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碎片化学习?

学习应以碎片化学习为主,系统学习为辅。我为什么会提出这个理论呢? 原因如下,首先时代变了,我们必须顺应时代背景。

碎片化知识如何学习 如何碎片化学习(1)

学习方式

彼得·德鲁克:你必须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许多一流的作家学习成绩都不太好,我们熟知的温斯顿·丘吉尔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们在回忆上学的经历时,往往觉得那纯粹是折磨,然而他们的同班同学却很少有这样的记忆。这些作家或许不是很喜欢学校,但最让他们感到痛苦的是无聊。原来,作家们通常不是通过倾听和阅读来学习的,而是通过写作来学习的。由于学校不允许他们以写作的方式来学习,因此他们的成绩很糟糕。纵观世界各地的学校,它们在办学时都遵循这样一种思路:只存在一种正确的学习方式,而且这种方式适用于所有人。但是,对于学习方式跟别人不太一样的学生而言,被迫按照学校所教的方式学习简直就像下地狱一样。事实上,学习方式很可能有六七种之多。

有的人,如丘吉尔,通过写作来学习。有些人则通过做大量的笔记来学习,比如贝多芬。他留下了大量手稿,但他说自己作曲时其实从不翻看那些手稿记录。有人问他为何要保留手稿,据说他的回答是:“如果我不马上把灵感记下来,我很快就会忘掉。一旦我把灵感记下来了,我就永远不会忘记,但也永远不需要再翻看那些记录。”有些人在实干中学习,而另外一些人则通过听自己说话来学习。在一切有关自我认识的重要因素中,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是最容易的。如果我问别人:“你是怎样学习的?”多数人都知道答案。如果我又问:“你有没有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很少有人给出肯定的回答。然而,按照合适自己的方式学习是发挥才干的关键,否则你就会陷入无所作为的困境。值得一再强调的是:别试图改变你自己——你不可能做到。但你得努力去改进你的做事方式。还有,不要尝试那些你做不了或做不好的工作。

知识构成

知识构成,20%的知识来自学校(系统学习),80%的知识来自社会(碎片化学习)。普通人获取知识的方式主要是学校,老师和统一的课本。同样的模式灌输给千千万万的学生,学校是流水线式的教出同样的学生。你学到的知识,别人也学到了。人与人的差距就是从社会渠道获得的80%知识,这80%的知识来自各种渠道,读书只是其中之一,可能有人苦苦摸索出来的,从电视上看来的,有些饭局上听来的,有些是喝茶聊天交流出来的,有些是父辈言传身教得来......

系统化学习

系统化学习就是上学,是知识0-1的过程,系统化学习的过程,必须一步一步来,不能跳过中间的步骤。学校的教材是精心编写的,教材的知识体系是螺旋上升的,课本教材的编写考虑了知识的范围和知识的关联和交叉,知识是递增的,不断放大的过程。例如一年级的教材是知识的基础,与其他年级的知识是不交叉的。二年级的知识与一年级交叉,同时又扩大了范围。同理,三年级的知识涵盖了一、二年级,再扩展。中学 - 高中 - 大学 ...... 如同一颗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系统化学习存在的问题是什么?高考是系统化学习的分水岭,从你填写志愿那一刻,你的知识体系开始收缩,最终从通才变成专才。

碎片化学习

碎片化学习就是读书,早期写一本书可能耗费作者半生,出版的门槛也非常高,所以那时的每一本书都是作者毕生的心血,书的质量是相当高的,书籍开本通常是32开。

如今是个人就能写书,随便一本书都超过300页,开本绝大多数是16开,捞干货不到两页纸,这种书籍充斥着图书市场。你会发现很多书中提出的观点当时感觉好高大上,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你会发现这个观点 50 年前就有人提出了。例如管理学很多体系/模型等等上个世纪就已经很成熟了。

读书是有方法,技巧的,如果你不懂,每页逐字阅读,就跟看肥皂剧一样浪费时间。我记得早期的电视剧多是一集,上下两集或上中下三集,后来就有四集到十二集,现在的电视剧普遍是30~80集,基本没法看。常有网友将一部80集电视剧剪辑制作成40分钟的精剪版,图书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你需要自己去筛出里面的精华。

我觉得经典书籍和 90年代之前的书,尤其是32 开本的书籍,可以逐字阅读。

互联网时代,读书只是获取知识来源的一种方式,你还需要从更多的渠道获取知识。

这时代碎片学习显得效率更高,必须要说明什么是“碎片化“是指:

  1. 时间碎片化,随时随地学习
  2. 内容碎片化,内容丰富,来源丰富

碎片化学习必须遵循:“先结构化,后碎片化”否则碎片化学习弊端大于优点。

举个例子,早期建高楼大厦的方式,是从打地基开始,然后一层一层的建,最后封顶,这种方式就是系统学习。

而现代建筑完全不同,打地基采用深井方式,然后桩上面浇筑混凝土框架,一旦主体框架完成,接下来的施工自由度非常高,不必逐层施工。甚至可能将各种工种同时开进去施工,这就是碎片化学习,前提是你先结构化,然后碎片化。

似乎最近几年开始流行钢结构主体了,早期的逐层施工一个大楼需要几年,混凝土框架方法可以缩短到一年,而钢结构框架这种建筑可以缩短到半年。这种方式是模块结构化的。

碎片化会终完成知识体系的拼图。

碎片化学习就如同完成一幅拼图,我们的知识体系存在很多空缺,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不断填补空缺,最终完成这幅拼图。形成知识体系。

听书和短视频

想听就听,想看就看,别听哪些人说听书替代不了读书的言论。

很多人说“听书无法记录书中的重点内容”,这是不对的,说这种话的人都是70后和80后,因为他们是读纸质书长大的,他们不是玩电子产品长大的。

可以说你们不会使用电子产品,你仔细观察,80后,90后,00后。

80后使用键盘和鼠标,90后使用触屏,00后使用Siri。

这是习惯问题,玩电子产品长大的90,00对电子产品有他们自己的理解,声音可以做笔记,声音可以转文本的。

70后不知道什么叫弹幕,80后几乎不开弹幕,而90后00后能在飞快的弹幕中找到有价值的内容。这些是70,80后老人不具备的。

时代变了,获取知识的渠道变了,读书只是其中一个,而且是效率最差的。因为现在的书都是肥皂书,一个观点要写300多页,读书浪费时间。

听书和看视也是有窍门的,听书和看视频需要首先先建立知识体系框架,然后通过听书和看视频来完成知识体系拼图,最终成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如果你没有知识体系框架,听书和刷视频,只能获得支离破碎的知识「点」,无法形成「线」和「面」以及最终的「体」。

学习应以碎片化学习为主,系统学习为辅。我为什么会提出这个理论呢? 原因如下,首先时代变了,我们必须顺应时代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