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新浪博友“陇右风华”作品),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陇西成纪人属于哪里人 陇西与陇西成纪是什么关系?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陇西成纪人属于哪里人 陇西与陇西成纪是什么关系

陇西成纪人属于哪里人 陇西与陇西成纪是什么关系

(本文选自新浪博友“陇右风华”作品)

陇西,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如天下李氏出陇西,就只一个足可以让陇西千古留名了。那陇西与陇西成纪是怎么回事呢?

一、陇西得名

古代“陇”与“垄”相通,指的是田埂。《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乘势起于陇亩之中。”这里的陇就是田埂的意思。

古代人们看到横亘于关中平原西部的山脉如同田埂一样,就把它们称之为陇山。《辞海》中说:陇山是六盘山南段的别称。又称陇坂,在陕西省陇县西,南北走向,延绵约120公里,是渭汉平原和陇西高原的分界。

这个陇山在甘肃古代地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们将陇东、陇南、陇西称为三陇之地,后来又变成了甘肃的简称。它们的命名同陇山密切相关。古人自然而然将陇山以东划为陇东,陇山以西为陇西。而今天的陇南市和天水市、甘南的部分地区为陇南。所以甘肃也有三陇之地的说法。到了后来,人们将黄河以东、陇山以西的地区又统称为“陇右”。

由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陇西最早应该是一个区域的广泛称呼,并不是特指某一具体的地方。

二、陇西郡的由来与消失

陇西郡,是一个中国古代的郡级行政区划,其范围历史上有显著变化,大致在今天甘肃省南部和东南部。

陇西作为行政区划,从现有史料来看,应该始于秦朝。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三十六郡时,陇西是其中之一,治狄道(今临洮县),领7县:狄道、獂道(今陇西县东南)、下辨(今成县西)、临洮(今岷县)、西县(今天水市西南)、上邽(今天水市区)、冀县(今甘谷县东)。

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刘邦占有陇西郡。汉武帝时,分16县置天水郡,陇西有11县,53964户、236824人。11县是:狄道、临洮(今岷县)、西县(今礼县盐官镇)、上邽(今天水市区西南)、安故(今临洮县南)、襄武(今陇西县东南)、首阳(今渭源县东北)、大夏(今广河县西北)、羌道(今宕昌县西南)、氐道(今礼县西北)、予道(今岷县西南白龙江上游)。属凉州。

东汉陇西郡,治狄道县,仍领11县,原领狄道、临洮、襄武、首阳、安故、大夏、氐道7县,析襄武县新置障县(今漳县西南),由金城郡划人袍罕、白石2

县;撤销予道,另置河关县(今积石山县)。属凉州,但人口锐减到5628户、29637人。

三国魏时,陇西郡治迁到襄武县(今陇西县东南),但所辖县数进一步减少,领襄武、狄道、临洮、障县、首阳、安故、大夏、氐道、河关9县。属秦州。

到西晋时只有四县:襄武、狄道(今临洮县)、临洮(今岷县)、首阳(今渭源县东北),三千户。属秦州。

十六国前赵、后赵时,陇西郡仍领四县,仍属秦州。前秦改属河州。领三县。后凉属凉州。后秦属雍州。西秦复属秦州。

北魏属渭州。西魏、北周因之。北周陇西郡领襄武、渭源2县。

隋开皇三年(583)废。大业三年(607)复置陇西郡,治襄武县(今陇西县东南),领襄武、陇西、障县(今漳县)、长川(今秦安县东北)、渭源5县。

唐武德元年(616)废郡改置渭州。天宝元年改渭州又为陇西郡。仍治襄武县(今陇西县东南),领襄武、陇西(今武山县西北)、彰县(今漳县)、渭源4县。属陇右道。乾元元年(758年),唐朝最终改陇西郡为渭州,陇西郡之名从此消失。

由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陇西郡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设立行政区划以来,到乾元元年(758年),唐朝最终改陇西郡为渭州,陇西郡之名从此消失,陇西郡这一行政区划名称断断续续存在了近千年时间,因此,在历史上很多名人的籍贯落在陇西名下。如汉飞将军李广,陇西成纪人。

三、陇西成纪

查阅中国古代历史资料,我们可以发现,有很多名人生在陇西成纪或祖籍陇西成纪,那陇西成纪指哪里呢?

有学者指出,陇西成纪是个历史文化概念,因为,据《汉书?地理》记载,最早设置的汉成纪属于天水郡,而陇西郡没有成纪县。她的起源与流变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与伏羲文化有直接的关系。

所谓成纪,起初是一个辽阔的地域文化概念,但是有一个中心,就是大地湾遗址。这一时期,我们可以称为“文化成纪”;到了秦汉时期,汉承秦制,地方建治,仍然是郡县治,而这时期,成纪这个名词又从文化的概念变在实体性的地方治所,这个治所属于陇西郡,既历史上常说的“陇西成纪”;第三个时期,成纪易名期。

在前文中,我们以罗列出了陇西郡的历史建制资料,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天水郡的有关资料。

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析陇西郡地置天水郡,治平襄县(今通渭县平襄镇),领平襄、冀县(今甘谷县东)、成纪(今天水市秦安县)、獂道(今陇西县东南)、望垣(今天水市西)、罕开(今天水市北道区南)、绵诸(今清水县西南)、陇县(今张家川县)、街泉(今庄浪县东南)、戎邑道(今清水县北)、略阳道(今秦安县东北)、清水、阿阳(今静宁县西南)、勇士(今榆中县东北)、兰干(今陇西县东北)、奉捷16县。属凉州。

东汉永平十七年(74年),天水郡更名汉阳郡,改治冀县,领11县,原领冀县、干襄、成纪、望垣、陇县、略阳、阿阳、勇士8县,由陇西郡划入西县、上邽2县,新置显亲县(今秦安县西北)。

三国魏复名天水郡,为秦州治。仍治冀县(今甘谷县东),领冀县、显新(显亲县更名)、成纪、西县、上邽、新阳(今天水市北道区西北)6县。

西晋天水郡,移治上邽县,领上邽、始昌(废西县后另置,今礼县东北)、新阳(今天水市北道区西北)、显新(今秦安县西北)、成纪(今秦安县境)、冀县(后废)6县。

十六国前赵天水郡领3县,仍为秦州治所。后赵、前秦,西秦因之。大夏仅领清水一城。

北魏时,天水郡仍治上邽县,领上邽、显新、平泉、当亭四县。仍为秦州治所。西魏因之。北周天水郡领上封、黄瓜2县。

隋开皇三年(583)废入秦州。大业五年,(607年),废州置郡,改秦州为天水郡,治上邽(今天水市区),领上邽、秦岭(今天水市北道区)、成纪(今秦安县西北)、陇城(今秦安县东北)、清水、冀城(今甘谷县东)6县。

唐武德元年(616),改为秦州,天宝元年复天水郡,并为陇右道治所。天水郡治成纪县(今天水市区),领成纪、上邽(今秦安县西北)、陇城(今秦安县)、清水、伏羌(今甘谷县东)、长道(今礼县东北)6县。

乾元元年(758年),取消郡建制,一律置州。至此天水郡不复存在了。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知道,成纪之说早于成纪建制,即成纪这一名称早于成纪县,并且最早的成纪县属天水郡,治所在今天水市秦安县境内,而非陇西郡。那为什么古人将籍贯加以陇西成纪的称呼,而不是天水成纪呢?

事实上,这个问题很简单,陇西得名早于天水,陇西设郡治早于天水设郡治。那时的陇西不只是一个郡的称呼了,而是相当于一个省名了,是一大块地区的统称,而史学家习惯上将成纪或成纪县冠以陇西名下就很正常了。

今天的陇西县并非古之陇西郡,陇西郡最早的之所在今临洮县,三国魏时,陇西郡治迁到襄武县(今陇西县东南),至此陇西郡才到了今天的陇西县境内,

而古之成纪县也不在陇西郡范围,在天水郡辖区,“成纪”之名,始自西汉,《汉书?地理志》载,天水郡有成纪县,但宋代以前只是在秦安县境内,宋时才改移天水。

四、成纪具体地望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知道,成纪应早于成纪建制,而最早的成纪县属天水郡,在今天水市秦安县境内。

下面我们专列成纪县有关史料记载。

《汉书?地理志》载:“天水郡有成纪县。”

《元和郡县图志》云:“成纪县,本汉旧县,属天水。伏羲氏母曰华胥,履大人迹,生伏羲于成纪,即此丘也。”

《甘肃新通志》云:“成纪故城在县(秦安)北三十里。”

《帝王世纪》云:“伏羲生于成纪,汉置县。”《秦安志》云:“自疱牺开辟已为成纪地。”

《水经注》云:“黑水西南出悬镜峡,又西南入瓦亭川。又有泌水自西来会(瓦亭水),世谓之鹿角口。又南迳阿阳县故城东。??????瓦亭水又南迳成纪县东。历长离川,谓之长离水。右与成纪水合。水导源西北当亭川,东流出破石峡、津流遂断,故渎东迳成纪县故城东。帝太皋疱牺所生之处,汉以属天水郡。”

依《水经注》所言,知成纪县故址位于长离水(瓦离水)的西岸、成纪水的南岸一带,这里正是汉成纪县故址所在地。故杨守敬云:“此是汉以来成纪县故城,当称故城”(《水经注疏》)。《金史?地理志》载:“秦州有秦安县,汉故城。”

《资治通鉴?晋纪三十一安皇帝甲》:“凉王光以西秦王乾归数反覆,举兵伐之,乾归群下请东奔成纪以避之。光军于长最,遣太原公纂等帅步骑三万攻金城;乾归帅众二万救之,未到,纂等拔金城。光又遣其将梁恭等以甲卒万馀出阳武下峡,与秦州刺史没弈干攻其东,天水公延以枹罕之众攻临洮、武始、河关,皆克之。乾归使人绐延云:乾归众溃,奔成纪。”

元代宋朝遗民胡三省《新校资治通鉴注》注明:“成纪,今巩昌路总帅府秦州。”据上而论,《嘉庆重修一统志》云:“成纪故城在今秦州秦安县北”,而大地湾文化的发现,则证明了这一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通过上述史料罗列分析可知,成纪自设县之始,就一直在天水秦安和天水市区,史学家早有定论和考究,说得清清楚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