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十条法则(善于遵循自然规律)(1)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根,基础、根本的意思。

君,主宰的意思。

荣观,玩乐的地方,指华丽的生活。

燕处,日常生活享受。

超然,不沉溺其中的意思。

万乘之主,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指大的国家的君主。

启示: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柔静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圣人级别的智者即便终日远行,也始终不离开他的承载和担当。虽然有着舒适华丽的生活,但他却能超然于显贵之外,内心坦荡从容。

但很多大国的君主却偏偏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总是以轻率躁动的行为来治理国家,这实在是愚蠢至极。

轻率就会失去立身的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的地位。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受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辙迹,车轮压出的痕迹。

瑕谪,瑕疵,这里指过失的意思。

数,计算的意思。

关楗,关门的门栓之类的工具。

绳约,绳索的意思。

袭,延伸的意思。

资,借鉴的意思。

要妙,精要玄妙的意思。

启示: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言谈的不会说错话,善于计算的不限于使用筹策的工具,善于关闭的不限于使用关门的工具,善于打结的不用绳索别人也无法解开。

善于的外在显现,皆是由于善于的内在修行,所以说善于的至高境界是无形的内在修为。

因此,圣人级别的智者,他善于用人,所以能做到人尽其才,他是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的;他善于用物,所以能做到物尽其用,他是不会把任何东西当做废物的。

这种善于的智慧,就是遵循自然运行规律的延伸显现。

所以,善于遵循运用自然规律的人,是不善于遵循运用自然规律的人的老师。不善于遵循运用自然规律的人,是善于遵循运用自然规律的人的借鉴。

不懂得标榜他人善于的地方,不懂得借鉴他人不善于的地方,如此一来,即便是很聪明的人,也只是小聪明,大迷惑,这就是精要玄妙的核心。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