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男语录胡歌(渣男)(1)

“既然你活了下来,就不能白白地活着。”

|作者:二水

“你感觉得到了尊重,觉得选择这个行业、这个职业是选对了,所有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当自己主演的电影第一次在戛纳电影节播放完,胡歌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5月20日,作为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法国)主竞赛单元唯一一部入围的华语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在影节宫卢米埃尔厅完成了全球首映。影片播完,台下包括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福茂、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等在内的所有人鼓掌长达4分钟。

在热烈而绵长的掌声中,主演胡歌再一次为自己当初的选择和坚持而庆幸。

渣男语录胡歌(渣男)(2)

胡歌在《南方车站的聚会》首映场。

前几年,胡歌在人气爆棚之时选择了急流勇退,去学习、演话剧、充电。可即便如此,自带流量的他还是经常抢占头条,更别提这次一归来就入围戛纳电影节了。

“歌”不在江湖,但江湖上始终有“歌”的传说……

渣男语录胡歌(渣男)(3)

“小偷”和“渣男”

出演《南方车站的聚会》,对胡歌来说,是一次清零重启的过程。

这部电影的灵感来自一个真实的新闻事件,导演刁亦男用4年时间才完成。演员阵容方面更是花了一年时间去挑选,最后才敲定了胡歌、桂纶镁、廖凡等人。

胡歌在影片中饰演一个被诬陷又遭通缉的小偷。一开始,刁亦男担心一向饰演阳光、正面角色的胡歌不能驾驭“小偷”角色,但在看了《琅琊榜》后,他改变了想法,认为胡歌拥有“含蓄”“隐忍”这些表象之外的另一种能量场。

2017年的夏天,刁亦男向胡歌表达了合作的愿望。没想到第二天,胡歌顶着上海三十七八度的桑拿天,自己骑着摩托车来找刁亦男看剧本。看过当时刚定稿的剧本,胡歌说:“我要演的。如果我的团队在档期和片酬上提任何苛刻要求,你就直接来找我。”

2018年3月28日,胡歌正式进组。在那之后的182天里,他把自己“大改造”,完全忘掉本来的自我,彻底进入另一个自我。有一场戏是他裸着上身缠纱布,肌肉线条若隐若现。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接受了长期的体能训练,还把自己晒得炭黑。大家也因此在官方电影海报上见到了另一个“胡歌”——褪去了帅气,黑了很多,瘦了很多。

渣男语录胡歌(渣男)(4)

《南方车站的聚会》电影海报。

颠覆以往形象的作品还不止这一部。去年,胡歌在《你好,之华》中挑战了“渣男”角色。虽然他是作为客串演员出现的,出场时间不超过10分钟,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过影片后,人们感叹“好想暴打那个留着大胡子的家暴男”。你能想象吗,这样一个品性暴躁、令人憎恨的角色竟是胡歌自己选择的,只因为“以往没有尝试过类似角色”。

在很多人眼里,娱乐圈就是个名利场,人人都想赚快钱,无人愿意碰触牺牲外表、吃力不讨好的角色。可胡歌恰恰相反,他甚至会为了寻找这样的角色,而不接其他戏。

渣男语录胡歌(渣男)(5)

我是演员

没有新作品也不经常露面,却还是让人念念不忘。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不多,胡歌是一个。

出道14年,他很少上综艺节目。曾有五档真人秀节目请他出山,都被拒绝了。原因很简单,因为觉得自己是演员,不是明星,要对得起观众。

2005年,胡歌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同年,他因在《仙剑奇侠传》中饰演“李逍遥”一举成名。也许是当年的角色太成功,直到现在,人们每每提及仙侠剧,风流潇洒的“李逍遥”仍是众多观众心中的白月光。

但胡歌自己迷茫了……

一天,他看见电视里正在播放自己演的《仙剑奇侠传》,换个频道,是自己演的《神话》,再换个频道,又是自己演的《射雕》。“我的演技几乎没长进。”那天晚上,胡歌失眠了,他一口气绕着上海虹口足球场跑了十几圈。

时隔多年后,胡歌再次夜跑,并在微博上写了这样一段话:“今天绕公园跑,天黑思路特别清晰,但仍然想不明白,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怎么还在绕圈。”

渣男语录胡歌(渣男)(6)

原本以为认真做一个演员就好了,但他发现只有认真还远远不够。“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呢?”

后来,他偶然看到了一句话:“演员最终拼的是文化。”那一刻,他茅塞顿开,对公司说:“我想沉淀一下。”很多人都不懂胡歌的决定。那时的他,剧本可以随便挑,片酬都是8位数起步,他却偏要在此刻按下暂停键。

胡歌接下来做的事情,更让人想不到:

重温《罪与罚》《局外人》《活着》等书籍,充实自己;还有选择出演赖声川的《如梦之梦》和徐俊的《永远的尹雪艳》两部话剧作品。

一场话剧的酬劳只有1000—1500元,但胡歌每天都泡在剧组里。他说,“演话剧是提升演技的一个有效途径。拍电视剧可以出错,然后再来一次。但话剧不行,观众就在台下坐着,你必须把每个表情都一次性做到位”。最终,他凭借《如梦之梦》中的“五号病人”,斩获了“第二届丹尼斯最佳男演员奖”。

渣男语录胡歌(渣男)(7)

在演《如梦之梦》时,台下常坐着两位观众,一位是孔笙,一位是李雪,两位都是《琅琊榜》的导演。话剧舞台上的胡歌,让他们决定“没有人比胡歌更适合演梅长苏”。

沉寂两年后,胡歌在2015年出演了3部电视剧:《琅琊榜》《伪装者》《大好时光》。这3部戏,部部大火,也让他横扫了多个颁奖礼的“视帝”。但荣誉没有让胡歌膨胀,《琅琊榜》之后,人们恭喜他转型成功,他却说:“(我)用了很久的时间,想跳出自己的框框,做了些尝试,但没有以前,就没有现在。不想说转型,只想说转身,每一步的经历,都是一种成长、财富。”

懂得了“演员”含义的胡歌,在2018年把微博简介改成了“演员”。越是简单的表述,做起来却越不简单。

渣男语录胡歌(渣男)(8)

胡歌微博简介。

渣男语录胡歌(渣男)(9)

不能白白地活着

还记得13年前那场几乎让胡歌“改天换命”的车祸吗?

那一年,他正在拍摄《射雕》,正要享受流量明星的红利,却因为一场严重的车祸,脸部重伤,右眼险些失明。而最让他难过的,是这场车祸夺走了对他而言既是朋友又是助理的张冕的生命。

胡歌自责,觉得张冕的死自己也有责任。因为事发前,为了让胡歌在后面座位休息,张冕专和他换了位置……

面对浑身上下缝了120多针的自己,胡歌不敢想象未来的生活。“命和眼睛虽然保下来了,但我觉得自己的演艺生涯结束了,脸伤得太重了,这张脸不够资格再去做演员。”

渣男语录胡歌(渣男)(10)

车祸后的胡歌。

但是他不能,整个公司的生死都系在他的身上。于是,一次次手术、一次次折磨,胡歌到鬼门关前转了一圈,经历了难以忘怀的伤痛,最终再次站到了所有人面前。

为了安抚胡歌的情绪,也为了遮住眼睛上的伤疤,公司和《射雕》剧组提了要求:胡歌所有造型必须带刘海。拍摄角度也得是胡歌没有受伤的左脸。公司把这些要求写进胡歌所有的演员合同里,从那以后,胡歌总是习惯性地躲避镜头,在生活中和朋友近距离聊天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把左脸朝向对方。

有人说,“逍遥哥哥毁了”。

有那么一段时间,胡歌看着镜头里的自己,开始反思。他觉得那种造型对自己简直是一种羞辱,是一种病态。这个伤疤是他一辈子的记忆,可这段经历并没有什么值得隐瞒的,只不过是他人生当中的一次意外罢了。

2010年,电视剧《神话》开拍。剧组按照合同的要求,给胡歌准备了刘海,但他主动提出:“把这个刘海拿掉吧。”他还开始尝试用受伤的右脸面对镜头。

“车祸把我撞离了原本的轨道,让我能够以最真实的状态去寻找新的动力和方向。”“既然这道疤痕会跟我一辈子,那我为什么不索性接受它呢。如果我的戏演得足够好,又有谁会去在乎这道疤痕呢。”车祸前的胡歌,是偶像;车祸后的胡歌,选择以另一种方式站起来。

生活中的胡歌也开始更加放松、更加真实地对待自己、对待人生。毕竟在那场车祸里有朋友失去了生命,而他活了下来。就像《琅琊榜》里涅槃重生的梅长苏,应该做一些想一些更重要的事,而不是纠结于无法抹去的疤痕。

他觉得自己像一个幸福的拾荒者,默默地将被车祸撞碎的所有一切,重新拾起。后来,他以《幸福的拾荒者》为名出了一本书,记录了车祸后所发生的事和感受,以及朋友们对他的祝福,并将这本书的全部收入捐给了香港苗圃行动,然后就有了“张冕苗圃希望小学”。这些年,他陆陆续续去了几次云南,在那里以张冕的名义,捐了30多所希望小学。

渣男语录胡歌(渣男)(11)

胡歌和张冕苗圃希望小学的同学们。

现在的胡歌,可以坦然面对那场车祸和死亡。去年,几乎与综艺节目绝缘的胡歌参加了《朗读者》,并在节目中朗读了《哈姆雷特》中的经典独白,“生存还是毁灭”。他说,“我要在死亡的阴影里,热烈地活着。我要在演员这条路上走很长时间,能走多长,走多长,我要多为张冕活一份,并活出意义。”

在《琅琊榜》中,胡歌最喜欢那句,“既然你活了下来,就不能白白的活着”。它就像是写给胡歌的。“我重活一次,不是为了更红的。”他早已将“演员”二字刻进自己的人生,他也会为此无止境地去努力。

明星,靠脸;演员,靠戏。曾经的胡歌,是前者,现在的他,是后者。

渣男语录胡歌(渣男)(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