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在线7月1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谷桔)说到看电影,你会想到哪几种方式?跑到电影院购票观影,躺沙发里借助电脑和投影仪观影,或者去广场看一场露天电影……其实,我们现在还有一种选择——点映观影,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影迷点映?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影迷点映(点映成趣一种新观影方式正在湘潭流行)

影迷点映

湘潭在线7月1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谷桔)说到看电影,你会想到哪几种方式?跑到电影院购票观影,躺沙发里借助电脑和投影仪观影,或者去广场看一场露天电影……其实,我们现在还有一种选择——点映观影。

点映,一种影迷自己决定排片的新型观影方式,看什么电影、在哪看、什么时间看,和谁一起看,都由影迷自己决定。通俗来说就是一起组团看电影。随着湘潭人对新兴事物接受程度的不断提高,“点映”已经成为一种颇受湘潭年轻人欢迎的新兴文化形态。

湘潭掀起“点映”热

刘君是市教育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也是市心理学会副会长,伴随着露天电影长大的她对电影十分钟情。去年7月的一天,刘君关注到一部名为《出·路》的纪录片,导演花了6年时间,记录了生活在甘肃、湖北、北京的三个年轻人从学校到步入社会的成长经历,折射出对教育、对人生的思考,这深深吸引了从事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刘君。

“当时,这部片子只能通过点映来观看。”就这样,刘君尝试着在“大象点映”平台上发起点映。点映对观众数量有一定要求,如果观影人数超过了最低人数要求则成功,反之则失败,影院将退还电影券。刘君的第一次点映十分成功,这次点映要求最少观影人数为70人,刘君最终邀请到了235人。

一部好电影就像美酒,香气四溢,回味悠长。当时正值备战高考阶段,《出·路》也受到了很多学生及家长的关注,刘君又应邀发起了3次点映。大象点映媒介经理肖副球介绍,湘潭点映《出·路》所产生的票房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出·路》在湘潭的点映热潮似乎成了一个标志性事件,之后,湘潭市民对点映的态度从反响平平变成了关注度较高。在大象点映平台上,湘潭有多位积极活跃的点映发起人,如柳望、易玲、刘婷芬等。刘君是当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位,她成功点映了5部影片,一共发起了9场活动。

肖副球介绍,在湘潭发起的点映活动中,有《出·路》《摇摇晃晃的人间》等纪录片,《时间去哪儿了》《冥王星时刻》等文艺片,也有《养家之人》《欢迎来北方2》等商业电影。总体而言,以纪录片居多。

最美风景在“分享”

点映在好莱坞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在中国始于2002年的《英雄》,湘潭市民使用的主要是大象点映,于2017年1月正式上线。点映的诞生,也给年轻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娱乐生活方式。

与平常的电影院观影一样,点映也是在电影院观看,但后者所带来的乐趣会更多一些。点映观影者的主观性很强,都抱着强烈的“我很想看这部电影”的心态。影院一般会给参与点映的观众赠送纪念品,有满满的仪式感。观众还可以自主选择观影时间、地点、观影人群等。比如,刘君邀请的观影人多为从事心理学、教育学或相关专业的朋友,观影时间多为周末的上午或晚上。

“看电影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分享。”谈到点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刘君首先想到的就是“分享”,每次点映结束后,他们都会组织讨论。第一场《出·路》点映结束后就有讨论环节,不料,影院的话筒突然出现了小故障。后来,他们索性将讨论阵地搬到了观影微信群。大家各抒己见,不仅增进了对影片的理解,也交到了更多的朋友。也就是说,点映是一种新型社交方式,可以从中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肖副球介绍,除组织观影者相互讨论之外,大象点映还经常邀请影片导演和点映观众展开互动,期间还有不少有趣的小故事。看完《出·路》之后,就读于长郡湘潭高新实验学校的一名高三女生和妈妈连夜写了观影感,刘君读了之后十分感动,立即和大象点映工作人员取得联系。惊喜出现在三天之后——大象点映工作人员将两篇观影感传递到了《出·路》的导演郑琼手中,郑琼亲自给母女俩回信了。更有趣的是,两个星期后,这对湘潭母女在北京与郑琼会面,开启了一段奇妙的缘分。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