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云寻蕨到层峰,荆棘林中有路通。拈起一拳全杀活,漏篮无底贮春风。"春天来临万物生,被誉为"山珍菜"的山蕨菜也在满山坡生长起来,宋代诗人释绍昙也跟村人一起,到山上去采摘山蕨拿来炒食。

清明时节山上最多的笋(采蕨南山下此物最爽口)(1)

据史料记载:"蕨,出生时,卷曲状如儿拳,长则宽展如雉尾,高三、四尺,茎嫩时无叶,采来加以热汤,去其涎滑,晒干做蔬,味甘滑,肉煮甚美。姜醋拌食亦佳。"从唐朝开始,人们就喜欢食用蕨菜,现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古代的一些著名诗人赞它:"山童新采蕨芽肥"、"石暄蕨芽紫" ,清朝时,蕨菜也被列为贡品,每年选择"茎色青紫,肥润"的蕨菜,晒后贡奉朝廷。在日本,蕨菜被视为菜中之王,"雪国山珍",享有极高的声誉,被列为高级宴席的清口菜。

清明时节山上最多的笋(采蕨南山下此物最爽口)(2)

野生蕨类植物的嫩芽,幼叶统称蕨菜,山蕨菜为其大宗品种之一,又称"龙头菜"、"吉祥菜"、"猫爪菜"。蕨菜幼苗小而尖,卷曲地向内弯抱着,形似猫爪状,呈青绿色,成熟后便伸开。叶柄黄褐色,可达一至二尺长;根状茎在地下横生,外面长一层黑褐色茸毛,内含大量优质淀粉,可提制蕨粉。

山蕨菜营养丰富,除含淀粉、脂肪、蛋白质外,还含有维生素A、C和磷、钙等,每百克中含胡罗卜素1.68毫克、维生素丙35毫克。它幼嫩的叶茎是别具风味的野菜佳品,炒食、煮汤、炝拌、盐渍,清淡鲜美。用热水略烫一下就可鲜食,也可晒成干菜或用盐渍长期保鲜。山蕨全国大部皆有分布,其中又以南方最多。

不过,这蕨菜也欺穷人的哦!怎么说呢?曾记得小时候大人到山上采来蕨菜,用沸水淖过后直接炒食,感觉有种鱼皮上那种滑腻的东西,实在不入口,慢慢的就对这种东西不感兴趣了。长大后,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肉食品也多了起来,于是用沸水淖过后,用腊肉和干辣椒一起爆炒,味道还蛮鲜嫩爽口的。然而也怪,若用鲜猪肉来炒,口感比用腊肉来炒就相差甚远了。至于其它肉类更不行,似乎这东西只认腊肉。当然,凉拌蕨菜也好吃,但佐料要多些,一定要把其中的蕨菜苷那种苦涩味去掉方可。

清明时节山上最多的笋(采蕨南山下此物最爽口)(3)

清明时节山上最多的笋(采蕨南山下此物最爽口)(4)

然而,甘瓜苦蒂,天下事物无全美,蕨菜也一样。蕨菜的副作用如下:

1.孙思邈:久食成瘕。

2.孟诜:令人脚弱不能行,消阳事,缩玉茎,多食令人发落,鼻塞目暗。

3.《食疗本草》:冷气人食之多腹胀。

4.蕨菜中含有的与癌症有关的物质有苯草酸、蕨内酰胺、黄碱醇类化合物、橡黄素以及与橡黄素类似的一些物质。这些致癌物质在蕨菜的根茎中的含量最高,叶中次之。

据世界许多国家进行蕨菜致癌的试验表明,蕨菜可使大鼠诱发肠癌、乳腺癌、膀胱癌、白血病等。

科学家还对经过烹调加工过的蕨菜致癌试验表明,即使经过加工的蕨菜,也能诱发癌症。

一些研究显示,蕨菜中的原蕨苷具有明确致癌性,而这种物质在蕨菜幼苗中含量尤其丰富,应尽量避免食用,并进行适当加工。

所以,根据蕨菜以上这些副作用,一般情况还是少食用为好。

当然,山蕨菜除了能食用外,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呢!它含有野樱甙、紫云英甙、蕨甙、蕨素、琥珀酸、生物碱、抗坏血酸等成份,可治疗风湿关节炎、痢疾、咳血等病,外敷还可治疗湿疹和蛇虫咬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