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远水不救近火——《韩非子·说林上》,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韩非子的名言及著作?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韩非子的名言及著作(韩非子名句转载)

韩非子的名言及著作

1、远水不救近火。——《韩非子·说林上》

名句赏析】远处的水救不了近处的火。

这句话和《庄子·外物》里的“远水不解近渴”意思相近。这两句话都说明“缓不解急”的道理,有些事物虽然条件很好(如远海之水很多),但不切实际,解决不了眼前急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如眼前的火灾和涸辙之鲋)。

2、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说林上》

名句赏析】巧妙的欺骗不如笨拙的诚实。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喜欢“巧”而不喜欢“拙”,但是,欺骗愈巧妙,恶果愈严重。因此,人们憎恶花言巧语的欺诈,倒喜欢虽然笨嘴拙舌,却心地诚笃的人。这种认识符合常情常理,至今仍可引用。

3、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之不足也。——《韩非子·说林上》

名句赏析】圣人见到微小的现象就知道事物的苗头,见到事情的开端就知道最终结果,所以见到象牙筷后,箕子就恐惧了,知道普天下的东西都不能满足商纣王的贪欲。

4、不明察,不能烛私。——《韩非子·孤愤》

名句赏析】不仔细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就不能够洞察隐私真情。

调查研究是了解真实情况的最好的方法,只有了解到真实情况,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这句话借用于执法,可说明明察重据、调查研究在侦破、断案工作中的重要性。

5、不劲直,不能矫奸。——《韩非子·孤愤》

名句赏析】没有刚劲正直的节操,就不能纠正奸佞的行为。

这句话是说:纠正好佞行为,打击邪恶势力,并非像请客吃饭拿样容易,做这样的工作,必须有勇气,有决心,有刚劲正直的节操,不贪财,不受贿,依法行事,否则很难做到矫奸止邪。

6、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韩非子·孤愤》

名句赏析】跟死人得同样的病,不可能活下去;与灭亡的国家有同样的政情,国家不可能长存。

7、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韩非子·八经》

名句赏析】凡要治理天下,必须依据人情。人之常情,有喜好和厌恶两种趋性,因而赏和罚可据以使用;赏和罚可据以使用,法令就可据以建立起来,治国政策也就进而完备了。

这几句话说明要想治理好国家,所制定的措施就必须符合风俗民情。

8、事以密成,语以泄败。——《韩非子·说难》

名句赏析】事情由于保守机密而成功,说话不慎、泄露机密会导致失败。

保守机密,慎之又慎。无论是政治决策、经济情报还是军事机密、科技成就,一切应该保守机密的事情都应该严守机密,谨防泄露,一旦泄密,特别是关系到国家、政府、军队、国计民生方面的重大泄密,将给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因此,这句话的古训,今天仍有教育意义,每个人都要引为鉴戒。

9、不踬(zhì)于山,而踬于垤(dié)。山者大,故人顺之;垤微小,故人易之也。——《韩非子·六反》

名句赏析】不被大山绊倒,却被小土堆绊倒。山大,不易跨越,但正因为其大,困难多,人们重视,小心谨慎,所以能安全通过。土堆小,易于跨越,但也正困为其小,不成其为困难,引不起人的注意,产生麻痹心理,所以往往反而被绊倒。

韩非用这条谚语强调重刑能使人畏惧,因而无人敢犯,轻刑则使人轻视麻痹,因而易于犯法。今天我们可用来告诫人们对小困难也要重视,免得过了大风险,却在小困难面前绊倒。

10、法不阿贵,绳不挠曲。——《韩非子·有度》

名句赏析】法律不能因为豪门权贵犯了法而偏袒、曲从他,就像墨线不能弯曲来迁就歪斜不正的木料一样。

这句话说明法律的严肃性、公正性,治国应当以法为准绳,“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有权势者不敢以身试法,平民百姓更不敢以身触法,国家就容易治理了。这句话现在仍不失为至理名言,尽管古今说起来都很容易,而在实践中却往往比较困难。

11、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名句赏析】惩罚有罪行的人,不能因是高官显宦而回避;奖赏有功劳的人,不能因是小民百姓而遗忘。

韩非主张以法治国,认为法律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和有秩序的社会所必须的条件,因此,必须明确立法制度和执法的统一性,即赏罚对官对民都应一样,不论上下贵贱都要一视同仁,该赏就赏,该罚就罚,赏罚得当,公正严明,这样才能取信于民,使百姓乐于奉公守法。

12、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名句赏析】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也不会长久贫弱。执行法令的人越坚决,国家就会越富强;执行法令的人越软弱,国家就会越贫弱。

国家的强弱富贫,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强国在一定条件下会削弱,弱国奋发图强也会变强,这就是国家强弱转变的历史辩证法。但是转化必须有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当政者能否实行法治和执法的态度是否坚决。执行法制坚决,国家可由弱变强;执行法制不坚决,国家会由强变弱。这几句典型地表现了韩非的法家思想,其重法思想现在也有可借鉴之处。

13、一民之轨,莫如法。厉官威名,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刑重,则不敢以贵易贱;法审,则上尊而不侵。——《韩非子·有度》

名句赏析】统一人们的行为规范,没有比法律更好的;整饬官吏,威慑民众,消除荒淫怠惰的行为,禁止欺诈虚伪的风气,没有比用刑更好的。刑罚重,低贱的人就不敢侵犯高贵的人;法律严,君主就受人尊重而不被侵凌。

14、治民无常,唯法为治。——《韩非子·心度》

名句赏析】治理百姓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只有实行法治才能够把百姓管理好。

韩非是先秦法家之集大成者。他主张实行法治,用严刑峻法钳制人民。他的“以法治国”的“法”体现的是国君的意志。他的法治主张在当时有其历史进步意义,也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以法治国”的提法现在仍有借鉴意义,我们可以用人民通过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来治理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新法制。

15、治民者,禁奸于未萌。——《韩非子·心度》

名句赏析】统治人民的人,应在邪恶的事情尚未萌芽时便有所禁止。

《三国志·吕蒙传》指出:“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应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如视民犯法而不见,“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鼠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这句话提出“禁奸于未萌”,完全符合防患于未然的道理。只有这样做,才能减少犯罪率,稳定社会秩序,才是真正关心人民、爱护人民的表现。

16、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

名句赏析】袖子长了好跳舞,钱财多了好经商。

原文中韩非引用这句俗语,是为了说明条件越好就越容易办好事情。现在可用于比喻无论做什么事,都得具备一定的条件,可资凭借的条件越齐备,事情就越容易办好。

17、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蠡》

名句赏析】情况不同了,所采取的措施就应地相应地有所变化。

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政策和策略的变化也应是绝对的。因为任何方法、措施都是针对某种特定的情况而制定的。没有不变的情况,也就没有不变的方法、措施,所以当政者、决策人应当根据客观变化了的情况,不断地变化或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政策和策略。若不知变革,就会把事情办糟,导致事业的失败。本句多用来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要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18、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五蠹》

名句赏析】因此圣人不希望一切都学习古代,不墨守一成不变的旧规,而是研讨当代的情况,据此采取相应的办法。

这句话表现了韩非主张变革的进取精神。过去的制度和方法,虽然在以往是行之有效的,但那是根据过去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的。社会在不断发展,情况也在不断变化,要解决当世的问题,治理当今的社会,就不能一定按照过去的制度和方法去办,需要与时俱进。应该认真研讨当代的形势变化,从而采取合适的措施。如果头脑僵化,一味照搬过去的条条框框,而不思变革和创新,那是办不好事情的。这句话对我们当今社会改革仍有借鉴意义。

19、敏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韩非子·五蠢》

名句赏析】假若谁还想用古代先王那种治国方法来治理当代的百姓.那就像那个守株待兔的宋人一样愚蠢可笑。

“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因为时代不同了,治国方略也要相应地变革,切不可因循守旧,不知变通。倘若不通晓事物的变化,制定出合乎实际的决策,一味按照过时的“老黄历”行事,非导致事业失败不可。

20、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溢,盗跖不掇。——《韩非子·五蠢》

名句赏析】普通的布帛虽然仅有“寻”、“常”那样长,一般百姓不肯丢手;熔化灼烫的金子多达百镒,连最贪心的盗跖也不敢去拾取它。

韩非为了说明“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的道理,举了上面的浅显事例作为论据。实行严刑峻法,如熔金烫手,最贵重的东西连最贪心的人都不敢轻拿妄取;没有刑罚约束,人人有恃无恐,哪怕是最微薄的东西,普通人也会争夺不休。这个例子突出了“法”的威慑力量。韩非善于举例证,打比喻以加强说服力,值得学习。

21、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韩非子·五蠹》

名句赏析】连糟糠都吃不饱的人,不会去寻求粱肉;连一件完整的粗布衣服都没有的人,不会去期望有锦绣的文采。

人对衣食的追求,都是先温饱,后精致,先低级,后高级。温饱尚不能保,何论精美!韩非用这两句话比喻国家制定的法令要为普通的百姓所懂,那些所谓高深的法令,连聪明的人也不懂,普通的百姓就更不懂了。这两句可用于说明凡事要从实际出发,不可有过高的奢望;也可用于喻指治理国家应该先办理最急迫的事情,先解决最紧急的问题,先搞普及,再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倘不顾“下里巴人”而专搞“阳春白雪”,就难免曲高和寡了。

22、十仞之城,楼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zang)易牧者,夷也。故明王峭其法而严其刑也。——《韩非子·五蠹》

名句赏析】十仞高的城墙,连最善跳跃的楼季也无法逾越它,这是因为陡峭的缘故;千仞高的大山,瘸腿的母羊也易于上去放牧,这是因为平缓的缘故。所以圣明的君主要实行峭法严刑啊。

韩非以城墙、高山为喻,说明城墙虽低因其陡峭就难以逾越,高山虽高因其平缓就易于攀登。因而圣明的君主要久处尊位而长执重势,使天下不敢犯,就必须“峭其法而严其刑”。李斯就曾以他的同窗韩非的这套理论,劝谏秦二世行峻法严刑,统治天下。可是胡亥远没有秦始皇那样的雄才大略,大一统的秦王朝到秦二世手里就断送了。

2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名句赏析】拿你的矛来刺你的盾,(怎么样)?

这句话出自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说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在卖矛和盾。他先拿起盾,夸赞说:“我的这面盾坚硬极了,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刺穿它,”又拿起自己的矛,夸赞说:“我的这把矛锋利极了,什么东西都能被它刺穿。”有人问:“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怎么样?”这个人不能回答。在哲学上,“矛”和“盾”便指一组相对的概念,即事物内部因素或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的冲突。这则“自相矛盾”的故事,其启示是很深刻的:它揭示了事物间有互相排斥的一面,不可刺破的盾和什么都可刺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它告诫人们,做任何事情或发表议论,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把事物绝对化,否则就会陷进“形而上学”的泥坑;言论违背了矛盾规律,不仅会造成逻辑上的错误,也会自蹈窘境,贻笑世人。“自相矛盾”的成语即出于此。

24、战阵之间,不厌诈伪。——《韩非子·难一》

名句赏析】战阵之间,诈伪的战术变化无穷,谁都不厌弃使用这种战术去欺骗敌人。

战争,乃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因此使用诡诈之术以迷惑对方,从而获得战争的胜利,这是理所当然的。这种诈伪,与道德品质上的诈伪不同,一个正直的指挥员可以使用诡诈之术来欺骗敌人,而决不会受到良心和道义上的谴责,但一个善战的将领若在道德上有欺诈行为,照样会受到鄙视。以这句话说明对敌实施诡诈之术的合理性,十分恰切。

25、矜伪不长,盖虚不久。——《韩非子·难一》

名句赏析】欺骗性的自我吹嘘,不要很长的时间就会被识破;掩盖真相、弄虚作假,不要多久就会被揭穿。

这是对自我吹嘘、弄虚作假的至诚忠告。“矜伪”和“盖虚”,无不违背客观事实,违反“实事求是”原则,侵犯民众利益。因此,必定会被事实揭穿,为民众识破。

26、一家二贵,事乃无功。——《韩非子·扬权》

名句赏析】一个家庭中有两个地位尊贵的当家人,则什么事都不会干成功。

韩非主张实行中央集权,加强国君的绝对权力,不允许一国二君,政出多门,就像一个家庭如有两个当家的,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家里人就无所适从,不知该听谁的好;要不就像“一栖两雄,其斗顏颜(yán)”,一个鸡窝栖居两只老公鸡,非争斗得你死我活不可。韩非这种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是很有见地的。

27、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扬权》

名句赏析】具体事务交由各级负责人去执行,而君主应保证中央权力的巩固。只要君主能在准确把握全局,那么四方的臣民就会效劳。

这几句话体现了高度的封建中央集权制。作为君主,要善于发挥臣下的才能,信任他们,政事分给地方官吏去管理。但国家的最高权力,则要集中在君主手中,以免出现地方各自为政、臣下各行其令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混乱或分裂。今天我们处于改革的年代,中央把一定的权力下放,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但最高权力的集中仍是必要的,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否刚,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国就无法实行统一的部署和领导。这句话在今天可用于强调中央集中领导的重要性。

28、夫物者有所宜,才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下无为。——《韩非子·扬权》

名句赏析】世间万物都各有特性,不同的才能有不同的施展方向,令有才干者各得其所,所以君主就可以无为而治。

29、悬衡而知平,没规而知圆。——《韩非子·饰邪》

名句赏析】有了秤,就知道怎样衡量公平;有圆规,就知道怎样画圆准确。

韩非用这句话主张使用严明的法度来治理国家,“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有模棱两可的问题。这样有了严明的法度,人们才会有所遵循。

30、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韩非子·饰邪》

名句赏析】有小聪明的人不可让他谋划政事,只知忠于私利的人不可让他掌管法制。

只有小聪明的人缺乏远大的目光和探超的智谋,所以不能让小智者谋划政治大事。小忠属于私爱,而主法则须公心,若让只有私忠的人主法,则难免徇私枉法,不能秉公办事,所以不可使其主法。这句话用于说明任人谋事、执法时,要分清被任用者属于小智还是大智,出于私爱还是出以公心。

31、摇镜则不得为明,摇衡则不得为正。——《韩非子·饰邪》

名句赏析】镜子保持明亮不受干拢才能照出美;衡器保持平正才能量出轻重。比喻要定出人们共同遵守的准则,就应当客观公正,不受外来的干扰。

32、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韩非子·饰邪》

名句赏析】明白地确立法制,抛开私人恩怨,这样才能作到有令必能贯彻执行,有禁没人敢于违反。

明确法令制度,使人们知道何为守法,何为违法,违什么样的法给予什么处理,立什么样的功给于什么奖赏;在执法过程中又能公正无私,“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不以个人的恩怨好恶干扰法律的贯彻执行,这样,自然能做到令行禁止。

33、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故曰:“自胜之谓强。”——《韩非子·喻老》

名句赏析】立志的境界,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胜过自己。所以《老子》说:“能够战胜自我,就叫做强。”

当然,战胜自己,要做到这一点,才是最困难的!人们常常把眼光放在别人身上,只想着怎么样去超过别人,这固然好,但要超越自我,才是难能可贵的!

34、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韩非子·喻老》

名句赏析】三年不展翅,是用来长羽翼的;不飞不鸣,是用来观察民众的习惯。养精蓄锐、不断学习,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成语“一鸣惊人”就来自这个典故。常用来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施展才华,就能做出惊人的业绩。

35、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韩非子·喻老》

名句赏析】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叫做重,稳健执掌权位叫做静。权重的,就能驱使权轻的;虚静以待的,就能控制浮躁不安的。

36、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韩非子·喻老》

名句赏析】不为小事情妨碍害大善举,所以有大名;不早公布他的业绩,所以有大功。

37、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喻老》

名句赏析】千丈长的大堤,因蝼蚁的洞而溃决;百尺高的房屋,因为烟囱裂缝中迸出的火苗引起火灾而焚毁。

不拘小节,不重微害,不在小处注意消除隐患,最终必酿成大祸。成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即来于此。成败与细节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时候,忽略了细节,会引发毁灭性的打击。可用于劝诫人们立身、处事要防微杜渐,防患于萌芽状态之中。

38、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韩非子·喻老》

名句赏析】在路上赛马,不是领先就是落后,而此时还总是关注对手的话,又怎么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自己的马呢?

39、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韩非子·解老》

名句赏析】视力用得过度,那么眼睛就不再明亮;听力用得过度,那么耳朵就不再聪灵;思虑过度,那么智慧就会产生紊乱。

耳、目、脑的功用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损坏其功能。这符合科学原理,也反映了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向其相反方面转化的道理。可用于说明矛盾转化的哲理,也可用于劝诫人们要善于保护自己的视力、听力、脑力,劳逸结合,不可疲劳过度。

40、冬日之闭冻也不固,则春夏之长草木也不茂。——《韩非子·解老》

名句赏析】冬天的冰如果冻得不坚固,那么春夏的草木也长不茂盛。

冬天的冰冻似将万物窒息,但正是如此,才使夏天的草木得以茂盛生长。这一方面说明事物发展到极点而出现反向的转化,另一方面,前者又是后者发展的条件。

41、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韩非子·解老》

名句赏析】和氏之璧,无须用五彩来装饰它;隋侯之珠,无须用白银黄金来装饰它。因为它们本来的质地已经美得无与伦比了,没有什么东西足以用来装饰它们。

原本已经很美好的东西,用不着再去刻意修饰,因为弄得不巧,反有画蛇添足、狗尾续貂之嫌。这几句可供引用论述自然生成之物,往往是最美好的,不须要再加以人工的修饰。或引用说明过分地雕琢绘饰,会破坏事物原有的天然风韵。

42、人处疾则贵医。——《韩非子·解老》

名句赏析】人有病就尊重医生。

人有病,希望医生能给自己治好.所以特别尊重医生。可用来说病人应该尊重医生;也可用来比喻人有了困难.就要尊重前来帮助的人。

43、内外相应也,言行相称。——《韩非子·解老》

名句赏析】内部和外部要相互对应,言行要一致。

44、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韩非子·解老》

名句赏析】灾祸发生的最大原因在于欲望太多,一个人不应该有邪恶的念头,若这样做了就会给自己引来祸事灾难。

45、恬淡有趋舍之义,平安知祸福之计。——《韩非子·解老》

名句赏析】恬静淡泊之后才能把握取舍的原则,平稳安闲之后才能察知祸福的端倪。

46、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名句赏析】烹调小鱼却屡次翻动,那就会令其破碎不全;治理大国却屡次更改法令,那就会使百姓不看其苦。

47、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韩非子·解老》

名句赏析】凡是德都是正因无为而聚集,因无欲而成就,因不思而安稳,因不用而牢固。

48、欲成方面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议言之士,计会规矩也。——《韩非子·解老》

名句赏析】要画成圆形的图案,就要遵循圆形的直径,如果按照这个规律,所有事情都会迎刃而解,所有的事情都有了成功的基础。一个倡导用语言讨论的人,是遵守规矩和道理的人。

也就是说,你想画一个圆,就得用圆规量好圆的直径,这就像我们做事一样,要先做好规划,有思想有计划有谋略,这样的化,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很难,离成功也不远。当今社会,无论是公司也好,企事业单位也好,喜欢开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开会而开会,而是有一种制度叫议会制度,这种制度就是规矩。

49、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功名》

名句赏析】一个人右手面圆形,左手又要画方形,那么一定不能同时画好两种形状。

韩非以绘画为例,旨在说明治学的道理。人不能同时用两手画出两种形状不同的图画,说明心无二用。此名句的深层意义是在强调治学或做事要用志不分,专心不二。然而它没有采用直接陈述的简单说理方法,而是欲说此而先说彼,使人通过彼而联想到此,从而使名句具有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的文学色彩,同时还富有哲理的启示性。

50、故古之能致功名者,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欲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韩非子·功名》

名句赏析】所以古代能够成就功名的人,众人用力帮助他,身边的人真心交结他,远处的人用美名赞誉他,位尊的人用权势推崇他。

51、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韩非子·功名》

名句赏析】如果有才能而没有权势,虽然贤能也不能制服不肖之徒。所以将一尺长的木材放到高山上,那么就可以俯视千仞深的沟壑,并不是木材很长,而是站的地势很高。

52、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

名句赏析】宰相一定从基层州部兴起,猛将一定从基层卒伍发端。

这两句用于强调国家的文臣武将,特别是选拔高层的官员和将领,一定要从有基层实际工作经验的人中选拔。否则处理政务,领兵作战就可能是纸上谈兵,耽误国家大事。

53、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韩非子·显学》

名句赏析】有严厉家长的家庭里没有凶悍暴戾的奴仆,而溺爱子女的慈母却惯坏了不肖的败家子。

韩非的《显学》篇宣扬法家的理论主张,而对儒、墨两派特别是儒家进行了激烈的正面攻击。韩非强调以法治国,以力巩固统治,他说:“是故力多则人朝,力寡财朝于人,故明君务力。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这句话是韩非从正反两面举例说明:实行严刑峻法,人人畏法,故可以“禁暴”,若实行儒家的厚德仁政,人有恃无恐,则难以“止乱”。对法家思想中的合理内核,我们可以批判地继承。

54、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韩非子·显学》

名句赏析】冰块与炭火不能放在一个容器里,严寒与酷暑不能在同一个时间来到。

韩非在《显学》篇用这两个比喻说明,互相矛盾和敌对的学说,不能兼收并蓄,不能同时用来治理国家。后世形成“冰炭不相容”的成语,用来形容两种事物完全对立,矛盾尖锐,有你无我,不可并存。如司马光和王安石政见不同,激烈反对王安石的“熙宁变法”,他在给神宗皇帝的上书中就说自己和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

55、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韩非子·显学》

名句赏析】听到某种说法,没有用事实进行验证就加以肯定的人,是愚蠢的人;不能够肯定的事情却引来作为依据,是欺世骗人。

这几句说明了尊重事实的重要性。在作者看来,只有蠢人才会随便听信那些未经证实的言论;只有欺世盗名者,才会道听途说,信口开河。作为一个严谨的学者,一个正直的政治家,一个有远见的领导人,必须克服主观、盲目、自信、不负责任等缺点,尊重事实,说话要有证据,这样才不会造成失误。这几句名言可供人们特别是领导者作为鉴戒。

56、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韩非子·内储说下》

名句赏析】兔子死了,再也用不着猎狗,就把猎狗煮吃了;敌国灭亡了,谋臣再也用不着了,就把谋臣害死。

历史上不少的君王都是在困难的时期能够与谋臣良将同甘共苦,共成大业;而一旦打下天下,就认为用不着这些人了,反而怕这些人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翻脸诛杀功臣。韩非以生动的比喻,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一历史现象,真可垂戒千古,为后人鉴。《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论衡·定贤》有“高鸟死,良弓戴,狡兔得,良犬烹”,和这两句意思相近。

57、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韩非子·大体》

名句赏析】不要吹开皮上的毛发去寻找其间的小疤痕,不要洗掉污垢去细察难以知晓的毛病。

韩非以两个通俗易懂的比喻,说明古代顾大体者不察寻细微,陷人以罪。现在可借用来说明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无论对待上级或下属,都要看大体,看主流,对同志持宽容的态度,不可故意地挑剔别人的缺点、过错,构人以罪。成语“吹毛求疵”即由此而来,亦作“吹毛求瑕”。

58、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干赏罚。——《韩非子·大体》

名句赏析】依靠法令来治理混乱,依靠赏罚来处理是非。

实行“人治”还是“法治”,历来颇有争议。韩非认为:治乱必须用法,用推行法治的手段(术)才能奏效。所谓治乱国必须用重刑,就是这个道理。对于“是非”问题,也必须赏罚分明,决不能马马虎虎。“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唐·元结《辩惑》)。这句话说明治国安邦必须推行法制,刑赏必须分明。

59、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韩非子·大体》

名句赏析】不因过度思考而使内心疲惫,不因个人私欲而令自身受害;依据法令和权谋来治理国家,通过赏罚来彰显是非。

60、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韩非子·内储说上》

名句赏析】火的形状威严可怕,人们害怕不敢接近,因此很少被火烧伤;水的样子绵软柔弱,人们喜欢游泳戏水,因此被淹溺的人很多。

这几句是韩非子关于法治理论的著名比喻。早在春秋时,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就说过这样的话:“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语见《左传·昭公二十年》),韩非在这里也以水火为喻,说明治国也是如此,他主张严刑峻法,使人望而生畏,更不敢以身试法,这样,国家就容易治理;若法律过于宽大,执法不严,百姓不知畏法,国家就难于治理。

61、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是以刑罚不必,则谋令不行。——《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名句赏析】过于宠溺臣下,法令就难以确立,缺乏威严就会被臣下欺凌,因此刑法不严格的遵循,命令就得不到有效的推行。

62、倒言反事以尝所疑。——《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名句赏析】故意正话反说或正事反做,来试探臣下。

63、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名句赏析】假装爱某人之后,就不好再憎恨他了;假装憎恨某人之后,就不好再爱他了。

64、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名句赏析】倚靠别人不如倚靠自己,依靠为自己办事的人不如自己去办事。

求人不如求己,自己有才是真的有。

65、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名句赏析】种植蜜橘柑桔树,吃它的果实是甜的,闻起来很香,种植枸橘枣树的,长大后会扎伤人,所以君子要谨慎选择所种的树啊。

择其善者而树之,橘之为善,味甘气香,德才兼备。枳棘并非无才可用,若其针棘对外,藩篱内的主公就不会哀叹了。所以“君子慎所树”,韩非告戒有权有势者要谨慎选择助手,“德”必不可缺——功高盖主、养虎自虐的事不能不防。

66、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名句赏析】人们办事和给人好处,如果把对自己有利作为中心思想,那么关系疏远的人也会和好;如果把对自己有害作为中心思想,那么就是父子也会远离而且互相埋怨。

67、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名句赏析】以肉除去蚂蚁,不但没有把蚂蚁除掉,反而会引来更多的蚂蚁;用鱼驱逐苍蝇,不但没有把苍蝇赶跑,反而能招致更多的苍蝇。

蚂蚁和苍蝇嗅觉都极灵敏,而且蚂蚁爱吃肉食,苍蝇喜逐腥臭,想要驱除它们,不用它们最怕闻到的气味去熏逐它,而用它们最嗜爱的鱼与肉去引诱它,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现在可引以说明解决任何问题,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不然将事与愿违。

68、信赏必罚,其足以战。——《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名句赏析】该赏必赏,该罚必罚,这样的军队足以打仗。

有功劳的一定奖赏,有罪过的一定惩罚,这样才赏罚严明,这样军队或组织才可能有战斗力。

69、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名句赏析】国家太平强盛得力于法治,国家纷乱贫弱是由于执法的不公正。

国泰民安得力于法治,因为只有实行法治,以法治国,社会才会安定,人民才能遵法守法。相反,若贪赃枉法,举事不公,阿曲权贵,人民自然不服。一旦小的不服发展到大的不服,心里不服发展到行动上的对抗,国家就陷入动乱之中了。

70、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韩非子·观行》

名句赏析】眼睛失去了镜子,就无法修面剃须;立身失去了政治原则,就无法辨清是非曲直。

这句话以目失镜就无法刮脸剃须为喻,说明身失道就不辨是非的道理,强调了立身行道的重要意义。

71、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二柄》

名句赏析】越王勾践(为复国雪耻而)祟尚勇武,越国人民也当视死如归;楚灵王喜欢细腰的美女,楚国女子也多为使腰肢变细而忍饥挨饿的人。

这句话和汉代《城中谣》:“城中好高臀,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说的道理一样,即“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作领导的特别是国家领导人如能严于律已,率先垂范,群众、国人自然也会影从;作领导的特别是高级领导人如果不能严于律己,甚而带头搞不正之风,下级就会层层加码,歪风邪气就会愈演愈烈,这个道理,中外古今,概莫能外。

72、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韩非子·备内》

名句赏析】所谓夫妻,没有血缘之亲,相爱就亲近,不爱就疏远。

73、偶参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韩非子·备内》

名句赏析】把各方面的情况进行 分析和比较,来检验臣下陈述的言论是否可靠。

74、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韩非子·安危》

名句赏析】国家的生存和灭亡,在于国力的强与弱,而不在于人员的多与少。

这句话用于说明国家不可自恃人多,只有以发展自身实力为主,才能保持国家长久的强盛。

75、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韩非子·安危》

名句赏析】针刺骨上的病毒,局部感到小痛而整个身体却得到长远的健康;耳听深刻的忠言,心里感到小不舒服而国家却得到长久的洪福。

韩非在这里以古代名医扁鹊用刮骨疗毒方法根治大病作比喻,说明了君主能听进逆耳之言,严于律己,改正错误,就能挽救危亡的国家,换来长治久安的政局。这句话和“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样,都是前句打比方,后句见正意,用人们共有的生活感受,强调了纳忠告、听逆耳之言的重要性。

76、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韩非子·难三》

名句赏析】“法” 是为达到某种目标而订立的办法、规章之类的强制性制度,应明文公布;“术”则是统治者控制其臣下的技巧,应当潜藏胸中,择机使用,不轻易示人。

这句话可以看出,韩非主张“法”应是静态的和公开的,“术”则是动态的和隐秘的。韩非认为高明的君王必须善于“操术以御下”,因为“君臣之利异”,“主利在有能而任官,臣利在无能而得事;主利在有劳而爵禄,臣利在无功而富贵;主利在豪杰使能,臣利在朋党用私……”(《韩非子·难三》)在这种利益冲突中,如果不懂得“操术”,就极可能导致“臣下轻君而重于宠人”,那就是说,管理不到位,单位内部结党营私、搞小团体的机会就大了。因此,“法”一定要让人明了,而“术”一定不能被人觉察。

77、为君不能禁下而自禁者谓之劫,不能饰下而自饰者谓之乱,不节下而自节者谓之贫。——《韩非子·难三》

名句赏析】当君主的人不能够约束臣民但是能够自我约束是一种劫难,不能够让臣民们生活很好,只注重自身享受的会引发祸乱,不能够使臣民们节约只注重自身的节俭就是贫。

78、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韩非子·主道》

名句赏析】虚无了,才知道实在的真相;冷静了,才知道行动的准则。

79、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故曰: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韩非子·主道》

名句赏析】君主显露他的欲望,臣下将自我粉饰;君主显露他的意图,臣下将自我伪装。所以说:君主隐藏自己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80、故群臣陈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事以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诛。——《韩非子·主道》

名句赏析】所以群臣陈述他们的主张,君主根据他们的主张授予他们职事,依照职事责求他们的功效。功效符合职事,职事符合主张,就赏;功效不符合职事,职事不符合主张,就罚。

81、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韩非子·爱臣》

名句赏析】过于宠信臣下,必然会危及君主自身;臣下权势过重,必然有篡位之心。

法家的思想,就是要赏罚分明,君主要牢牢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让宠臣拥有过多的权力,否则自己会死的很惨。

82、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韩非子·奸劫弑臣》

名句赏析】凡是人,大体的情形差不多,取舍相同的就互相认可,取舍不同的就互相反对。

83、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韩非子·难言》

名句赏析】只有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实际的内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实用。

84、道私者乱,道法者治。——《韩非子·诡使》

名句赏析】用个人的意志和私心来做为管理的方法的,随心所欲,管理一定混乱。用一定的规章制度来管理的,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管理效果一定好。

85、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韩非子·难二》

名句赏析】珍惜了茅草反而糟蹋了禾穗,对盗贼施以恩惠却伤害了善良的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