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从遥远的非洲沙漠走来的牧羊女,在命运机缘巧合的安排下,摇身蜕变成为风靡全球的国际名模的故事。

华莉丝·迪里,从索马里走出来的女孩,拥有美丽的脸孔,出色的身姿。

她的背后,却带着悲痛的故事,深深验证了张爱玲的句名:“人生一袭华丽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

她闪耀而夺目的人生,童年与少年却破败不堪,尽是爬满虱子的艰辛和困难,而这一切,源于一个她隐藏在内心的秘密。

那个秘密,不仅代表她自己,更代表千千万万被压抑及剥夺了权利的女人。

童年

非洲第一黑玫瑰超模(她是非洲沙漠的牧羊女)(1)

华莉丝出生在索马里一个放牧的部落家族里。

母亲出生在索马里的首都摩加迪沙,她长得明艳动人, 黝黑的皮肤如墨色大理石,身材纤长,发丝柔软飘扬。

这个出生优越环境,显赫家境的美丽少女,遇见华莉丝的父亲后,就因他英俊出色的外表沦陷了。

她不顾家长的反对,认为一辈子跟着这个男人,在沙漠流浪,也会极其浪漫。

于是,美丽的少女嫁给了英俊的青年。

游牧的艰辛,自此在这女人的生活里展开,她忍受艰难,忍受孤独,坚强而坚韧地在那片荒漠中,生存了下去。

为了缓解远离家人的寂寞与孤独,她开始生小孩,一个接一个,在沙漠里生了十二个孩子。

孩子为母亲的生活带来了爱和坚强。

她曾独自走在沙漠中,一个人把孩子生下来,又一个人用锋利的器材割断技带,再长途跋涉四天,回到丈夫和孩子的身边.....

华莉丝,就是母亲和父亲爱情的结合体,他们曾如此与众不同,彼此相爱,彼此敬重。

只是,当华莉丝的母亲生完十二个小孩后,岁月和艰辛终是让她疲惫,她对丈夫说:“我太老了.....要不你再娶一个吧,让我歇歇吧。”

那本是无心的话,原以为丈夫不会这么对她,但他终归还是不能免俗。

在非洲,一个男人娶几个老婆是很常见的,沙漠的荒凉和干枯,需要很多的人手提供劳动力,光是寻找水源这项,就繁重地让人喘不过气来了。

因而,拥有一个庞大的家族,为家庭贡献劳动力,就显得如此之重要。

就那样,华莉丝的父亲消失了两个月,回来时,他带回来了一个女孩,说:“ 大家来见见我的妻子吧。”

那个女孩,才17岁。

那一刻,华莉丝的母亲从一开始的震惊,嫉妒,到慢慢地接受。

她的丈夫,被一个比自己女儿大不了几岁的少女,抢走了。

而华莉丝,就在这样原始的环境里长大的,拥有12个弟兄姐妹,有几个因为环境的艰辛,早已去世,还有一个大她几岁的继母.....

那时,她的生活,只有自然,家人和牲畜。

割礼

非洲第一黑玫瑰超模(她是非洲沙漠的牧羊女)(2)

五岁那年,华莉丝按照家族的习俗,做了割礼。

割礼,这种源于古老民族的习俗,在索马里一代一代遗传着,他们坚定地相信,女人两腿间,有肮脏的东西,必须将切除,缝合,才能恪守贞操。

遭受割礼的女性,一生不仅要忍受生理的不便之处,重则还诱发疾病感染。

这种手术通常在原始条件下,由一名产妇或村妇施行,没有麻醉药,有什么工具就用什么工具--- 刀片,刀子,剪子,碎玻璃片,利石。

很多女童往往扛不过这关,早早地死去。

五岁的华莉丝,对于世界并没有任何了解,年幼的她并不知道,世界的大洋彼岸另一端,生而为女人,是可以免遭受这一切的。

传统习俗的代代遗传,从来没有人给她解释过这层层谜团,她只知道,那标志着从小女孩蜕变为女人,她甚至盼望着这样的仪式尽快来到,这样她就可以成长为一名女人。

这股渴望,在目睹了姐姐遭受割礼后苦不堪言的场面后,转化为了恐惧。

然而,恐惧不能带领华莉丝免遭这惨绝人寰的时刻,那条通往成年女性的道路,充满鲜血,荆棘和惨痛。

5岁的某一天,母亲突然让华莉丝不要喝太多牛奶和水,免得老是要上厕所。

华莉丝预感到了,那可怕的时刻,似乎要来到了......

第二天,天尚未亮之时,母亲将她唤醒,华莉丝被带到一个灌木丛中,被要求着躺在一块平整的石头上。

母亲捡了一块树根,放在华莉丝的嘴巴里。她坐在华莉丝的后头,双臂紧抱着她,夹着她的身体。

她对华莉丝轻声说道:”你要是踢打起来,我一个人也抓不住。宝贝,你要乖。为了妈妈,你要勇敢起来,很快就完事了。“

那一刻,姐姐痛苦扭曲的表情瞬时映入华莉丝的脑海,她内心无比恐惧,很想逃离,但因为妈妈的话,她逼迫自己勇敢。

5岁的孩子看过去:一个冰冷严厉的吉普赛老女人,没有一丝笑意地盯着她,她掏出包里的小刀片,啐了一口口水,之后,开始.....一刀.....一刀.....钝钝地.....来回锯割。

那是无法用言语言述的痛苦,身体被生生切割......

华莉丝很想让母亲自豪,但她开始不受意志控制,双腿拼命抖动......

她最终晕过去了。

意识恢复过来时,华莉丝以为最痛苦的时刻已经过去了,殊不知,真正属于“魔鬼”的折磨时刻才到来。

她在虚弱的身体里,亲眼看见吉普赛女人捡起一个树刺,在她的皮肤里,戳下一个又一个洞,再扯过一根结实的粗线,穿过小洞,将她缝合起来。

她的双腿早已麻木,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意识模糊。

她仿佛漂浮在世界之外,在自己的躯体之外,无比的平静。

那一刻,她不再担忧,也不再害怕。

命运并未就此夺去华莉丝坚强的生命,曾夺去无数无辜生命的割礼,变成了华莉丝通往“女人”路途的烙印。

当她从意识模糊中清醒过来后,被布条从脚裸到腰际固定着,双腿被绑在一起躺了一个多月,在那期间,她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经历过高烧,惨受过上厕所时撕裂的痛苦......

当捆绑华莉丝的布条终于取下时,她看到自己的下身,一片平整,中间只留一条像拉链般的疤痕。

那条“拉链”,是她贞洁的象征。

逼婚

非洲第一黑玫瑰超模(她是非洲沙漠的牧羊女)(3)

13岁那年,华莉丝的父亲领回来一个六十多岁,一下巴白胡子,拄着拐杖的人,父亲告诉华莉丝:“他就是你未来的丈夫。”

父亲很爱自己的女儿,因为她们姣好的面貌,他会用生命,拼死保护她们的贞洁和名声,不允许任何人玷污自己的女儿。

他说:“我的宝贝,这个老男人,他不会出门,不会在外头鬼混,娶别的女人,不会抛弃你,会好好照顾你。”

但更重要的,是这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他答应给父亲五头骆驼作为聘礼。

“五头骆驼” ---- 这一次,华莉丝没有再像幼年那般默默接受命运的任何赠予,她早已在沙漠放牧的生活里,成长为一名像男孩一样桀骜不驯,无所畏惧的野小子,她的名声甚至早已传开。

这也是父亲为什么急着把她嫁出去,因为,没有哪个非洲男人愿意娶一个不听使唤的老婆。

华莉丝盘算着逃离家乡,去到索马里的首都摩加迪沙,去那里寻找同样因逃婚而离家的姐姐,或投靠家境显赫的姨妈舅舅们。

她祈求母亲,帮助她逃走,那个在沙漠生活了一辈子,总是依附丈夫话语的妇女,拒绝了自己的女儿。

她无法猜测,如果帮助她离开,在那片荒凉的沙漠之上,华莉丝又是否能够活着,找到去往摩加迪沙的路.....

也许是神明,最终感动了华莉丝妈妈的心,在一个清冽的夜晚,她唤醒了自己的女儿,告诉她“现在就走”

天色朦胧,华莉丝用力地和母亲告别,她想看清楚母亲的脸庞,将她深深地刻在心上,她并不知道,在未来很长的岁月里,她都不会再见到母亲。

那个在沙漠陪伴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走过千万里路的母亲,轻轻地对华莉丝说:“华莉丝,你自己一定要小心啊.....还有,你别把妈妈忘了。”

逃离

非洲第一黑玫瑰超模(她是非洲沙漠的牧羊女)(4)

冥冥之中,似乎有神明一直护佑陪伴着华莉丝,他对她的生命,另有安排,她存在着某个活下去的理由。

华莉丝不可思议地,在沙漠上存活了下来。她遇到过狮子,惊心胆颤过丧命。

但神奇的是,狮子估计是觉得她太过于纤瘦,在她面前来来回回地踱步,便优雅而雄健地离开了。

在沙漠里,她还差点被追赶上的父亲抓住,但她机灵地逃离了,发觉父亲是沿着她在沙漠遗留的脚印追赶上她的,她慌忙改变了方向,踏着石头行走.....

当她在大马路行走之时,企图搭便车去到摩加迪沙,一位卡车司机突然停下来,操着一口因烟草而变色的牙齿,笑着说:“上车吧,小美人。”

华莉丝心里有些不安,她或许应该听从直觉,不要上车,但她终究还是太年轻,也太疲惫了,于是她就上车。

在车的中途,司机的朋友,一个四十多岁丑陋不堪的人,企图对华莉丝行不轨,.

这个自从决定从沙漠里跑出去,就不再向命运妥协的小女孩,死命地挣扎抗拒着,为了保护自己的贞洁,她使用了巧技,用石头恨恨地将这个恶心的男人打死了。

当司机发现华莉丝将自己的朋友打死后,他愤怒地停下车准备好好修理她,华莉丝得以逃离了卡车,再次死命地奔逃起来。

夜晚的暮色掩盖了她,她在黑暗的保护下,得以顺利逃离。

太阳初升之时,晨光照耀着华莉丝,这一次,一辆奔驰停在了华莉丝面前,询问:“你要去哪儿?“

这一次,这个男人笑起来,是一口雪白精致的牙齿.....

停留

非洲第一黑玫瑰超模(她是非洲沙漠的牧羊女)(5)

那个衣着优雅的男人,最终将华莉丝带到了摩加迪沙的附近,随后,她开始搭成其他便车及步行,往梦想之城而去。

虽说才刚从沙漠的一路艰险逃离出来,但上天对于她去到摩加迪沙的测试,并未到此结束。

华莉丝到摩加迪沙时,市场上遇到了谎称认识要找的人,将她带到自己的家里,企图性侵她。

13岁的华莉丝,冥冥之中暗藏着某种能量,总是无法轻易向命运低头,她再次侥幸脱险。

逃离了这个狡诈之人的屋里,那一刻,华莉丝逐渐明白,这个世界总是充满风险,大部分人的面具之下,暗藏着让人摒弃的罪恶,她明白道,再也不能轻易相信任何人。

坚持不懈的努力,她找到了同样因包办婚姻而逃离的姐姐,姐姐怀孕了,大腹便便等待生产。

只是,姐姐并不对华莉丝逃离家乡的做法表示赞同,她收留了华莉丝,但还是不断在她面前念叨:“你就这么从家里逃出来,把活都留给妈妈了。”

姐姐离家出走5年了,家里人早已将这个不听话的女儿当成消失了,而她,还将华莉丝当做过去那个傻乎乎的小妹妹。

殊不知眼前的华莉丝,早已长大,她有了自己的个性,自己的追求,充满野性,犹如不愿意被驯服的狮子。

在这种不断被吆三喝四,天天煮饭,洗衣,照顾姐姐新出生的婴儿的生活里,华莉丝很快失去了兴趣,她明白自己逃离家乡,逃离婚姻,并不是为了这种生活。

于是,她再次选择了离开。

华莉丝一声不吭就走,甚至都不知,此生自己并不会再见到姐姐。

之后,华莉丝投奔了同样的摩加迪沙的外婆和舅舅,她继续扮演着一个“保姆”的角色,在舅妈家打扫卫生,照管小孩,以此换取自己在那里居住的权利和食物,华莉丝对于生活充满深深的困惑,她不知道自己还要经历多少,才能拥有生活的希望。

她渴望改变,渴望前进,期待能够抓住生命中出现的任何机会,她的内心充满一股不知从何而来的信念,总觉得自己的生活将会和身边的人不同。

这股声音,一直引领着她,让她甚至以为,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这股声音。

终于,机会之门在华莉丝门前逐渐打开,而她,开始抓住一个又一个机会之门,慢慢通往了世界之巅。

追求

非洲第一黑玫瑰超模(她是非洲沙漠的牧羊女)(6)

桀骜不驯的华莉丝,最终还是因受不了无尽的郁闷生活,和舅妈闹翻后,又潇洒地跑去投靠了妈妈的姐妹。在姨妈家,华莉丝的生活比之前好过了一点,至少姨妈的女儿也会一起帮忙承担家务。

有一天,华莉丝意外得知妈妈的另一个姐妹,丈夫是索马里驻伦敦的大使,并一家都迁移在伦敦生活。

大使先生回到家乡,想要寻找一名索马里的仆人,一起去到伦敦,帮忙照顾家庭的起居生活。

华莉丝抓住这次机会,不断祈求姨妈帮她推荐。

碍于亲戚的关系,大使先生勉为其难地同意了华莉丝这个口嚼口香糖,看上去很“难搞”的孩子。

华莉丝并不期待飞黄腾达的机会,她对于伦敦,甚至“白人”这个词,都充满疑问和困惑。

她只是觉得“伦敦”,那是一个听上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她期待逃离家乡,逃离父亲,虽然姨妈对她很好,但她和姐姐一样,总是觉得妈妈一个人呆在家里,怎么干得了那么多活。

她害怕有一天姨妈会将自己送回去,那么,一切的逃离就失去了意义。

她期待远远地离开家乡。

少年

非洲第一黑玫瑰超模(她是非洲沙漠的牧羊女)(7)

华莉丝到达伦敦,就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切对于她而言都是陌生,一切对于她而言,也都是理解之外的。

她甚至不会讲英语,与这个不同肤色,不同人种的城市的人,交流不了。

伦敦的姨妈并没有打算为华莉丝打开一个新的世界,她将华莉丝固定在家里,每天打扫卫生,准备餐食。

伦敦的女仆生活,让华莉丝明白了时间观念,这个从大漠走来,每天按照日出日落的节息而生活的女孩子,开始明白时间的紧迫感,她必须6点起床,6点半给姨父早饭,7点给阿姨咖啡,8点给孩子们早饭,之后,一天的家务生活就开始了......

日复一日忙碌的仆人生活,逐渐打破了华莉丝对于姨妈赋予的期待和幻想,她仅仅将自己作为女仆看待,连自己看电视的机会都不允许,以至于华莉丝在伦敦呆了4年,英语都不会讲,对于屋子外面的生活,知之甚少。

华莉丝对于伦敦的热情,犹如过去一次又一次的激情,又无可奈何地消散那般,她对姨父姨妈家这种仅仅作为女仆的生活,失去了兴趣。

她偷偷跑去上学,学习英语,却被姨父发现,暴跳如雷地阻挠了。

于是,她只能躲起来,自个儿努力学认字,并有幸知道了“模特”及“模特”的性质。

当时,华莉丝并不知道,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走上巅峰的世界模特。

成名

非洲第一黑玫瑰超模(她是非洲沙漠的牧羊女)(8)

四年后,大使先生-- 姨丈在伦敦的任期结束了,他们举齐一家,准备打道回府,返回索马里。

那个总是在逃离的华莉丝,此次,却选择了留下。

她不甘心,就这么一无所获地回到索马里,4年的伦敦生活,她仅仅学会了如何做意大利面,如何刷马桶,她并不知道“衣锦还乡”的技巧和能力,她无法就这样失败地回到家乡。

姨丈和姨妈并不支持这样的决定,他们甚至没有帮助她解决护照的问题。

华莉丝就这么孤零零地留在伦敦,她闻到了自由的味道,放往眼前的,是机会。

她像突然被放出笼子的小鸟,到处滑翔着,她去到广场,尽情随意地试了很多衣服,却因为拮据的存款,而没有办法下单。

其间,她偶遇了一名索马里女孩子哈乌,就和别人搭聊了起来。

在她的帮助下,华莉丝找到了便宜的住所,在麦当劳找了工作,那些女仆的经验和技能,瞬间派上了用场,华莉丝得以赚钱生存下去。

空闲时间,华莉丝就到给外国人开办的免费学校,学习英语读写。

偶遇到的索马里女孩子哈乌,仿佛是华莉丝的福星,她带领着华莉丝,慢慢适应伦敦的生活,那个从沙漠走来,只知道怎么养骆驼,养山羊的女孩子,在哈乌的帮助下,慢慢了解了各式各样的人。

哈乌教导她关于人性的东西,告诉她遇到的每一个人,想法如何,个性如何。

哈乌是最了解华莉丝的,因为她也是索马里的女孩子,她明白华莉丝呆在伦敦,是为了逃避索马里,她告诉华莉丝:“开心点,和男人说笑跳舞都没关系,然后就回家。别让他们把你哄上床。他们不知道你和其他英国女人不一样。他们不知道你受过割礼。“

因为哈乌,华莉丝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华莉丝在麦当劳打工时,偶遇到过去送姨妈女儿上学时,经常碰到的男人。

那个人跟了华莉丝两年,有一次甚至跟到华莉丝的家里,但华莉丝当时英语不好,根本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只是以为他是目的不纯的人。

他还和姨妈在门口聊了很久,不知道说了什么,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跟踪过华莉丝了。

那次偶遇,让华莉丝想起他塞给自己的名片,说他是一名摄影师。

华莉丝并不知道摄影师究竟是干什么的,见多识广的哈乌却不一样,她怂恿华莉丝打电话给这名摄影师,搞清楚他的底细。

于是,华莉丝和哈乌上门拜访了这名摄影师的办公室,在那里,华莉丝看到了很多巨幅贴画,上面都是精致漂亮的女人,她赞叹不已。

在哈乌的英语沟通下,华莉丝瞬间明白,原来这个摄影师过去跟踪了自己两年,只是单纯地想为华莉丝拍一张侧面照-- 她的半边脸,那个美丽的轮廓。

从走进摄影棚,看到那么多巨幅贴画时,华莉丝觉得自己似乎就是属于这里,她仿佛找到了自己千辛万苦来到伦敦的理由。

她拍了那张侧脸照,在镁光灯下,在妆容下,她感觉自己像变了一个人,她变成美艳动人的尤物。

那张侧脸照,为华莉丝打开了”模特“的世界,没有刻意寻找自己的使命,它就如此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一家模特经纪公司看到华莉丝的照片,对她产生了兴趣,之后,华莉丝正式走入模特生涯。

这个从沙漠走出来的,带着黝黑肌肤的大美人,拍了英国著名的时尚杂志的照片,之后又出现在007电影的《黎明生机》,成为了邦女郎;

她逐渐遍布巴黎,米兰,纽约的舞台;

她开始为著名品牌露华浓彩妆,香奈儿拍摄广告;

她甚至引领着时尚杂志Elle,Glamour, 和Vogue 的潮流;

风靡全球的华莉丝,甚至吸引了BBC为了量身拍摄了一组纪录片:纽约的牧羊女。

这是一个翻滚的历程,生命中有很多挑战,但华莉丝都稳稳地接住了它,她似乎注定要成为一名模特,以至于在她面对护照的非法问题,模特黑人的市场鄙视等等,她都迎刃而解了,一切都显得那么惊险,一切却也显得那么无险。

成名

非洲第一黑玫瑰超模(她是非洲沙漠的牧羊女)(9)

传统的非洲文化,摧残了华莉丝的生活,她的一生,因割礼终生品尝不到性生活的快乐,但却也是这古老的非洲文化,造就了华莉丝。

当人们为了模特生活奔波忙碌,感觉到疲惫之时,这个曾走过几千万里路,光着脚在石头上走过得牧羊女,却觉得模特生活太过于轻松和自由,她尽情地享受着舞台和自己。

在美国这个最富有的国家,人们只为账单而困扰,并觉得自己是最穷的时候,华莉丝早已在沙漠学会,为简单的生活献上感恩。

那片土地,人们会为了天降甘霖,生命再生而欢欣雀跃。

成名的华莉丝并没有被光鲜亮丽的世界或头衔夺去注目,她依然享受在大自然的怀抱下,在阳光下自由自在的感觉。

她会在拍摄的空闲时间里,钻到树丛里,倾听鸟儿的鸣叫,假装自己重回了非洲,重温那片平和和宁静。

她不禁想起了索马里那群被生活夺去权利,被文化压逼的千万索马里女人,她们曾像自己一样,手无缚鸡之力被逼迫着做了割礼。

自己是幸运的,逃离了那里,学习了文化,学习了知识,拥有了生活的选择和自由。

成为模特不久后,她就通过手术,将自己的下身切割,只是,这种残害终究会留下痕迹,陪伴她的一生。

华莉丝企图从生命的历程,为割礼寻找一个正确的说法或赋予它特别的意义,但她最终还是寻求不到,她无法欺骗自己,那仅仅是一种愚昧的仪式,是男人们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利,而对于女性施加的暴力,在传统文化的演变下,才造成这样。

那些无知的妇女无法选择,因为没有人为她们发声,就像母亲必须逼迫自己的孩子去完成这个仪式,否则她将嫁不出去。

生命中那么多“偶然”出现的机遇,让华莉丝明白,背后必须应该有高于“偶然”的东西,自己作为从索马里走出来,经历生活的种种,应该带着某种“理由”。

于是,在某次采访中,她对著名杂志主持人说:“模特的那一套我已讲过无数遍了,如果你答应我会发表这一刊,我就给你讲个真人真事吧。”

那是一股勇气,推动华莉丝,将自己的隐私部位,暴露在世人眼里。

她不知道自己会遭受怎样的论断与批评,或受到怎样的嘲笑与不解,亦或来自信仰的逼迫和文化的狭隘。

她记得,自己在伦敦做割礼手术时,因英语不好,医生特地为她找了一个助理翻译,那个男人是索马里人,他翻译了医生的话后,还用索马里加了一句:“这样做有违传统,你知道吧?你家里人知道这件事吗?”

听完华莉丝的故事,主持人早已泪流满面,她听说过割礼,却不知道,它还存在这个世界上。

那篇报道,最终被发表了。

它引发了众大的反馈和响声,美国著名主持人芭芭拉看了她的报道后,决定专门做一个短片,让人们认识女性割礼。

人们为事实的残酷而感到毛骨悚然,但生命的悲剧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华莉丝将自己剥个精光,暴露在大众面前,她受到人们的安慰和支持,也遭到反击和指责。那之后,联合国邀请华莉丝,加入取缔女性割礼的斗争中。

华莉丝将自己从模特生活的光鲜耀眼,转入这种为女性权利而奋战的生活,她成立了“沙漠之花”基金,开始为取缔女性割礼而战斗。

这是一条比模特亦或沙漠牧羊女更加艰险的道路,华莉丝承认,她也害怕,但坚强的信念鼓舞着她。

她知道,这是自己的使命,神明为她铺陈的道路,自有他的道理。

就如她曾受到一名读者的来信:

无数悲惨的故事已经为人所知,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悲剧被人了解。可是华莉丝,一种文化竟然如此残害自己的孩子,故事不能比此种现实更可怕。你的故事令人震撼,令人泪流。我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出一份力,但不知道一个人能做些什么。

那便是华莉丝的使命-- 改变现状,出一份力。她期待帮助非洲女性,想看她们越来越强大,而不是在割礼的逼迫下,越来越虚弱。

她祈祷,总有一天,任何女人都不用再经历这种痛苦,割礼将成为历史。


作者/ 伊娃乐土:喜爱旅游,热爱运动,曾得过“头条青云计划”,也写出过10万 文章,写文字的目的,是为了自我提升,期待你的关注,阅读更多女性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