瑞送给妻子的爱的见证。

全国解放后,沂蒙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威武不屈”的抗日女英雄,于是把陈若克烈士的遗骨迁葬到了孟良崮烈士陵园。

正所谓:“宁做太平犬,莫为乱离人”。所以,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同时,对于日本侵华的那段屈辱史,我们也不能忘记;对于为新中国的建立出生入死,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我们更不能忘记。

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