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兵法之最(全面解读孙子兵法和)(1)

第一章:故事背景

故事一:

孙武兵法之最(全面解读孙子兵法和)(2)

春秋时期,楚国名臣伍子胥受到楚国总理囊瓦的迫害,逃亡到吴国,发誓要报复楚国。

于是伍子胥请来孙武,在孙武和孙子兵法的帮助下,吴军实力迅速爆发,发动柏举之战,攻陷楚国。

故事二:

孙武兵法之最(全面解读孙子兵法和)(3)

战国时期,孙武有个后代,名字未知,但受过膑刑(挖掉膝盖骨),所以被称为孙膑,著有《齐孙子》一书,该书又被称为《孙膑兵法》。

第二章:千古争论

孙武的事迹没有证据来证实,千百年来,学者们对孙武的身份有各种猜测,主要是如下几条:

1.孙武来自齐国,是齐国大将陈书的后代。

2.孙武来自楚国,是孙叔敖家族的后代。

3.孙武来自卫国,是卫国名臣孙林父的儿子或者孙子(孙林父号称孙文子,和孙武子正好凑成一对)。

4.孙武就是伍子胥本人。真名和谥号可以没有相同的字,比如展禽很惠,就被称为柳下惠,伍子胥尚武,就可以被称为孙武。

5.孙武和孙膑是同一个人。

千百年来,学者们围绕上述答案有很多分析,很多争论。

但本人认为:这些争论可以全部停止了,因为全都是错误答案。

第三章:事实真相

孙膑真实存在,而孙武并不存在,孙武是汉朝虚构的人物,孙子兵法是汉朝制作的书籍。

考证如下:

第一,汉朝之前,没有任何一本书写过孙武

您没有看错,孙武没有入选过汉朝之前的任何一本书。

对此,有很多学者打圆场,说孙武不是吴国人,在吴国是客卿,或者孙武的战绩不如伍子胥,所以没能入选吴国的史书,也不能入选鲁国,晋国,周国的史书。

这是自欺欺人。

因为,吴国的三员大将,伍子胥,伯嚭,巫狐庸,都不是吴国人,但都入选了正史。

而且,入选史书的门槛并不高。

孙武兵法之最(全面解读孙子兵法和)(4)

比如参加过柏举之战的武城黑,是个彻头彻尾的龙套。

如果柏举之战拍成电视剧,武城黑只需要出现两次,一次是进谗言,一次是被人打死。两次上镜,加起来不超过五分钟。

但是春秋正史有武城黑这个龙套,却没有灵魂人物孙武。

这是任何一个作者,任何一个编剧,任何一个导演都不可能容忍的事情。

唯一的答案:孙武并不存在,所以不用写。

孙武的事迹最早出现于汉朝,在《史记》和《吴越春秋》中记载。

孙武兵法之最(全面解读孙子兵法和)(5)

众所周知,史书全面造假始于汉朝,比如史记,只是司马迁一个人的作品,其中低级造假不少于六十处,高级造假更多。

第二,孙膑被称为孙子

《孟子》,《韩非子》,《孙膑兵法》,《战国策》,等等多本著作一致认定,孙子是指孙膑。

《孙膑兵法》是后人取的名字,其真实的名字是《齐孙子》,整部著作中,都将孙膑称为孙子。

孙武兵法之最(全面解读孙子兵法和)(6)

按照惯例,孔子,曾子,孟子,荀子,庄子,这些称号,都只能有一个。

孔丘之后,孔家再也没有人能被称为孔子,避免重名。

孙子也只能有一个,既然已经确定是孙膑,那么孙武就不存在。

反过来,如果孙武被称为孙子,那么孙膑就没资格。

作为儒家和法家的招牌代言人,孟子和韩非子完全没有必要,也绝对不可能让两个孙子并存于世。

因此可以肯定,在汉朝之前,孙子专指孙膑。所以孙武不存在。

第三,孙子兵法里面有弩

最早的弩出于战国,而春秋没有弩。

和伍子胥年同时代的神箭手养由基,是神一样的存在,创造了百发百中,百步穿杨的惊人纪录(百发百中是在百步之外射中细小的柳叶,百步穿杨是在百步之外射穿七层叠在一起铜甲)。

弩的精准度和力量远远超过弓,如果当时有弩,那么能完成百步穿杨的大有人在,养由基就不值一提。

养由基可以名扬天下,我们可以肯定,养由基,伍子胥,孙武的年代,没有弩。

虽然在柏举之战后几十年,弩就被发明了,但前面几十年,没有就是没有。

这就好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原子弹,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虽然一战和二战只相隔几十年,但一战就是没有原子弹。

所以,孙子兵法里面写弩,一定是后人虚构。

第四,孙子兵法习惯要求兵车千乘,带甲十万

兵车千乘是指一千架战车,带甲十万是指十万名拥有盔甲的士兵。

但是,吴国从建立到灭亡,从头到尾都不曾拥有过十万带甲士兵。

吴国参战的六大战役,出动带甲士兵都没有超过三万。

整个春秋时期,拥有带甲十万的国家,只有晋国和楚国。晋国的带甲数量在十万以上,最多一次出动了带甲八万。楚国虽然拥有四十万带甲,但是单次作战,最多一次也就出动了带甲九万。

出动带甲十万的案例,从战国开始才有,而在汉朝是惯例。

孙武兵法之最(全面解读孙子兵法和)(7)

现在有了杂交水稻,搭配农药化肥,可以亩产两千斤,而在春秋时期,要求亩产两千斤,是不可能实现的。

同样的道理,汉朝作者看到汉朝有带甲十万,写孙子兵法时,要求带甲十万,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春秋时期,吴国既不可能有带甲十万,也不可能亩产水稻两千斤。

因此孙子兵法是汉朝制作。

第五,孙子兵法没有战阵

孙膑兵法有十种战阵,但孙子兵法一种也没有,是不是很奇怪?

由此判断,孙子兵法作者只是军事爱好者,而不是将军。孙子兵法作者懂战略,懂战术,但是不懂战阵。

小结:

本章陈述了孙子兵法是汉朝制作的明显证据,其实只要拿出两条就足够了,现在拿出五条,已经可以盖棺定论。

第四章:制作过程

第一,造假基础

汉朝有一个或一群兵法爱好者,以孙膑兵法为基础,进行修改精简,写出了一本旷世经典,命名为《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比孙膑兵法更经典,因为它是孙膑兵法的精简版,比孙膑兵法更容易懂。

孙武兵法之最(全面解读孙子兵法和)(8)

第二,历史背景

作者虚构了孙武,不想被人看出痕迹,所以把孙武的年代放在孙膑的年代之前。

虚构出来的人,在拥有正统史书的国家中无法植入,而如果植入蛮荒小国,又无法服众,所以植入国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文化落后,史书不全。

2.有辉煌的战绩。

查看春秋战国,符合上面两个条件的,只有吴国和越国,没有第三个。

但越国毁灭吴国主要靠经济阴谋,不靠兵法。

而吴国掀翻楚国是没有水分的,完全真刀真枪,实力说话。

所以,孙武只有唯一的植入空间:吴国。

所以,在汉朝史书中,孙武突然出现在了吴国,之后又突然消失。

第三,严重错误

作者看孙膑写弩,于是自己跟着抄,却不知春秋时期根本没有弩。

作者看孙膑写带甲十万,于是跟着抄,却不知春秋时期没有任何国家出动过带甲十万。

弩和带甲十万这两个不经意之间的小错误,搭配起来,却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因为弩很强,奥运会射箭比赛只能用弓,不能用弩。射击比赛只能用普通枪,不能用带有望远镜的狙击枪,原理一致。

所以:

春秋时期,如果给十万带甲士兵配上弩,可以轻松统一全国,根本就不需要使用兵法。

春秋时期,如果给十万带甲士兵配上火枪大炮,可以轻松统一全世界。

第四,战阵

孙子兵法作者抄孙膑兵法,抄到战阵一章时,抄不下去了,因为孙膑兵法中虽然有十种战阵,但是只有文字,没有配图,看不懂,于是孙子兵法作者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难题:

1.自己写九阵,就代表孙武不如孙膑,不行。

2.自己写十阵,就是原版抄袭孙膑,更不行。

3.自己写十一阵,写不出来(因为自己不懂)。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略过不写。

第五,尉缭子

《尉缭子》一书记载,尉缭被秦始皇雇佣成军事顾问,在秦始皇面前吹捧孙武。

孙武兵法之最(全面解读孙子兵法和)(9)

但是尉缭也没有进过汉朝之前任何一本书,也是一个虚构出来的人物。

秦始皇时期采取集权制,即使最低级别的村官,也必须由朝廷任命,不可能突然冒出一个尉缭,直接担任高官。

因此可以肯定:没有尉缭这个人。

实际上,尉缭也是汉朝虚构的人物,同为虚构人物,尉缭子和孙子兵法的作者甚至有可能是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伙人。虚构出孙武还不够,还要虚构尉缭在侧面帮着吹捧。

另外,虽然尉缭子的造假手段比较明显,但是这本书却很优秀,因为这本书参考了商鞅和李斯的思维,站的高度超过了孙子兵法。

第五章:评价孙武

孙子兵法和红楼梦一样,养活并成就了很多学者,很多团体,孙子故里,孙子纪念馆,孙子兵法研究协会等等。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选择性鼓吹:

十大名将孙武排第一。

十大军师孙武排第一。

十大战略家孙武排第一。

却选择性忽略吴王阖闾,伍子胥,伯嚭,夫概等人的存在。

比带兵,且不说孙武是虚构,就算孙武是真实存在,他在小小的吴国都进不了前五名。

正史记载,柏举之战,吴军元帅是吴王阖闾,左副帅是伯嚭,右副帅是伍子胥,先锋战将是夫概,吴军高层将军名单里,没有孙武的位置。

而且,柏举之战打完之后,吴国又冒出一个比吴王阖闾打仗更厉害的吴太子夫差。

如此孙武,在小小吴国最多排第六,又怎么可能成为春秋第一?又怎么可能成为史上第一?

那么不比带兵,只比计谋:

看完整个柏举之战,吴军获胜主要是作战勇猛,而计谋只能排第二。

孙武兵法之最(全面解读孙子兵法和)(10)

柏举之战的战略战术水平比不上在之前的城濮大战,孙武的计谋也比不上先轸,狐偃。

所以,孙武被冠以兵圣的称号,言过其实。

第六章:评价兵法

孙子兵法比孙膑兵法流传更广,是因为孙子兵法本身是孙膑兵法的简化版,门槛低,所以学习它的人更多。

这就好比,学习高中物理的人比学习相对论的人要多很多倍,因为高中物理简单,门槛低。

高中物理和前沿物理之间有很远的距离,但高中物理依然非常伟大,因为通俗易懂,能明显提高老百姓的知识水平。

同样的道理,孙子兵法只是入门级的科普读物,想靠它来纵横天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并不影响孙子兵法的伟大。

中国的兵法书,论水平,孙膑兵法第一。但是论伟大程度,孙子兵法第一。

我是#月影卿乐# 欢迎您的评论和关注。

孙武兵法之最(全面解读孙子兵法和)(11)

本文完结。 #文史那些年#

#孙子兵法# #孙武# #春秋# #春秋战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