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省级行政区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23个省会城市和5个自治区首府城市。但其实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有8个省短暂存在后被撤销了,分别是辽东省(安东省)、辽西省、绥远省、热河省、察哈尔省、松江省、平原省、西康省(合江省在建国前的1949年4月21日就撤销并入了松江省),这8个省中有7个省城也随着所在省的撤销失去了省会地位(绥远省的省会归绥市就是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市,所以绥远省的省会归绥市不算失去了省会地位;松江省的省会哈尔滨市现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因此松江省的省会也不算失去了省会地位,但黑龙江省的原省会齐齐哈尔市却失去了省会地位。西康省先后有过康定和雅安两个省会城市,这两个城市目前都不是省会城市),分别是辽东省会丹东市、辽西省会锦州市、热河省会承德市、察哈尔省会张家口市、平原省会新乡市、西康省会康定市和雅安市。同时,还有吉林省会吉林市(现吉林省会长春市)、保定市(现河北省会石家庄市)、开封市(现河南省会郑州市)、安庆市(现安徽省会合肥市)、桂林市(原为广西省会,现广西自治区首府为南宁市)、镇江市(现江苏省会南京市)、齐齐哈尔市(现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市)等7个曾经的省会城市如今成为了普通地级市,合计有14个省会变成了普通地级市。这些失去省会地位的城市中,大多数都“泯然众人矣”,只有吉林市、桂林市、齐齐哈尔市还能排进所在省的城市规模前三名(吉林市目前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桂林市是广西自治区第三大城市,齐齐哈尔市是黑龙省第三大城市)。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如果这些省份没有撤销一直保留至今,那这些省会城市的城市规模至少比现在要大两倍以上。下面城镇规划君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经短暂存在过的14个省会城市。

省会被重新划分吗(建国后因撤省或省会迁移原因失去省会地位的14个城市)(1)

省会1号:齐齐哈尔

所在省份:黑龙江省

始任首府时间: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

卸任首府时间:1953年

该省现任省会:哈尔滨

作为目前黑龙江省的第三大城,齐齐哈尔的声望虽比不过哈尔滨,但也自有独步武林的必杀技。清朝时,东北因是满族“肇兴”之地而实行长期军管,由盛京将军、吉林将军(初称宁古塔将军)和黑龙江将军镇守东北,管理军民诸政。齐齐哈尔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被设为黑龙江将军的府邸驻所,成为事实上的黑龙江首府,而彼时哈尔滨仅是松花江畔一个无人知晓的小渔村。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20世纪初,哈尔滨因为中东铁路的修建开始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和商埠。后发效应就此一发不可收拾,并连锁反应到1954年,黑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市)和松江省(1953年8月哈尔滨市由松江省的省会改为中央直辖市)重新合并为一省时,最终将省会定在新兴城市哈尔滨。

省会被重新划分吗(建国后因撤省或省会迁移原因失去省会地位的14个城市)(2)

省会2号:吉林(市)

所在省份:吉林(省)

始任首府时间:康熙十五年(1676年)

卸任首府时间:1954年

该省现任省会:长春

我国的省份时常得名自当地重要城市,比如江苏,分别取自江宁(南京)和苏州,福建其名来自福州和建宁。然而像吉林这样,省份与省辖市同名的情况却是独一份。康熙十五年(1676年),清廷调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城,吉林由此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吉林,满语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毗邻松花江的优越区位造就了吉林在水运时代的辉煌,然而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铁路时代的来临,后起之秀长春以南满铁路的优势后来居上。作为伪“满洲国”的首都时,长春曾号称亚洲第一大都市,是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抽水马桶、管道煤气、实现主干道电线入地的城市,先进程度一度超越日本东京。与如此强大的工业重镇对擂,吉林市在新中国建国之初落败吉林省首府之争于是成为情理中事。卸下首府重担,吉林市在城市发展中轻装上路,近年来更以发达的旅游业闻名东北。

省会被重新划分吗(建国后因撤省或省会迁移原因失去省会地位的14个城市)(3)

省会3号:保定

所在省份:河北省

始任首府时间:雍正二年(1724年)

卸任首府时间:1958年(省会迁至天津),1968年(省会迁至石家庄)

元朝设郡,明朝建府,清朝为直隶总督署,千年古城保定一路升格为河北的政治、文化中心。然而百年首府,一朝错手,保定憾失河北省会的过程可谓一唱三叹。从1958年到1968年,河北省会三易其地,搬迁次数之多创下新中国初期各省迁移省府之最。1958年,河北省会从保定迁往天津,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正值“大跃进”启动阶段,河北省委认为:省会定在工业基础雄厚的天津将比蜗居在保定更能带动全省的工农业建设。然而仅仅8年,国际局势急剧恶化:越南战争不断升级、中苏关系又处破裂边缘,毛泽东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重大战略方针,考虑到天津地处沿海,一旦战事触发就是战火第一线,河北省委又决议将省会迁回保定。各路人马落定保定不到2年,征尘未洗,1968年省会再度迁徙,此次搬迁权因“文革”作祟。1967年,保定成为河北乃至全国的动乱“重灾区”。1968年1月28日,北京军区向中央提请将河北省会迁往“工人阶级队伍比较坚强”的石家庄,该申请上报第二天即获批准。1968年2月3日,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在石家庄成立,石家庄从这天起成为河北省省会。1971年,河北省革委会领导本想把省会重新搬回保定,打报告上中央,然而总理批示:“河北省省会不要再迁”,河北省省会至此一锤定音。

省会被重新划分吗(建国后因撤省或省会迁移原因失去省会地位的14个城市)(4)

省会4号:开封

所在省份:河南

始任首府时间: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

卸任首府时间:1954年

该省现任省会:郑州

2005年5月22日,《纽约时报》十分罕见地以中文标题刊登了一篇评论:《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文章本意是警示纽约切勿步开封由荣转衰的覆辙,一面追颂了开封在千年之前的盛世繁华,另一面也刺激了开封人的脆弱神经,在开封当地引发激烈讨论:千年古都怎么就落得如今这番衰败田地?口诛笔伐间,不免提及50年前开封坐失河南首府地位。1954年,河南省省会从开封迁往郑州,就官方披露的资料来看,郑州优胜开封的原因有二:第一,郑州比开封更接近于河南省的地理几何中心,如省会迁往郑州,“则对全省工作指导及上下联系均甚方便”;第二,郑州方面铁路发达,京广、陇海两大铁路交汇,交通枢纽的地位展望全国都是举足轻重,郑州为“全省经济中心,将来发展前景尤大”。从狭小破旧的开封迁往新兴广大的郑州,河南省省委是上下兴奋,据说副省长曾在动员大会上意气风发地宣布:“开步走,去郑州”。然而比之省委,开封当地却难解省会情结,直到1957年还有开封人在大发劳骚:“省会都迁郑州了,为什么还把铁塔留在开封?”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时至21世纪,开封迎来新的历史机遇,郑汴一体化建设全面启动。但愿双城携手能共同复兴昔日繁华,造就中原崛起。

省会被重新划分吗(建国后因撤省或省会迁移原因失去省会地位的14个城市)(5)

省会5号:安庆

所在省份:安徽

始任首府时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卸任首府时间:1949年

该省现任省会:合肥

安庆的文化名片除了桐城派、黄梅戏,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其与太平天国的深厚渊源。不论是石达开“安庆改制”还是曾国藩建功立业的安庆保卫战,都使安庆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比起中国大多数省份,安徽省的建制形成颇晚。明朝时,现安徽之地位于南直隶中,属于明朝的“龙兴之所”,享受与北直隶同等的地位。清朝时,南直隶改称江南行省,因为区域范围太大,清廷于是将江南行省一分为二,离析作江苏、安徽两省。原来的行省首府南京归江苏,安徽于是另择府都。安庆、太平、徽州、庐州(今合肥)均是首府备选,最后安庆因其濒临长江的便利和文化上的先进成为安徽首府。清中前期政局安定,安庆长期担任安徽省会,然而19世纪中期以后,政局飘摇,战事连绵,安徽省会数易其地,省府在安庆、合肥、蚌埠、六安、立煌、芜湖、屯溪等地间迁移,某段时间甚至出现无省无会的局面。1952年,中央政府批准撤销皖北、皖南行署,重新成立安徽省,定省会于合肥,安徽的行政建制就此确定。其实20世纪50年代末,安徽省委的一些领导感觉合肥作为首府有诸多限制,曾想把省会再度迁到经济条件较好的沿江城市芜湖,然而毛主席就此事亲向安徽省委书记曾希盛授意:“沿途一望,生气蓬勃,肯定是有希望的,有大希望的合肥不错,为皖之中,是否要搬芜湖呢?从长考虑,似较适宜,以为如何?”安徽迁省会就此作罢。

省会被重新划分吗(建国后因撤省或省会迁移原因失去省会地位的14个城市)(6)

省会6号:桂林

所在省份:广西

始任首府时间:元至元二年(1336年)

卸任首府时间:1912年,1949年

该省现任省会:南宁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旅游城市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以致人们淡忘了它的政治、军事身份。自元至元二年(1336年)设置广西行中书省以来,桂林一直是广西的行政中心,历时近六百年几无变动。然而安稳局面在民国元年(1912年)风波骤起,广西南北两议会互争首府的乱象引得全国侧目。民国元年(1912年),“广西省议会”中除桂林府之外的78名议员齐集南宁,依《广西临时约法》成立“广西临时省议会”,主张把南宁设为广西省会。而当时广西省会尚在桂林,留守桂林的十几名议员们同样成立“临时省议会”以正统自居。南北议会对峙,北边的“桂林议会”号称要“武力对付”迁省者,南边的“南宁议会”则回应:不迁省会就不交税。情势陷入僵局。北京政府责成广西提督陆荣廷进行调解,陆提出“省会迁邕(南宁),六司留桂”的折衷方案,迁省风波暂时得以平息。第二年,在陆荣廷的默许下余下的六部门也迁往南宁,自此,南宁取代桂林成为广西省会。尽管抗日战争期间,桂林复得首府地位,然而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最终裁决南宁为广西省会。究其原因,有人分析为:南宁南部偏西的地理位置比位处北部偏东的桂林,更有军事、经济双重战略优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连结华南富庶之地,南宁优越的区位既是战争时期的国防重镇,又是和平时期对外贸易的桥梁。

省会被重新划分吗(建国后因撤省或省会迁移原因失去省会地位的14个城市)(7)

省会7号:镇江

所在省份:江苏省

始任首府时间:1929年

卸任首府时间:1953年

该省现任省会:南京

镇江虽然仅是三线城市,但竟然做过三次江苏省会。民国18年也就是1929年2月,江苏省会自南京移至镇江,镇江第一次成为了江苏省会。民国34年也就是1945年抗战胜利,9月江苏省政府从阜阳迁回镇江,镇江再次成为江苏省会。建国后,1952年11月15日,撤销苏南、苏北行署区,恢复江苏省建置,省会临时定在镇江。民国十六年,南京成立特别市,不再受江苏管辖,但江苏省会依旧寄治南京;直到民国十八年二月,江苏省会自南京移至镇江,镇江第一次成为了江苏省会。抗战爆发不久,江苏省境大部分沦陷。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江苏省省会由镇江县暂迁至江都县;十二月,再迁至淮阴县;民国二十八年三月,再迁至兴化县;民国三十年四月,因日军入侵,江苏省政府迁至淮安县车桥;民国三十二年十月,江苏省政府暂迁安徽省太和县办公;民国三十三年江苏省政府暂迁安徽省阜阳县李寨办公。在伪政权方面,民国二十七年,汪伪江苏省成立于苏州。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苏北行营民国三十年九月成立于泰县,民国三十二年五月裁撤并入江苏省;民国三十三年十月,苏北行政公署再由江苏省及淮海省阜宁县划出设立,行政公署驻泰县。苏淮特别行政区公署民国三十一年一月由原江苏省1市15县及苏北行营2县以及原安徽省4县设置,民国三十三年一月改置为淮海省,省会徐州。民国三十四年抗战胜利,九月江苏省政府从阜阳迁回镇江,镇江再次成为江苏省会。1952年11月15日,撤销苏南、苏北行署区,恢复江苏省建置,省会临时定在镇江。1953年1月,撤销南京直辖市,为江苏省辖市,辖境并入江苏,省会南京。

省会被重新划分吗(建国后因撤省或省会迁移原因失去省会地位的14个城市)(8)

省会8号:丹东(安东)

所在省份:安东省(辽东省)

始任首府时间:1945年

卸任首府时间:1954年

该省现任省会:沈阳

丹东地区确切出现与之有关联的“安东”样是在清朝光绪年间。当时,清政府对东北封禁政策松动,于是设置了“安东县”。伪满洲国时期,成立了“安东省”;1937年,成立了安东市。安东省政府成立于1945年11月3日,省会安东市。1947年6月5日国民政府公布的东北新省区方案,以满洲国的安东、通化二省合并而成安东省,全省面积为62279.23平方公里,辖境相当于今辽宁省丹东市、抚顺市清原县和新宾县、本溪市桓仁县、吉林省通化市和白山市,是东北九省面积最小的。东北人民政府1949年4月21日批准撤销安东省及辽宁、辽北2省的一部设立辽东省,省会安东市。中央人民政府1954年6月19日批准撤销辽东省、辽西省,合并设立辽宁省,原辽东省所属的通化、辽源2市及东丰、西安、海龙、通化、柳河、辉南、靖宇、抚松、长白、临江、辑安等11县划入吉林省。1965年,安东市改名为丹东市。1964年底,当时的内务部,相当于现在的民政部下发了《关于请对县市以上地名等审查提出更名意见的函》,要求对全国县市以上地名和对外有关系的重要山名、河名进行审查并提出更名意见。按照上述意见,安东市和安东县属于“对邻邦含有大国沙文主义不友好的”范畴,于是,1965年3月,安东市改名为丹东市;安东县改名为东沟县,1993年又改名为东港市。其实,在“安东”改名“丹东”前,安东县险些被改名。民国期间,全国地名重复的很多,除了辽宁(当时叫“奉天省”)的安东县,在江苏省还有一个安东县,且那个安东县成立于明朝,时间早于辽宁的。不过,因为丹东的地理位置优于江苏的,最终江苏的安东县改名为涟水县。

省会被重新划分吗(建国后因撤省或省会迁移原因失去省会地位的14个城市)(9)

省会9号:锦州

所在省份:辽西省

始任首府时间:1949年

卸任首府时间:1954年

该省现任省会:沈阳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曾一度建立辽西专员公署和锦州市政府。东北人民政府1949年4月21日批准撤销辽宁、辽北2省,设立辽西省 。辽宁分别划归新设立的辽西省 、辽东省。辽北省的哲里木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其他部分分别划归辽西省、辽东省。辽西省辖四个市,二十一个县,省府设锦州市。中央人民政府1954年6月19日批准撤销辽东省、辽西省,合并设立辽宁省,原辽西省所属的四平市及梨树、双辽2县划归吉林省。锦州市由省会变成了辽宁省的省辖市,以后两次成立锦州专区。1980年,锦州市革委会撤销成立锦州市人民政府。

省会被重新划分吗(建国后因撤省或省会迁移原因失去省会地位的14个城市)(10)

省会10号:承德

所在省份:热河省

始任首府时间:1928年

卸任首府时间:1955年

该省现任省会:石家庄市

1928年9月17日国民政府公布将热河改为省,属于关外东北四省之一,省会设在承德县(现承德市)。1945年,承德解放,同年9月筹建承德市人民政府,11月承德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948年承德市再次获得解放,隶属热河省管辖,为热河省省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保留热河省。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议,撤销热河省,承德市划归河北省,承德市的省会历史从此结束了。

省会被重新划分吗(建国后因撤省或省会迁移原因失去省会地位的14个城市)(11)

省会11号:张家口

所在省份:察哈尔省

始任首府时间:1928年

卸任首府时间:1952年

该省现任省会:石家庄市

1912年成立察哈尔特别区,察哈尔特别区政府初驻直隶省张北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设察哈尔省,省会驻万全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月析万全县县城置张垣市(张家口市),省会改为张垣(今张家口市桥西区)。1952年11月15日,根据察哈尔特殊的地理环境地广人稀、物产匮乏等原因,经原察哈尔省军区司令员王平将军的提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同意,决定撤销察哈尔省建制。雁北专区、大同市及察南专区之天镇县划归山西省,察北、察南16县改为张家口专区,连同张家口市、宣化市归属河北省管辖,张家口市为专区治所。从此,结束了察哈尔行政区划的历史,也结束了张家口的省会历史。

省会被重新划分吗(建国后因撤省或省会迁移原因失去省会地位的14个城市)(12)

省会12号:新乡

所在省份:平原省

始任首府时间:1949年

卸任首府时间:1952年

该省现任省会:郑州市

平原省曾经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名,省会在新乡,现已撤销,面积大约为50000平方千米,其范围大致是春秋时期诸侯国卫国的旧地。1949年7月25日至27日,华北人民政府第三次委员会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华北行政区划及关于河北、北平、天津、山西、平原省人民政府组织机构与人事任命等重要决议,于鲁西南、豫北、冀南衔接地区,在原民国河南省的基础上再次设立平原省。 1949年设新乡市,为平原省省辖市和平原省省会,由中央直接领导。1952年,撤销中央人民政府华北事务部,撤销平原省,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山东、河南二省,新乡市复归河南省平原省是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中第一个被撤销的省份,新乡也成为了第一个被撤销的省会城市。

省会被重新划分吗(建国后因撤省或省会迁移原因失去省会地位的14个城市)(13)

省会13号和14号:康定和雅安

所在省份:西康省

始任首府时间:1939年

卸任首府时间:1955年

该省现任省会:成都市

西康省曾经是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共存在16年。省名来于境内的康巴藏区,省会曾设于康定、雅安两个城市。西康省是内地进藏的要道,有重要的军事和战略意义,管辖范围包括如今的四川甘孜州、凉山州、攀枝花市、雅安市及西藏昌都市、林芝市。西康省设置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月1日,由西康行政督察区(原川边特别区)和四川所属第十七、十八行政督察区合并而来,省会设在康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于1950年4月26日成立西康省人民政府,省府驻康定,全省分设康定、雅安、西昌等3个专区。1951年由雅安县城区析置雅安市,西康省人民政府移驻此地。1955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议撤销西康省,原西康省所属区分别并入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今西藏自治区),金沙江以东并入四川省,金沙江以西的昌都并入西藏。

省会被重新划分吗(建国后因撤省或省会迁移原因失去省会地位的14个城市)(14)

当年的新旧省会交接引得几多失落怅然,新的省会城市目前基本都成了百万人口大城市,而曾经的省会城市因失去了省会地位而落寞成了“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地级市。然而省会迁移早已是既成事实,老省会与其耿耿在心,不如开怀以对,努力奋起直追。风物长宜放眼量,换一番积极心态:不做省会,何尝不是另一种机遇,城市发展岂会只有行政中心一条单行道可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