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虽是乱世,却也是个出奇女子的时代。

她们个个风姿绰约,顾盼流转间有千种风情。不过,我们看到的只是她们人前最风光妩媚的一面。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1)

当她们褪下旗袍朱钗,丢下笔墨纸砚,被人踩到泥土里,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其他人宝姐不知道,但有一个人,真正做到了优雅一生。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2)

她前半生锦衣玉食,出行有保姆保镖,餐具用银器玉器;后半生却受尽欺辱,刷马桶、修铁路、挖鱼塘....

但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她始终不卑不亢,将苦难的生活活出了诗意,她就是大名鼎鼎的上海郭四小姐——郭婉莹。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3)

郭四小姐,1909年出生在澳洲悉尼,父亲郭标是当地有名的“水果大王”。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4)

富足的家庭让她从小就过着公主般的生活~花园、洋房、珠宝,应有尽有,甚至还拥有属于自己的小马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5)

她6岁时,父亲应孙中山之请,回国振兴民族经济。

上海市赫赫有名的永安百货,就是他们家的产业: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6)

1920年,郭四小姐被安排进名校——中西女塾就读。

这座学校的校训是“成长、爱人、生活”,它灌输给学生一种理念: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人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风度~这也成为了她的人生信条。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7)

△这所私塾,曾培养出了宋家姐妹、张爱玲等名媛作家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8)

不过,郭四小姐刚进学校的时候没有名字,只有英文名“Daisy”。

后来,她的中学好友根据作家谢婉莹(也就是冰心)的名字,给她取了中文名。从此,世间才多了一名叫“郭婉莹”的贵小姐。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9)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10)

临近毕业,郭婉莹面临两条路,嫁人或留学。虽然她很想出国深造,但家人早早为她选定了门当户对的未婚夫。

一次,未婚夫来看望郭婉莹,并带了一双美国玻璃丝袜作礼物,他说:“这双袜子真结实,穿一年都不坏。”

当下,郭婉莹觉得厌恶万分:我不能嫁给一个会和我谈丝袜结实不结实的男人,No fun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11)

然而分手岂会那么容易,未婚夫竟拿出手枪威胁郭婉莹

当枪口对准她时,她镇定自若:“不管你杀不杀我,我都不会和你结婚。”逼迫未果,未婚夫又将枪口对准自己,想要自杀。

郭婉莹耐心劝解:“现在你好好地回家去,只失去了一个不爱你的未婚妻,要是你自杀了,就连整个生活都没有了。”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12)

危急时刻,只言片语就能化解一场危机,挽救两条性命,足以见得郭婉莹虽是娇小姐,却不是软妹子。

后来,郭婉莹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前往北平,考入了燕京大学心理系。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13)

在那里,她遇见了丈夫吴毓骧,却阴差阳错成了一辈子的枷锁。

吴毓骧,其实也是名门之后。

身为林则徐的后代,他19岁考上公费留学生,在清华大学读书,后来到一家外国企业的任职。

虽然外人眼里看着风光,但在郭家眼里,他也不过是个家境贫寒的穷书生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14)

可奈何“郎有情、妾有意”,作为接受新式教育的人,他们有着太多共同点了。

加上当时郭父已经去世,在郭婉莹的坚持下,两人还是得以喜结连理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15)

结婚之后,郭婉莹就彻底告别了以前那种养尊处优的生活,开始操持家务。可惜这段感情,并不值得她如此牺牲。

因为婚后没几年,吴毓骧就出轨了。更讽刺的是,这位“狐狸精”竟还是郭婉莹的寡妇朋友!

那时郭婉莹正怀着孩子(二胎),在姐夫的陪伴下,她亲自找上门去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16)

面对两人,她既没有破口大骂,也没有恶语咒怨。只平静说道:“我来找我的丈夫,叫他跟我回家。”

然而,郭婉莹的隐忍大度,并没有换来丈夫的回心转意。生二胎的时候她难产,年幼的女儿还在家里生着病,吴毓骧却跑到俱乐部打了一夜的牌

或许正是在这个悲痛欲绝的夜晚,让郭婉莹想通了,她决定放弃不必要的执着。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17)

生下孩子后,郭婉莹不再在丈夫身上浪费时间,她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服装店来维持家用。

只不过好日子不长久,战乱爆发了,吴毓骧也因为和外国人有合作,被打成了右派,关进监狱3年之后就撒手人寰。

这个本就貌合神离的家庭,彻底地散了.....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18)

没了吴毓骧,资产被没收,郭婉莹变得孤苦无依,身边没有亲人朋友(亲人都移民海外,只有她没有走)。

甚至,她还身负丈夫欠给国家的14万巨款!更雪上加霜的是,作为大资本家的女儿,郭婉莹也自身难保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19)

她被下放到改造农场,挖鱼塘、挑河泥,修铁路....一双本该弹奏钢琴的灵巧双手早已变了形,上面满手硬痂、老茧、血泡,比普通农家妇人的双手还要粗糙。

对此,郭婉莹没有抱怨,甚至宽慰自己:“谢谢天,我并没有觉得很痛,我只是手指不再灵活。”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20)

但即使是在这样艰苦的日子里,郭婉莹照样活得精致、活得有趣——

她学着用铁丝搭架,在煤火上烤出美味的吐司面包;

没有茶具,饭碗也能盛下午茶;

买不起德国名犬,她给儿子买来一只小鸡仔陪伴他;

即便在劳作中,她依然坚持穿着旗袍刷马桶,穿着皮鞋站在菜场里卖咸蛋。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21)

很多人看不起她,认为她在装腔作势:都这么惨了,还讲究个啥?可郭婉莹却说:“这才是人的样子。”

活得体面,已然刻在了她的骨子里,这是做人的尊严。

郭婉莹被众人苛责了很多年,即便她成为老师站上讲堂,也摘不掉“资本家女儿”的帽子。

工资从原本的128元克扣到只剩24元,留下孩子的学杂费,每月的生活费便仅有6元。

为了给孩子们尽量宽裕的生活,她每天只吃一碗最便宜的阳春面,8分钱。但至始至终,她没有一句抱怨。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22)

80年代,子女想将她接到国外定居。但她只到国外看望了哥哥们,转头又回到了上海。

期间,美国总统夫人杰奎琳来慰问她,想让她向媒体讲述自己的苦难。郭婉莹只云淡风轻的说:“劳动有利于我保持体形,不在那时急剧发胖。”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23)

因为她心里明白“我不喜欢把自己吃过的苦展览给外国人看,他们其实也看不懂的,他们是想把我表现得越可怜越好,这样才让他们觉得自己生活得十全十美。”

在中国最黑暗的时期摸爬滚打,苦难并没有打倒她,反而让她变得更坚强、更优雅、更无所畏惧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24)

即使到了晚年,满头银霜、身着老旧旗袍,郭婉莹身上散发出的优雅气质,依然引人瞩目

“生活要是真的给我些什么,我就接受它。”她总是这样教导儿孙们:“人一定会遇到许多事,那时一定不要怕,什么也不用怕。”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25)

死亡,也没能让这位女士感到畏惧——不举行葬礼,不留骨灰,将最后的血肉之躯献还给祖国(遗体捐献),是她最后的遗愿,

经历乱世繁华,洗净铅华,任世间再多惊扰,郭婉莹依旧优雅地活了一辈子。

民国时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90年芳华逝去)(26)

在郭婉莹的告别仪式上,有一幅挽联这样写道:

有忍有仁,大家闺秀犹在。花开花落,金枝玉叶不败。

这便是中国上海最后的贵族,不散、不败、傲骨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