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2月25日,根据毛主席“四届人大之后,要实行特赦”的指示,公安部向党中央提交了《关于第七批特赦问题的报告》:列入在押战犯名单的共293名,其中13人不能特赦,继续关押。

毛主席认为公安部气魄太小了,发话说,全部释放,包括这13人!

2月27日,毛主席在杭州作了长长的批示,其中有这样的句子:“都放了算了,强迫人家改造也不好”。“人家放下武器25年了。”“放战犯的时候要开欢送会,请他们吃顿饭,多吃点鱼、肉,每人发100元零用钱,每人都有公民权。”“有些人有能力可以做工作。年老有病的要给治病,跟我们的干部一样治。”

3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布特赦全部在押战犯名单。这是新中国的第7次特赦,也是最后一次特赦,释放的战犯共293名。至此,在押的战争罪犯,全部释放完毕。

当天,最高人民法院在抚顺、济南、西安、北京各战犯管理所召开了大会,宣布特赦名单,发放特赦释放通知书。

据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所长金源回忆,当他宣布“从现在开始,抚顺战犯管理所撤消了,改成了贵宾招待所,战犯这个称呼也不存在了,你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是我们的同志”时,被特赦人员听后,都热泪飘零,情不自禁地举起拳头高呼“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抚顺战犯管理所这次释放的人中,有一位大名鼎鼎,他就是黄维。

黄维是在淮海战役中被俘的,最初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68年才转移到抚顺战犯管理所的。

黄维生于1904年,江西贵溪县人。

他是最顽固的战犯英语(他是最顽固的战犯)(1)

1918年,年仅14岁的黄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江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在这所学校里,黄维结识了比自己大4岁、来自赣东北的学长方志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我们都知道,黄维是黄埔军校的第一期毕业生。鲜为人知的是,他1924年报考黄埔军校时,复试的主考官竟然就是毛主席。

这是由于黄埔军校招考第一期学生时,采用的是秘密招生方式。全国各省区分别先进行秘密招生初试,初试合格后再介绍到上海、重庆等地复试,复试合格后再送到广州参加总考试。

时任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组织部秘书兼秘书处文书科主任的毛主席,全面负责黄埔军校上海地区考生复试工作。

黄维曾撰文回忆说:“当时我与方志敏大哥、同乡桂永清等来到上海参加黄埔军校第一期的招考,接待我们的便是年轻的毛泽东主席。这么说来我算是很早就认识主席了。”

黄维从黄埔一期毕业后,跟随蒋介石东征北伐,屡建功勋。他20岁当团长,24岁当旅长,34岁当军长,表现不俗,尤其在抗日战争中,多次浴血奋战,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解放战争时期,黄维的命运发生了大转折。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死心塌地跟随蒋介石打内战。解放战争后期,黄维被任命为国民党军第12兵团司令。

国民党军第12兵团所辖的第十八军,是号称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精锐之师,且与兵团编制内的第十军和第十四军是出于同一派系,且这两个军的主要军官多来自第十八军,作战意识保持着高度统一。而另外的第八十五军也是中央军的部队,和其他三个军一样装备着美械武器,战斗力极强,史称黄维兵团。

毛主席对解决黄维兵团非常重视,他多次在电报与文章中提到了黄维。在目前正式出版的15种毛主席著作中,提到黄维名字的地方竟然多达144次。

黄维兵团可以说是蒋介石投放到淮海战场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一股军事力量,其最初目的是驰援淮海解救黄百韬兵团,然后变为夺回宿县,打通津浦线。最后在双堆集陷入了解放军的包围圈。

黄维兵团数次突围,均未成功。丧心病狂的黄维无计可施,竟然打算使用毒气弹以挽回败局。

当时,黄维部下有人反对这样做,因为这是违反国际法的。黄维也拿不准,就请示蒋介石。没想到蒋介石倒是很爽快地答应了,派出空军空投毒气弹给黄维,让他在炮击时使用。

原国民党军第12兵团第18军少将军长杨伯涛在回忆中证实了这件事:大约12月10日,胡琏叫我到兵团部,对我说:“南京有一个极端秘密的计划,决定使用毒气,大规模地歼灭解放军。计划用飞机毒气在兵团阵地周围施放窒息性和糜烂性毒瓦斯,你回去秘密布置一下,把陆空联络的布板信号准备齐全,围着我们的阵地标出来,研究自己的防护位置,一切尽快准备好,空军什么时候来,听后通知。”

结果,这些毒气弹造成解放军官兵大量伤亡,惨不忍睹。

当时,二野司令员刘伯承听到我军出现大量伤亡后,去医院看望。在看到被熏瞎了眼,被腐蚀掉双腿,以及其他被毒气熏伤的官兵时,一向坚忍的刘伯承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当晚,怒不可遏的刘伯承就发电报给毛主席,坚决要求把黄维列为战犯,抓住后毙之。

1948年12月15日,黄维兵团除副司令胡琏等人逃脱外,整个兵团彻底覆灭,黄维也被活捉了。

要不要枪毙黄维?毛主席思量再三,还是决定留下黄维的性命。他说:“黄维只是听命行事,不予处死惩罚。”

于是,黄维活了下来,被作为战犯关押起来进行改造。

他是最顽固的战犯英语(他是最顽固的战犯)(2)

兵败突围时,第12兵团副司令胡琏把一辆新坦克给了司令黄维,不料这辆新坦克出了故障导致黄维被俘,胡琏坐着旧坦克反而没事,逃跑成功。很多历史研究者认为是黄维的命不好,真相其实很残忍。胡琏突围出来后,住在上海仁济医院住院养伤。1949年1月,黄维的妻子蔡若曙在妹妹的陪同下去医院看望胡琏,主要是为了打听黄维的一些情况。胡琏当时告诉蔡若曙说,‘突围时,我车上爬满了人,我就用机枪把人扫光,培我(黄维的字)心太软,他不干,怎么出得来?’”

胡琏比黄维要狠得多,为了轻车逃命,居然用机枪扫光了己方的士兵。

还有一个传闻,说黄维兵团本来可以凭借着强大的兵力和先进的武器,进行继续推进,离开双堆集这个地方。但黄维身边有一人擅长拆字,劝黄维最好停留在此地,不要再继续前进,给出的理由是:“双堆集,堆字左边的土字旁为十一,集字下面的木字旁可拆为十八,合起来就是十一佳、十八佳。”第18军(前身是整编第11师),是黄维兵团的主力,也是国民党军中的王牌部队。

黄维信之,结果导致整个兵团在双堆集灰飞烟灭。被抓后,黄维曾问解放军中的高人,自己的幕僚拆字拆错了吗?对方告诉黄维:“你这拆字怎么拆一半,‘双’字呢?拆字没拆全,可不是断章取义吗。你要加上那个‘双’字,这‘双堆集’就是十一难、十八难?焉有不败之理?”

黄维听后苦笑道:“罢了罢了,打仗打不过就算了,可就这拆字,还拆不过。”

当然,这只是传闻,笑谈而已。

黄维被俘后,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他一直拒不认罪,还经常以于谦的《石灰吟》与文天祥的《正气歌》自勉。他还常常说一些挑衅的话,甚至还经常挑衅管理人员。这让周围的战犯都感到不可思议,纷纷远离他。浑身带刺的他,被大家公认为功德林里最顽固的战犯。

在战犯所,黄维还经常讥笑其他战犯没气节。有一次,他痛斥另一名战犯邱行湘“一点气节都没有”,邱行湘反唇相讥,在会上揭发说:“黄维本来字‘悟我’,一次蒋介石给黄维一张自己的照片,在背后题字落款错写成‘培我弟惠存’,黄维就此改称‘培我’。嘿,连自己祖上起的名字都可以随便改的人,有什么资格谈气节。”

黄维顿时气急败坏,跟邱行湘扭打起来了。

1952年,黄维生了一场大病。黄维患的是结核病,肺结核、淋巴结核等5种结核病一起发作,腹部、腿都开始肿胀,连路都不能走。管理所请著名医学专家前来诊治,还特意申请了一笔外汇,在香港购买了一些昂贵的抗生素来为他治病。经过4年的细心治疗与服侍,他的病终于彻底治好了。黄维大为感慨:"久病床前无孝子,骨肉亲人之间尚且如此,何况我还是个战犯。"

但黄维这是共产党在收买人心,仍然拒绝认罪。

前6次特赦,都没有黄维。但他的思想开始变化,对共产党的好感与日俱增。

1975年12月,作为最后一批战犯,黄维获得了特赦。从1948年被俘,他在战犯管理所呆了整整27年了。

黄维被特赦后,有关方面让他自主选择去去留。如果他愿意去台湾,可以给他路费,提供方便。如果他不想去,可以给他安排工作。

台湾方面也曾向黄维许诺,补发他自1948年以来共27年中将级别的工资,条件是他必须离开大陆到第三地。黄维拒绝了,他说:“共产党对我有恩,一是没有杀我,二是把我的家人照顾得挺好,儿女们都受了教育。”

黄维最终选择留下,被安排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任文史专员,享受全国政协委员待遇,月薪200元。

黄维的妻子蔡若曙很漂亮,据时人说比电影明星都美。她苦等了黄维二十多年,始终不离不弃,把黄维的孩子养大成人,终于等来了夫妻团聚。黄维的孩子们都在新中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儿子黄理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大女儿黄敏南毕业于复旦大学,小女儿黄慧南毕业于中央党校。

他是最顽固的战犯英语(他是最顽固的战犯)(3)

他是最顽固的战犯英语(他是最顽固的战犯)(4)

恢复自由后,黄维特意去了河北的西柏坡,他要弄清楚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用什么法宝打败了装备精良的国民党的。

在西柏坡纪念馆,黄维在毛主席七届二中全会的讲话展板前伫立良久。在中央军委作战室,黄维看到的是没有上漆的桌凳,用旧的手摇电话机,几支半截红蓝铅笔。熏黑的煤油灯。在其他展室,黄维看到了老百姓支援解放军的照片和独轮车、扁担、军鞋。

看着几间简陋的小平房,黄维感慨道:国民党当败,蒋介石当败啊!

在讲解员讲解时,黄维情不自禁地进行详细说明,讲解员问其身份,黄维说,我就是淮海战役中被俘的国民党兵团司令黄维,毛主席真伟大,他打败国民党不只是用武器,而是比武器更厉害的法宝,这个法宝就是民心。

在场的人都鼓起了掌。

讲解员对黄维说,我讲了这么多年,不如您这几分钟讲得好。

黄维意犹未尽地说,在被俘的国民党战犯里,我是最顽固的,今后我要用毛主席思想改造自己,重新做人。

1977年10月,73岁的黄维在小女儿黄慧南的陪同下南下考察,来到南昌的当天,执意要去拜谒方志敏烈士的墓地。已近黄昏时,黄维终于来到了位于南昌市湾里区西郊梅岭山麓的方志敏烈士墓前,向墓碑三鞠躬后良久,说:“方大哥,我是黄维啊!50年多前,是您指引我考入黄埔军校。您期望我成为一个将军,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可我的前半生却一直为反动派卖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我辜负了您的期望,我对不起您啊……”

1989年3月20日,黄维因心脏病突发在京去世,终年85岁,被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八宝山革命公墓共葬有12位前国民党军高级将领,黄维就是其中之一。(刘继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