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水浒传》中

憨厚忠实的武大郎晚睡做炊饼

早起挑担卖炊饼的场景吗?

看到这个场景真想回到过去尝尝

香喷喷的武大郎炊饼是什么味道

但是当时书中的炊饼

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烧饼吗?

烧饼又是怎样在中国出现的?

今天齐麦麦与鲁果果带你一探究竟

★炊饼≠烧饼★

炊饼是现在的烧饼?还是煎饼?都不是,就是现在的馒头。

宋代《靖康缃素杂记》中记载:“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古代把火烧的叫烧饼,蒸笼蒸出来的叫蒸饼,蒸饼这种主食的历史很长,秦代时就有了。只不过到了宋代,它才改名换姓。

因为“蒸”这个字,跟宋仁宗“赵祯”的“祯”字发音类似,所以为了避讳,不能叫蒸饼,就把蒸饼改成炊饼。武大郎卖的就是炊饼——馒头(现在的)。

烧饼的来源和历史(古代烧饼跟现代烧饼一样吗)(1)

★烧饼是何时传入中国的★

据史书考证,烧饼是汉代班超时从西域传来的。

《续汉书》记载说:“灵帝好胡饼。”胡饼就是最早的烧饼,唐代就盛行了。

当时长安做胡麻饼出名的首推一家叫辅兴坊的店铺。为此诗人白居易赋诗一首称:“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于饥谗杨大使,尝香得似辅兴无。”

因而白居易说“面脆油香”了。此做法与现代烧饼差不多。

不过在北魏的《齐民要术》中,记录了烧饼的做法:“作烧饼法:面一斗,羊肉二斤,葱白一合,豉汁及盐,熬令熟。炙之,面当令起。髓饼法:以髓脂、蜜,合和面。厚四五分,广六七寸。便著胡饼炉中,令熟。勿令反覆。饼肥美,可经久”。这种烧饼需要放在胡饼炉中烤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应该就是汉代人的主食胡饼。

烧饼的来源和历史(古代烧饼跟现代烧饼一样吗)(2)

★古代烧饼有哪些做法★

1.类似于当代的披萨做法

胡饼的做法经过时期的演变还有各地不同的做法,《唐语林》中记载的胡饼的另外一种新做法:将饼分为多层,每层中平铺上羊肉、花椒、豉,然后用酥油涂满整个饼,再放入火炉中烘烤,五分熟时便可以食用,类似于当代的披萨做法。

2.与现代烧饼类似

据说长安辅兴坊的胡麻饼,曾是京城权贵与普通市民的最爱。唐代烧饼的制作流程,以及新出炉烧饼的口感、味道等,其实与现代社会中的烧饼相差无几。只不过现代社会中由于工艺更加考究,所以烧饼的样式及口味也更加丰富。

在宋代,饼作为一种主食,是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烧饼又称胡饼,开封的胡饼店出回售的烧饼有答门油、菊花、宽焦、侧厚、髓饼、满麻等品种,有的烧饼无疑沾带芝麻,油饼店则出售蒸饼、糖饼、装合、引盘等品种,食店和夜市还出售白肉胡饼、猪胰胡饼、和菜饼之类。

3.类似火烧

宋代陶谷的〈清异录〉一书记载:“僖宗幸蜀之食,有宫人出方巾包面粉升许,会村人献酒一提,偏用酒浸面,敷饼以进,嫔嫱泣奏曰:‘此消灾饼。’乞强进半枚。”这种先烙后烤的方法和现在相同。“消灾饼”不用芝麻,大概就是现在的火烧了。

烧饼的来源和历史(古代烧饼跟现代烧饼一样吗)(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