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相当,尺寸相当,都是插电混动汽车。

领克09和唐DM-p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咱们先来讲解目前仍在销售中的09-PHEV,这套平台其实与唐DM3.0的双擎四驱版本概念相同,与汉DM3.0也是一样的;该平台由前后桥两个单独布局的驱动系统组成,前桥为2.0T&8AT,后桥是独立布局的驱动电机,内燃机和电动机都属于发动机,发动机的英文为engine,音译为引擎;所以双擎就是指“双发动机”,双发在插电混动和增程汽车里很是常见。

领克09混动7座版本(EM-P和老款插电混动特点解读)(1)

DM3.0并联式架构主攻高性能,在DM-i应用之前是主力,现在被前桥部分相同、增加后电机的DM-p取代,不过星际品牌的高端车型据说还有使用DM3.0架构的特殊车型。

DM3.0有三个选项,分别为:

在秦Pro换代之后就不再有前驱的DM3.0量产车了,汉唐用P4(后桥电机)配合前桥的内燃机、混动专用变速器加发电启动一体机(BSG)打造。

领克09混动7座版本(EM-P和老款插电混动特点解读)(2)

这个平台很有意义,看似只是把前桥电机挪到后桥,带来的变化却是纯电模式变成了“后置后驱”,驾驶乐趣比前驱车理想得多;而在有点混合模式中启动内燃机之后,车辆则可以在适时四驱和全时四驱之间自由切换,一辆车可以有多种驾驶模式,对于轿车而言会非常有驾驶乐趣,所以汉DM3.0换代DM-i(前驱)不仅没有影响DM3.0版本的评价,甚至于老款变成了限量版的香饽饽。

领克09混动7座版本(EM-P和老款插电混动特点解读)(3)

三擎四驱当然是指“三发”,相比双擎四驱多出的是前桥P3电机。

多出这台电机就让车辆的驾驶模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变化在于纯电模式也变成了全时四驱,体验不到后驱的驾驶乐趣了;汉DM-p就是全时四驱,虽然加速更快但可玩性略低。不过对于SUV车型反而是全模式全时四驱更好,因为这种车型的车身比较笨重,用后驱反而会影响车辆的操控稳定性,所以唐DM3.0的双擎四驱版卖得并不好,销量支撑还是三擎版本。

领克09混动7座版本(EM-P和老款插电混动特点解读)(4)

回到领克09,其老款插电混动版本显然也是双擎四驱。

纯电模式由后轮电机驱动,油电混合模式为适时四驱,特殊模式如雪地或泥地模式则是全时四驱;标准相当于唐DM3.0的双擎版本,比三擎版的标准要低一些;而且其后桥电机只是130kw/309N·m的标准,汉唐DM3.0的后桥电机不仅扭矩更大, 最大功率也达到了180千瓦。

所以领克09 PHEV的综合实力是要比唐DM3.0三擎版本差一些的,竞争力并不足够强;其前桥用的8AT并不更平顺,AT变速器的优点本也不是平顺;DM3.0的BSG能配合HDCT在换挡时主动控制转速,平顺性要理想一些。

领克09混动7座版本(EM-P和老款插电混动特点解读)(5)

领克09新款插电混动版本定义为EM-p,似乎和唐DM-p有些神似。

新车应用的系统可以确定为吉利研发的3DHT,该车有油电混合和插电混动两个选项,不建议选择属于燃油车和的油电混合车,不论是什么品牌。

3DHT架构其实也是串并结构,内燃机串联发电机,另有一台驱动电机;与E-CVT不同之处是3DHT给内燃机增加了前进挡,可以在全速域油电混合模式中控制高速区间的耗油量。这个方案其实有些奇特,内燃机有了前进挡就有概率出现换挡顿挫,可是前进挡还不够多,这对于油耗和NVH的控制水平究竟如何是只能等实车到店后自己去体验了。

领克09混动7座版本(EM-P和老款插电混动特点解读)(6)

唐DM-p是基于DM-i增加后电机打造,DM-i就是串联式直驱架构,本质是E-CVT;内燃机和电动机都没有变速箱,都是依靠调整转速来调整车速;这样会很难控制高车速区间的内燃机的油耗和噪音,但是DM-i/p采用的是“增程式+油电混合”双模式,时速80公里以内只增程发电,超出之后才会进行油电混合,这样就能有效控制内燃机的转速和能耗了。

领克09混动7座版本(EM-P和老款插电混动特点解读)(7)

唐DM-p的实测城市道路综合路况油耗为7.3L/100km,领克09 EM-p大概率会高一点,而且最低荷电状态驾驶会有顿挫感。

这就是两台车的区别,领克09 PHEV第一代推出的时候,唐DM3.0就已经在规划升级DM-p;在唐DM-p交付之后,新款09 PHEV又在规划升级EM-p,感觉还是慢了一步,竞争力会如何也许不难判断。

领克09混动7座版本(EM-P和老款插电混动特点解读)(8)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