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传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一车站现“高层次人才候车区”,引发网友关注和热议。对此,齐齐哈尔南站工作人员回应媒体称,候车区拢共有千余个候车座位,“高层次人才候车区”是单独设置,座椅在20个左右,并不影响其他旅客候车。“高层次人才”不是车站自行定义,而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认定,如果符合政府对于相关“高层次人才”的认定并具有相关的证件,那么就可以在“高层次人才候车区”进行候车或者休息等待。

高层次人才的三方面(人尽其才才是对)(1)

齐齐哈尔一车站现“高层次人才候车区”

从网友反映的情况来看,在黑龙江各地,优待高层次人才成了一种普遍现象。比如鸡西机场候机楼也有“高层次人才优先”的字样,类似标识也多见于办事大厅、医院等场所。

不独黑龙江,全国各地都在争抢人才,不约而同在人才就医、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入户购房等方面给予优待和优惠。不容否认,这些举措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些“利好”是否落到了人才心坎上,恐怕还得打上问号。

就事论事,“高层次人才候车区”除了表明车站落实了政府指令外,并不会让高层次人才产生多大的归属感和被尊重感。因为其实际功用近乎为零,非高层次人才候车区一样能满足其候车需求,且无需额外提供相关证件。不客气地说,这个举措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非但没讨好到高层次人才,反而会让其他的人感觉受到了歧视:我没有高层次人才相关证件,这是否说明我们属于不受待见的低层次人才呢?

如果说上述做法缺乏实际意义,那早些时间西安等一些地方推出人才优先就医,则是对公众正当权益的冒犯。毕竟,就医的依据就该是病情的紧急程度以及预约时间的先后,如果高层次人才获得了“插队”的权利,那就意味着普通群众就医的权利被后置,就可能因就医不及时陷入未知的风险。而一旦这种不公被默认,那就可能导致其就医有绿色通道、子女上学可以降分录取。由此,公众反对花式优待人才,其实也是警惕自身权益可能被侵害。

仔细想想,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可能最不需要的就是优待,他们最需要的是一个公平平等的竞争发展环境,需要的是一种稳定的预期。如果地方政府“看人下菜”,那今天其可以因为你是人才而对你“高看三分”,那明天可能因为别人层次更高而“移情别恋”,转而对他人“暗送秋波”。这种变动与不可预测,才是人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不可承受之重。相对应地,通过大胆改革体制机制,给予人才人尽其才的发展空间和环境,这才是对人才的最好礼遇与优待。

打个比方,一些地方或单位关于科研经费的使用规定十分死板,导致科研人员使用经费时被捆住了手脚,相关研究处处受限,这个时候对其生活上给予更多优待优惠都是白搭。相反,如果改革经费使用体制,并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激励的相关制度,不仅可以允许“打酱油的钱用来买醋”,还允诺科研人才可以按一定比例享受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收益,只有有了这样的制度土壤和创新创业的环境,人才近悦远来的局面才能尽快形成。

如何引才爱才用才留才,虽然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其关键在于人尽其才,让其真正找到用武之地,他们所需要的,绝对不是一个“高层次人才候车区”。 □胡一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