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曲忠芳 李正豪 北京报道,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马斯克完成收购交易?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马斯克完成收购交易(马斯克悔约)

马斯克完成收购交易

本报记者 曲忠芳 李正豪 北京报道

社交软件平台推特(Twitter,NYSE:TWTR)的“卖身”并不顺利。作为“买家”的世界首富、特斯拉(NASDAQ:TSLA)CEO埃隆·马斯克,一改4月份时对收购推特志在必得的态度,自5月中旬起,调转风向“炮轰”推特平台的虚假(机器)账户,并终于在7月8日正式宣布终止该收购交易。

7月12日,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官网上,《中国经营报》记者看到,推特公司已通过律师事务所Wachtell,Lipton,Rosen&Katz于7月11日正式向马斯克发出律师函,称“马斯克终止收购交易是无效且错误的”,因为“马斯克故意且实质上违反了协议”。就在几天前,马斯克方面正式宣布“终止合并协议”,理由是推特严重违反了协议的多项条款,存在“虚假和误导性陈述”。7月9日,推特董事会主席布雷特·泰勒在推特上发文称“董事会计划采取法律行动,以最初商定的价格和条款进行交易”,并表示“相信我们将在特拉华州衡平法院获胜”。随后,包括推特CEO帕拉格·阿格拉瓦尔在内的其他董事会成员,均转发了此条消息。需要指出的是,推特此次聘请的Wachtell,Lipton,Rosen&Katz是美国一家老牌律师事务所,被业内视为在商业法领域处理大型并购、反托拉斯和股东诉讼、企业重组等案件的顶级律师事务所之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推特宣称即将起诉马斯克,选择在美国特拉华州的衡平法院。特拉华州被称为“世界公司的首都”,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在此注册成立,与此同时,大多数出海美国的企业也常常选择在特拉华州注册公司。而衡平法院拥有230年的历史,是特拉华州的三大法院之一,又称大法官法院,根据英美法系中的“衡平法”,它允许大法官依照公平正义的原则,比普通法更灵活地做出判决。

推特从“被收购”到“求卖身”

推特方面在律师函文件中指出:“收购协议并未终止,银行债务和股权承诺书仍然有效,推特要求马斯克和其他缔约方遵守它们在该协议下的义务。”与此同时,其还指出:“推特将继续提供马斯克根据协议合理要求的信息,并努力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完成交易。”

而马斯克方面在7月8日向推特发出的终止收购交易信件中表示:“近两个月来,马斯克一直在寻找必要的数据和信息,以对推特平台上虚假或垃圾邮件账户的普遍性进行独立评估。”这里所说的“必要的数据和信息”主要涉及5个方面:一是与推特审核mDAU(可变现日活跃用户数)中包含垃圾邮件和虚假账户的流程相关的信息;二是与推特识别和暂停垃圾邮件和虚拟账户的流程相关的信息;三是过去八个季度的mDAU每日测量值;四是与mDAU计算相关的董事会材料;五是与推特财务状况相关的材料。

本报记者简要梳理了推特收购案的时间线,发现推特从被马斯克“相中”收购,到如今发起诉讼要求“完成交易”,仅仅3个月时间。时间拨回到4月4日,马斯克向SEC提交文件说明,自己从1月31日到4月1日这段时间里持续从公开市场买入推特股票,一跃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紧接着在4月13日,其向推特董事会抛出了一份收购方案——计划以每股54.20美元收购推特剩余股份,相比1月28日、4月1日时的收盘价分别溢价54%、38%。推特董事会无力抵挡也无法拒绝,于4月26日宣布与马斯克达成一致,双方签署合并协议。就在推特董事会乐见股价上涨、筹备“卖身”事务之时,5月13日,马斯克公开透露推特收购交易“暂时搁置”,同时又称“仍致力于收购”,但到5月17日,马斯克指称推特的虚拟(机器)账户或达到20%以上,与推特方面声称的“不足5%”相去甚远。从5月下旬到6月底期间,马斯克表示,已多次致函要求Twitter提供虚假账户数据以及mDAU的计算方法等资料信息,然而始终未获得推特方面的配合响应,直到7月8日正式宣布终止收购交易。

记者观察到,在马斯克收购推特进展的近3个月里,推特的股价也经历了较大波动。在马斯克成为推特的第一大股东后,推特股价整体上扬,股价最高时达到54.57美元/股,而当推特董事会与马斯克达成一致收购协议后,推特的总市值一度逼近400亿美元,但随着马斯克态度的变化,投资者对这笔交易存疑,股价呈现整体下跌趋势。截止到美东时间7月11日收盘,推特每股报收32.65美元,总市值为249.50亿美元。

记者查阅推特5月17日向SEC提交的合并协议条款,如果马斯克终止交易,则需要支付10亿美元的费用。其中还提到如果合并没有完成,“推特仍将是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普通股继续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等”内容。

“悔约”的深层原因

事实上,自从马斯克一改态度开始公开“炮轰”推特虚假账户开始,业界大部分声音认为马斯克对这起收购案开始“后悔”了,因此他现在宣布终止收购也并不在意料之外。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指出,推特如此大的社交平台必然会有许多虚拟账户,而这是几乎所有社交平台的共同问题。从这一点来说,马斯克是否真的不知道令人存疑,这很可能是马斯克找到的一个比较合理的“借口”——反悔买推特,但又不想支付违约金,以及规避舆论道德的指责声音。

在安光勇看来,目前全球经济下行,马斯克最近几个月里频频公开发声,表达了对于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与此同时特斯拉还传出大裁员的风声。在这种情况下,马斯克可能并不愿意为高溢价收购推特而冒险,给既有的商业版图发展徒增变数。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左鹏飞则认为,除了可能的资本运作原因之外,马斯克放弃收购推特的深层原因是,推特与马斯克已有公司的价值属性不同,马斯克目前拥有的新能源汽车公司特斯拉、商业航天公司Space X、能源公司Solar City等,均处在汽车、航天、新能源等科技前沿领域,都是通过科技创新来创造新价值。而推特作为一家老牌的超大型社交平台,主要通过对社交关系网络的应用与挖掘来创造价值,两者之间似乎本就格格不入。

收购“大戏”下一幕走向何方?

在推特方面表示要起诉马斯克后,马斯克继续在推特上“活跃”,用一组自己的表情包戏谑道:“他们说我不能买推特,然后他们说不会公布机器账号信息;现在他们想要在法庭上迫使我买推特,现在他们不得不在法庭上公布机器账号信息。”在推特律师函全文发出后,马斯克方面暂时未有新的回应。

目前马斯克对推特的收购大戏远未到结局之时,对于之后的“剧情”发展,外界暂时也无从知晓。一旦双方诉至法庭,这无疑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拉锯过程,马斯克与推特董事会双方是否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应对,还不好说。当然,也不能排除可能——双方重新坐到谈判桌,寻求一个新的、妥协折衷的收购方案。除此之外,推特有没有可能迎来新的“接盘侠”,这些无疑都将是推特收购案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看点”。

北京郝俊波律师事务所主任郝俊波指出,因商业并购引发的公司纠纷和法律诉讼并不少见,只是因为这个案件的双方——一方是推特这么大体量的社交软件平台,一方是超级富豪马斯克,因此全球关注度很高。未来如果诉至法庭,一方声称另一方违约造成损失,都需要提出证据来证明,比如马斯克必须让法官相信推特阻止其得到关键数据和信息使其不得不终止交易。

安光勇认为,从推特股东角度来看势必会推动马斯克完成收购,推特股东们所期望的并不只是违约金10亿美元,如果双方拉据时间过长,预计会对推特在二级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左鹏飞指出,推特自2006年上线以来,既有过辉煌,也有过失误,其今日的困境是由于一系列的重大决策失误造成的,错过了图片社交、短视频爆发等发展机遇,因而推特在迈向Web 3.0新台阶上缺乏足够的动力支撑。如果收购失败或强制执行并购,都难免会给推特的未来发展加重一层阴影。

对国内企业发展的启示

国内著名股权律师、有律律师事务所创始人王英军指出,在商业并购中,收购方或被收购方单方面终止收购协议并不鲜见,仅就国内而言,仅今年上半年就有60多家上市公司终止收购行为,非上市公司间的收购终止更是不少见,比如西部证券终止联合收购新时代证券股权,山西焦煤终止并购华晋焦煤等。

谈及商业并购中的价格博弈,王英军指出,在并购谈判中,采取策略压低收购价格通常发生在达成收购协议前,如果是发生在收购协议签署之后,则往往要承担协议约定的法律后果。

在王英军看来,推特收购案的纷争,给我们国内的企业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我们的企业家要认识到,任何收购都是商业诉求通过法律条款的实现,法律的重要性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企业无论作为收购方还是被收购方,在签署收购协议之前,一定要做好尽职调查,谈好商业条件,明确法律责任。没有责任承担的收购协议就是一张废纸。所谓“商场如战场”的本意,并不是指勾心斗角,而是“先规则后友谊”。因此,当我们国内的企业走出去,更要注重商业规则和法律规则,同时也通过商业及法律规则保护自身的利益。

(编辑:吴清 校对:颜京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