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独臂篮球少年现状(13岁独臂篮球少年)(1)

近日,一位13岁独臂打篮球少年爆红。

他叫张家城是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高村镇人。

只有一支手臂他面对着比个头他高、比他壮、比他年长的对手,却依然自信。

他的运球和和投球动作都自然、精准行云流水,速度流畅至极令人眼花缭乱。

他的比赛总能点燃整个球场,让人频频爆发出欢呼声为他喝彩。

他对自己要求:要么努力,要么放弃。

他的汗水和坚毅赢来NBA球员前来为他点赞,同时也赢得他人的尊重!

有梦想,有毅力,谁都了不起,自律的你值得世界喝彩!

自律的孩子主动性强,对自己严格要求,从不放过每一次锻炼和打磨自己的机会。

而不自律的孩子缺乏毅力,总能为自己的懈怠、懒惰和拖延找到各种借口。

14岁独臂篮球少年现状(13岁独臂篮球少年)(2)

去年年底,近30所高校公布了超过1300名硕博研究生的退学名单,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这些研究生被退学的主要原因是:

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楼世洲认为:

要让严进严出成为研究生培养的常态,更应充分发挥过程评价的硬约束作用。

一个学生在本该努力学习的年纪,却贪图安逸与享受,毁掉大好的前途。

在《欢迎来到你孩子的大脑》一书中,研究人员提到:

一个人能否成功,自律的影响是智力的2倍还多。

自律,是点燃孩子主动学习的内驱动力。

但自律并不是天生形成的,而是需要父母引导后天培养的。1、从兴趣着手引导孩子自己制定目标

美国教育专家罗伯特·马扎诺博士认为:当孩子设定了目标时,任务的感知价值就会调动内在动机。

14岁独臂篮球少年现状(13岁独臂篮球少年)(3)

日本16岁高中生加藤周研发了一款抗疫app。

这款app可以记录行踪的应用程序,能更快地确定密切接触者。

他在小学六年级时就开发了一款用来写读书报告的收费应用。

他说,吸引他编程的,是创造的乐趣。他的新项目是建一个外卖网站。

有感兴趣的事物,才有为之努力的目标。

父母制定的严格学习计划,会让孩子觉得有种被控制的感觉,而引起孩子逆反心理不愿执行。

不如认真观察孩子的兴趣,从兴趣着手引导孩子自己制定目标。

2、给予自由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

蒙特梭利说:没有体验过自由的人,不可能知道什么是自律,一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14岁独臂篮球少年现状(13岁独臂篮球少年)(4)

一位爸爸带着11岁的儿子骑摩托车环游中国。

一路上钱包归儿子管,时间和路径规划、吃穿住行全部交给儿子决定;父亲只负责骑车和洗衣服。

旅途中的每天晚上,儿子坚持做作业、整理自己的行李、录视频日记,然后看地图开始计划第二天的旅行目的地。

俩人一起从北到南,完成了一次充实快乐的旅行。

这位父亲说,这是他所能想到的,陪伴孩子成长,培养孩子自律、自我独立意识最好的方式。

这种利用责任感来培养孩子的自律,给了孩子自由,也是给了父母自由。

拥有自由的孩子更懂自律,父母不妨适当的“放权”,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可以让孩子形成自我独立能力,自主合理安排时间,自我价值感也会大大提高。

在自由状态下的孩子,愿意主动去做自己的事情,他才会越来越自律。

3、自律的孩子 背后都有个自律的父母

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过:

“父母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自我完善。我们强化自身成长的力量,才能成为他人力量的源泉。”

14岁独臂篮球少年现状(13岁独臂篮球少年)(5)

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女儿是一个妥妥的学霸。

18岁生日那年,她被美国六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

女儿在学业上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有个自律的父亲。

郑渊洁坚持每天早上四点半起来写作,一写就是两个小时以上。

年幼的女儿曾问他:“为什么你每天都是凌晨学习呢?”

郑渊洁耐心地向女儿解释道:

“只有把每天必须做的事情做完,再去做其他的事情,这样会轻松许多,还容易养成好的习惯。”

打这以后,她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郑渊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写作的习惯,从小在女儿的心中种下了一颗自律的种子,潜移默化地浸润着孩子。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抱怨孩子不自律的时候,不妨看看自己,是否给孩子树立了自律的榜样。

自律是孩子幸福一生的顶级财富。

希望每个孩子珍惜奋斗的年纪,努力修炼,站在世界之巅,让所有人为你喝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