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养女儿的,对嫁妆至为重视。上世纪60年代前,父母在女儿初省人事,即筹备嫁妆。流传着“三岁驳起嫁时衣”的习俗。俗谚也有“姑娘养来扫帚长,娘肚皮里生肚肠”。

嫁妆以物多价高为荣,男家也常以陪嫁多少轩轾新媳。嫁妆以多少橱多少箱论。中人之家为橱、箱、梳妆台、脚马桶、被褥、衣服、瓷器、铜器等。富贵人家多至四橱八箱,还讲究衣服件数。另配土布,以多为荣。笔者宅基上旧时有一家嫁女,“脚马桶走出三里路,红罩篮还在宅角头。”说明挑嫁妆的队伍长,嫁妆多。女孩家从小备嫁妆,至上世纪六十年代遗风犹存。七十年代初梅陇、七宝、虹桥一带嫁妆丰盛。有缝纫机、收音机、自行车,特别讲究被头多少,至少八床,多则数十床。

文化大革命中,厚嫁妆要受到冲击,但也有不少人家晚上偷偷地运嫁妆。我周边当年有三个男青年,新娘子陪嫁妆为畚箕、扁担加《毛选》,称移风易俗。

八十年代后,嫁妆讲究家用电器,彩电、电扇、电冰箱、洗衣机一应俱有。脚马桶仍不可或缺,称为“子孙桶”。有的还陪存款或现钞,称“压箱底”。

嫁汉穿衣服讲究(家乡习俗三岁驳起嫁时衣)(1)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接嫁妆

本世纪初开始,随着独生子女走进婚姻,两面做房头盛行,嫁妆一般不搬来搬去了,但嫁轿车、黄金的殷实人家不少。脚马桶(子孙桶)还是必不可少的,但用工艺品代替。

嫁汉穿衣服讲究(家乡习俗三岁驳起嫁时衣)(2)

陪嫁用的子孙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