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明·我办成的这些事情也许对于你们都是不起眼的小事情,尤其是那些有权有钱有势的能够呼风唤雨的人来说是更是不在话下,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用最大的努力兑现自己的承诺?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用最大的努力兑现自己的承诺(历数我经过努力才办成的几件事情)

用最大的努力兑现自己的承诺

·何志明·

我办成的这些事情也许对于你们都是不起眼的小事情,尤其是那些有权有钱有势的能够呼风唤雨的人来说是更是不在话下。

我还是少年的时候,在老家那个两万人挤在一个山沟的企业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文化生活是很贫乏的。有一次,四川省自贡市的杂技团来演出两天。票非常紧张,连那些机关部门的人找票都很困难。我和同学也非常想看演出,也苦于求票无门。有一个同学打赌,谁能买到票我就出钱请他看。当时,我心里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买到票。我考虑了一下,找本单位的人希望不大,只有找杂技团的人了。但杂技团的人我不认识,怎么办呢?只有自己上门去找了。为了给人家留一个好印象,第二天早上我手持一本很厚的书,去了杂技团驻地当时的红专学校。上楼一看,只有一个人在拉小提琴。可能其他人都到礼堂排练去了。那位拉小提琴的老师看见我来了,有些警惕。问:“小娃儿你找哪个?”我望着他的眼睛说:“老师,我就找你。”“我不认识你呀。”我就将非常想看他们演出的想法以及票非常紧张无法买到的情况告诉了他。我代表几个同学来请他一定帮忙。他看我态度诚恳,还抱着那么厚一本书,以为是一个勤奋学习的好学生。就答应你下午来拿吧。出来以后,我没有马上告诉同学。我怕“锅盖揭早了”,说出去了票却没有拿到。当然,下午我如愿以偿的拿到了票。大概五年以后,是一九七二年吧我到重庆工作一年多了。自贡市杂技团在重庆解放碑旁边的解放军剧院演出,我还去找那个老师买票的。四十多年过去了,我还经常想起那位老师,可他姓名我无论如何也想不起了。

一九八五年国家林业部与中国作家协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一期为期四十天的文学讲习班,我所在的重庆木材综合工厂是全国最大的木材综合加工企业之一,为此也分配到一个名额。当时规定参加学习人员的条件是40岁以下,高中文化程度以上,在省级报刊发表过文学作品。工厂里包括我有两三个同志符合这个条件。工厂宣传部确定了工厂人事处的一个同志参加。该同志年龄比我大几岁,水平也确实在我之上,也和我是好朋友。其实,我学写东西还是他鼓励我的。但是,我非常想去,还跑到宣传部长的家里去找她吵了的。她虽然和我一批从农村调到工厂也和我一个车间工作过,人也非常之熟,但始终表示名额有限无能为力。怎么办呢?我想到了四川省林业厅工会李继唐主席。虽然我们不认识,但过去我在四川省林业职工征文比赛中获奖时,他在给我从成都带来奖励的一床缎子被面的同时,还给我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给了我许多鼓励(后来,他还邀请我作四川省林业职工演讲比赛的评委)。那时候,不知道他的电话,打电话也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我决定给他写一封信。为了信及时到达成都,我将信写好后,贴好邮票,晚上跑到茄子溪火车站去等十一点过去成都的慢车。列车来了以后,我问车窗里的乘客你是到成都吗?他答是。我说我有急事情请你到成都后将这封信投到邮箱里。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又到邮局给林业部宣传司发了一封电报“请多给重庆木材综合工厂一个学习名额”。几天后,宣传部一个同志下班时碰见我话里有话的对我说小何你不要为学习的事情背包袱。又是几天过去了,我收到了李继唐主席的来信。他说已经给林业部打电话说了同意增加一个名额,刚才也给你们厂宣传部打了电话,请他们安排你去学习。原来那个同志之所以话里有话是他在旁边听见了李主席给我厂宣传部长打电话的。那几天我虽然内心无比喜悦,但还是沉住气,没有喜形于色。又过了几天,宣传部长叫我去。她说我们给你争取了一个名额,但是现在只有一份表你拿去复印一份填好给我们报林业部。我谢了她。当然到今天也没有向她说明我背后搞的鬼。那次学习,聆听了几十个著名作家讲课,真的是受益匪浅。回来后的一九八九年我参加重庆市“三庆杯”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

在一九八几年的春节前夕,我们厂长办公室为友好单位长江水运局代买了一张硬卧火车票。现在记不到是到哪里的了,有印象是河北进京前的一个城市。后来水运局的同志因为有事情不去那里了,火车票是第二天的因此需要今天晚上退掉。当时,办公室办理票务的刘老师不在,吴主任安排我去将票退掉。还记得,已经快天黑了,是李健开的伏尔加牌的小车送我去菜园坝火车站退票的。火车站人山人海,在我好不容易排队排拢售票窗口的时候。一听说是退票的,那个售票员脸色像开水紧了的很不好看“春运期间这么忙,不退票”。我简直没有回答或者解释的机会,后面拥挤的人在催,还有一些维持秩序的人拿着皮带抽打插列子的人。我对驾驶员说这里不退我们去沙坪坝火车站(那时候叫重庆北站)退吧。我们在沙坪坝火车站没有排多久的队,还差几个人我就看见售票窗口的里售票员似曾相识。近了一看她原来是在茄子溪火车站工作的,以前我有几个朋友在那里工作我常去玩,见个面的。我以为这下有希望了。谁知道,排拢了还是不退。我给她说你原来在茄子溪火车站工作我认识某某某等,她说对不起我不是不帮忙,是你车票是在菜园坝买的我们这边退不到。见说好话不顶用,我只好作罢。出来了以后,我给吴主任家里打电话汇报了情况。吴主任说实在退不了就回来吧怎么将它处理了。但我仍不死心。我对李健说我们再跑一趟菜园坝去换一个窗口看行不行。这时候大概八九点钟了,排队买票的人没有那么多了,我到窗口一问仍然不退票。可能到河北那个城市的人很少,因为此前我也在队列中询问过有没有要票的。但没有人要,如果是北京早就卖掉了。我想这下是彻底无望了。我无奈地穿过车站广场向我们的车子走去,无意中我看见一个人面熟。我想起来了,我那些年经常坐火车往返市中区和茄子溪,在两个火车站或者列车上常常见到他。听见人家称呼他“张主席。”我想是工会主席吧。因为当时中国除了毛主席以外没有几个称呼主席的了。我马上跑上前去,叫了一声“张主席”。然后将我的单位也告诉了他(因为我们单位在茄子溪是老大,他既然经常在茄子溪出现不是在那里工作就是住家应该知道。也有可能知道我们办公室的刘老师。刘在铁路认识很多人。)并将退票的情况作了汇报。张主席想了一下,又回头看了一下(可能他还有什么事需要去办)。将我的票接了过去说“那你在这里等一下我”,就又往车站里面去了。大概有十来分钟,张主席出来了将几十块钱递到我手上。我连声谢谢他,他没有停步只是摆摆手急匆匆地走了。这样,通过我的努力为单位节约了几十块钱(具体数字记不清了。好像当时的车票要便宜很多)。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某一个休息日,我们一行十几个人驱车去江津四面山玩。那时候,道路较差,路上耗时较长,第二天返回到达长江边已经六点了。长江边排队过河的车辆非常之多,我们非常担心时间等久了,渡船收班了回不来影响第二天上班。我决定下车去想想办法。我冒着烈日下车去跟在那个交警的后面,看有没有机会和他套套近乎。去了一看,可能还不只我一个人有这种想法,几个人跟在交警屁股后面转都想插队先走。我知道希望不大,但是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在交警身边旋。十几分钟过去了,我以为无望了。这时候有一个五十来岁的女同志来到交警身旁对他说“帮我找一个车,我娃儿要回解放碑去。”我喜出望外,立即接嘴“大姐,坐我们的车嘛,我们也到解放碑。我们的车又宽大又有空调”。说罢,我用手指着后面我们的车“进口的,新车子”。趁她还在考虑时,我对她女儿说“小妹,太阳大得很,先到我们车上坐到休息一下。”女同志看见我将小妹领到她视线之内二十来公尺开外的我们车上去了,没有吭声,继续和交警谈话。在车上我给小妹一瓶水安顿好以后,马上下车又来到交警旁边。趁女同志还没有离开,我趁热打铁对交警说:“老师,我的车开到前面去了哟。主要是车上还有几个台湾同胞明天早上要着急坐飞机”(这是我撒谎,主要是给旁边的其他人一个解释)。他没有吭声。我立即向后面我们的车挥手示意“快开过来。”我们的车子动了后,一些车上的人还懂不起,还一个劲地问我“你在这里有熟人吗”。那天因为驾驶员凭过去的经验走下河的路又走错了,我们的车子还没有排上正确的队列。如果我不去努力的话,不仅要多等候几个钟头还可能当天回不了主城影响第二天上班。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重庆阳光旅业集团成立、重庆宾馆晋升四星级,公司拟在大田湾体育场搞一次庆祝的焰火晚会。当时,市里已经作了禁放烟花爆竹的决定。经过努力,以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为名,市里有关部门主办我们协办搞这次焰火晚会。晚会其中有一个节目是铜梁龙演出,领导交由我负责。我先期去铜梁对节目进行了审查。铜梁龙的同志提出要我们解决他们车子的入城证、演出的记者证、车子的停放、道具的摆放演员休息场所以及喝水等问题。入城证是怎么办的搞忘了。记者证是找我当年工厂老领导在市委宣传部工作的儿子帮忙办的。最麻烦的是车子的停放、道具的摆放演员休息场所以及喝水等问题。因为体育场是不准车辆停在里面的,而 “龙”道具是纸糊的很容易损坏,不敢停在外面。铜梁过来那时候没有高速公路必须早点到达,演员好休息一下。喝水,当时还没有矿泉水。喝水也是一个事情。我工作经历中很少在外面联系工作,我的性格也不行,外事能力更不行。到了体育场,问了应该找场地科。到了场地科,一个人用手一指找张科长。一个中年男子接待了我。我着重说明了这次活动不仅仅是我们企业的活动,已经上升为市里庆祝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的活动。届时市里的几大领导班子都要参加,有关部门都很重视。特别恳请体育场的同志大力支持。我看见墙上的人员名单中场地科长是“张要武”。这个名字我太熟悉了,因为我是最喜欢看报纸的。我知道“张要武”原来是重庆长航的职工,热爱长跑,是多年重庆市的长跑冠军。这下我就更有话题了。我说张科长久闻你大名多年,今天见到了好高兴。我非常佩服你的精神,我跑过几天坚持不了。你拿了那么多年的全市冠军,真了不起!张科长当时很谦虚很客气,我现在都还记得。当然,我的问题也全部得到了解决。晚会当晚,我坐在体育场足球门架下看的,等我负责的铜梁龙演出结束后,我一直送他们到大坪才下车。铜梁的同志很高兴,再三邀请“何老师今后到铜梁来玩”。我还记得当时铜梁龙的教练姓黄。

写这些,不仅仅是回忆,更不是说我做得多么好。我是希望看到的年轻同志能够从中有所感悟:做什么事情一个是要积极主动,二个是要动脑筋想办法,第三是不要浅尝即止要迎难而上。许多问题的解决其实就是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