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当中,有很多的有特点,有故事,有想法的令人难忘的人物,在这些人物当中,王熙凤绝对是一个最有特点,也最有代表性,最接地气的人物(没有之一)。但同时,这也是一个很难用比较短的篇幅能说清楚的人物。

王熙凤这个人物,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人们的眼里,得到的评价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这并不奇怪,不朽的作品当中,总有能让人有“感同身受”感觉的人物,借用一句西方的俗语: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里就应该有一千个“王熙凤”

《红楼梦》当中的王熙凤,算是整部小说当中的至关重要的角色,也是绝对不能缺少的角色,不能想象如果《红楼梦》当中没有了王熙凤会是个什么样子。我估计,如果没有王熙凤这个活生生的人物当底色,那些个包括“黛玉、宝钗”等一干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们都会黯然失色。

红楼梦人物小传王熙凤(红楼人物王熙凤)(1)

准确的,完整的,全方位的体会和总结王熙凤是一件很复杂和繁琐的事情,尽管在《红楼梦》当中,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的王熙凤是有一个“判词”来归纳总结王熙凤的一生归宿,但是,我个人对判词不是很重视,我愿意遵从我个人的阅读体会。

对于王熙凤的评价,让我想起了钱钟书老先生,钱老先生在《围城》当中通过孙柔嘉和方鸿渐在谈到对“汪太太”的感觉的时候,设计的一个小细节---“说到那个著名的“汪太太”,孙柔嘉要过来方鸿渐手里的彩色铅笔,用红色在纸上画了一个红唇,然后在距离红唇一寸许的地方画了十个细而长的红点,五个一组,代表汪太太那令人瞩目的红指甲。孙柔嘉指着画告诉方鸿渐:这就是汪太太的,,,,,,提纲”。

孙柔嘉评价汪太太的这个创意,方鸿渐大加赞赏,因为这个提纲切中要害。我想对于王熙凤,也是可以借鉴“汪太太的提纲”,因为红唇和红指甲也构成了她最有个性的特点。

红唇

红唇,可以表现的是王熙凤的美貌,和王熙凤的伶牙俐齿。王熙凤给读者的外在认识和感受,就是长得漂亮,同时快人快语,能说会道,善解人意。

王熙凤有多漂亮呢?小说《红楼梦》中是这样描述的:"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其中“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是对王熙凤的外在神态的最传神的描写,并且这样的形象深入人心之后,结合王熙凤的一些心狠手辣的行为,一个“笑面虎”跃然纸上。王熙凤的漂亮,不是“花瓶式”的美貌,而是“恍若神妃仙子”的高贵气质。

王熙凤的伶牙俐齿,也是王熙凤的一个外在的标签,能说会道,善解人意,随机应变,阿谀奉承等这些很难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的能力,在王熙凤身上神奇般的同时具备,不仅如此,王熙凤还对“外交辞令”无师自通,无论面对王公贵族还是草根百姓,都可以做到言语得体,不卑不亢。

红楼梦人物小传王熙凤(红楼人物王熙凤)(2)

在《红楼梦》当中,王熙凤一出场,就充分的展现了她的所有的外在特点:年轻漂亮、快人快语、善解人意,当然还有声先夺人的心机。

"言谈爽利"往往伴随着"心机深细"。

举一个例子,第五十四回元宵夜宴,贾母问袭人怎么没有跟来伺候宝玉,王夫人忙回道:"她妈前日没了,因有热孝,不便前头来。"贾母听了不以为然。凤姐忙接过话来,经王熙凤的一番解释,愣是总结出"三处有益":

一则"灯烛花炮最是耽险的",那园子须得细心的袭人来照看;

二则屋子里的铺盖茶水,袭人都会经心准备,"宝玉兄弟回去睡觉,各色都是齐全的";

三则又可全袭人的礼。

这番话既合于主仆上下的名分次序,更迎合贾老太太的心理。同一件事,王熙凤说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就可以套贾母的满意和欢心。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时候,面对来贾府“打秋风”的刘姥姥,王熙凤说出来的一番话就非常得体,既有谦词,又告艰难,同时不乏人情味,符合既不热络又不简慢的不卑不亢的外交辞令的原则。王熙凤语言的幽默和诙谐也是很有名的,谁都知道王熙凤是贾母的"开心果",是"顺气丸"。

王熙凤的口才,也和王熙凤的性格一样成为奇迹。她随时顺口而出的动人的说笑,使读者如闻纸上有声;而且,只有她这一个人才能说得出那些语言,她如果不说出那种语言时,书里的人物和我们读者都同样不满足。

红指甲

如果说,红唇代表王熙凤可爱的一面的话,红指甲就不仅仅是可爱那么简单,王熙凤的红指甲是有着双重的含义的,一方面代表王熙凤的精明干练,能力过人,另一方面则是代表王熙凤贪婪敛财,心狠手辣。

王熙凤是贾家的孙媳妇,说起来出生也还算是显赫,是金陵“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当中王家的闺女,家政老婆王夫人的内侄女,荣国府贾赦的儿子贾琏的媳妇,在荣国府算是“长孙媳妇”,也是荣国府的“大管家”,年轻漂亮,伶牙俐齿,聪明能干的王熙凤深得贾木的喜欢。

王熙凤的管理才干,一般的男人是无法比拟的,她是贾府的“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财务官”外加“人力资源总监”。当然,读者对她的管理才能“叹为观止”的还是她应邀到宁国府主持操办秦可卿的丧事的精彩表现。脂砚斋批语说:"写秦氏之丧,却只为凤姐一人。"

王熙凤走马上任,很快就理出头绪,有条不紊的分派众人岗位,量才而用,各司其职,责任到人;赏罚严明;号令通畅,树立威信。对此脂砚斋批语:"五件事若能如法整理得当,岂独家庭,国家天下治之不难。"

红楼梦人物小传王熙凤(红楼人物王熙凤)(3)

王熙凤的管理水平可谓“巾帼不让须眉”,但这并不是王熙凤的最厉害之处,她的心机贪婪,阴险狠毒,却让王熙凤的形象大打折空,对于这一点,作者的依据关于王熙凤的歌词总结的很精彩“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害了卿卿性命”

无论是拿着下人的工钱放高利贷中饱私囊,还是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贿银逼死两条人命,王熙凤的不择手段、不留后路的肃杀之气,秋天肃杀,让人心寒。

而她阴而狠的一面,充分表现在那两个著名的事件:

"毒设相思局"和"赚取尤二姐",真是"机关算尽借剑杀人"。

在“毒设相思局”当中,王熙凤一次又一次假意挑逗、虚情承诺,完全就是诱敌深入、围而歼之的用兵之法。在这一事件中,凤姐易如反掌地运用了自己模样极标致,心机又极深细的优势,陷贾瑞于歹毒的"相思局"中。

"赚取尤二姐"的那个局,读者看到的几乎是“惊悚”。尤二姐在王熙凤面前是具有相对优势的,所以王熙凤要煞费苦心,以退为进。她亲自出马到了小花枝巷,一席话不要说尤二姐把她认作好人,连大观园那里的姐妹,除了少数比较有头脑的人,都觉得凤姐改弦更张了,都觉得她很贤良。

凤姐紧紧抓住了尤二姐的弱点,所谓"淫奔无行",一女侍二夫,牢牢地抓住张华这张王牌,收放自如,行云布雨,凭借衙门的法、家族的礼,造足了舆论,布满了流言,使尤二姐坠入软绵绵、黑沉沉的陷阱之中,不能自拔,最终走向绝路。"机关算尽",这些凤姐的过人之处,也是凤姐致祸的内因。

王熙凤是《红楼梦》当中的第一生动的人物,是一个生命力非常充沛的角色,是封建时代大家庭中精明强干泼辣狠毒的主妇性格的高度结晶。作者刻画出一个聪明、漂亮、能干、狠毒的"凤辣子",不但使她充分具有那个时代人物典型的真实性,也赋予她以吸引读者极大的魔力。对于王熙凤,我倒是觉得那个歌词比判词更加生动和深刻: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