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2季第二期主要人物及事例(视觉呈现更具质感的朗读者2)(1)

2017年5月《朗读者》第一季收官时,民谣之父胡德夫现场弹唱了《最最遥远的路》。画面以幻灯片的形式回顾了一季以来所有的朗读者,董卿用一句“感谢收看《朗读者》,明年再见”,和观众告别。

朗读者2季第二期主要人物及事例(视觉呈现更具质感的朗读者2)(2)

18年5月,正好时隔一年,《朗读者2》回归,目前已经播出两期。在第一期节目的结尾,胡德夫带来第二季节目的主题曲《一幅画》,完成了两季的衔接。

欧美顶尖团队把控舞美灯光

《朗读者》第一季的舞美设计采用环形剧场的架构,主舞台背景是多层书架的设计,填满其中的仿真道具书给人一种置身图书馆的感觉。

朗读者2季第二期主要人物及事例(视觉呈现更具质感的朗读者2)(3)

书架中间的开合门作为连接主舞台和第二现场的通道,可升降的LED大屏幕是观众观看第二现场访谈的窗口,也在嘉宾朗读时呈现各种契合主题的影像。

欧式风格舞美的幕后主创是来自欧美的顶尖团队,《The Voice》的舞美设计,维秘大秀和哈里王子大婚的摄像指导,奥斯卡、《美国偶像》和迪斯尼的灯光设计,为节目的视觉呈现保驾护航。

第二季舞美的变化主要在于观众席的设计,取消了原先上下两层剧场包厢式的结构,大理石纹路的栏杆不复存在,只保留没有明显分割感的一层红色座椅,让整个舞台更具延伸感。

朗读者2季第二期主要人物及事例(视觉呈现更具质感的朗读者2)(4)

第一季观众席

朗读者2季第二期主要人物及事例(视觉呈现更具质感的朗读者2)(5)

第二季观众席

第二期的开头书架中间的钟摆运动,带动藤蔓缠绕点亮整个屏幕,最后化做无数个碎片消散,随后主视觉变化、董卿出场,让人眼前一亮。

朗读者2季第二期主要人物及事例(视觉呈现更具质感的朗读者2)(6)

除了精致的整体舞美,单个朗读场景也极具质感。90后守鹤人徐卓朗读张抗抗的《白色大鸟的故乡》时,背景重现自然保护区的环境,芦苇丛沼泽地,加上丹顶鹤的背景,让朗读者和观众都身临其境。

朗读者2季第二期主要人物及事例(视觉呈现更具质感的朗读者2)(7)

袁泉朗读汤显祖的《牡丹亭·惊梦》时,舞台上石桌、石凳的摆设,花园亭台幽静的场景,配上袁泉的一袭白衣,带来赏心悦目的剧情式表达。

朗读者2季第二期主要人物及事例(视觉呈现更具质感的朗读者2)(8)

朗读者2季第二期主要人物及事例(视觉呈现更具质感的朗读者2)(9)

群像处理更富有设计感

第一季节目中主要是单人朗读,也有郑渊洁和父亲郑洪升一起朗读《父与子》,大学生村官集体朗读《泥泞》等多人朗读的部分。

这些多人朗读的环节,除了年迈者坐在椅子上,其他人都是并排或者间隔站立朗读,场景较为单一。第二季前两期的群像呈现,就有了明显的设计感。

第一期贾平凹和他的朋友及读者共同朗读《秦腔》,包括董卿在内的六位拿着书的朗读者,加上一旁弹唱的胡德夫,七个人物错落有致地排布在舞台上,这个场景犹如一张精心设计的海报。

朗读者2季第二期主要人物及事例(视觉呈现更具质感的朗读者2)(10)

弹唱开头结尾,中间朗读和伴奏交织,不同年龄、性别的朗读者让朗读的情感、节奏更加丰富。略显可惜的是,应该是由于时长的原因,舞台中间那位坐着的男士朗读的部分没有呈现,其身份也没有交代。

这样的剪辑使得文学作品和朗读本身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观众有种被动快进的观感。原本可以是一个完美的作品,现在却带有些许瑕疵。

朗读者2季第二期主要人物及事例(视觉呈现更具质感的朗读者2)(11)

第二期器官捐献者果果的父亲余江朗读时《永恒的女儿》时,舞台变成了蓝色的星空,一位女孩的背影在一个角落。余江朗读结束,灯光暗下来,视觉焦点转移至观众席每个人手中蜡烛的微光。

受邀而来的多位器官移植受者依次站立朗读,最后一起上台给余江献花表示感谢。整个设计确实让人感受到了导演组的用心,相信在后续的节目中会看到更多样化的群像呈现。

朗读者2季第二期主要人物及事例(视觉呈现更具质感的朗读者2)(12)

朗读者2季第二期主要人物及事例(视觉呈现更具质感的朗读者2)(13)

人物故事的意义远大于朗读本身

第一期节目选择“初心”作为主题词,不仅是当期嘉宾的共同元素,更包含着新一季节目对自身的探讨。这一季线下的朗读亭也已经正式启动,将在全国十余个城市分批次开放。

但冷眼君认为,节目引导更多人去朗读或者阅读的效果可能并不是很大,文学作品传达的美感也是其次,更直接的意义在于用嘉宾本身的故事和探讨的话题引发观众的思考。

朗读者2季第二期主要人物及事例(视觉呈现更具质感的朗读者2)(14)

首期五位嘉宾分别是物理学家薛其坤,扎龙湿地守鹤人徐卓,篮协主席姚明,企业家宗庆后和作家贾平凹,没有一个是演艺圈的明星。

徐卓一家几代人对丹顶鹤的坚守,郭爽、余江夫妇对于捐赠女儿器官的果断,作家、地质学家、物理学家终其一生完成一件事。比起之后的朗读,访谈的部分才是节目的重点。

朗读者2季第二期主要人物及事例(视觉呈现更具质感的朗读者2)(15)

保护野生动物、器官捐赠这些离大多数人日常生活很远的话题,由普通人真实的故事引出,更加震撼人心。

贾平凹、许鞍华都是用自身最熟悉舒服的语言进行朗读,相应的文学作品只是塑造人物的辅助手段。节目用朗读这一具有历史性和仪式感的行为,完成了人物故事的延展和定格。

朗读者2季第二期主要人物及事例(视觉呈现更具质感的朗读者2)(16)

节目还有一个一直存在的小问题,访谈环节依旧在第二现场和主舞台两个场景进行。前两期的最后一位嘉宾作家贾平凹和地质学家崔之久,他们的访谈和朗读都是在主舞台完成。

目前来看,不同场景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嘉宾的年纪和身份,年迈的长者不方便在两个现场走动。但节目组短期内应该不会有舍弃第二现场的打算。

封闭性较高的第二现场可能有利于嘉宾的倾吐,不同空间完成了环节的划分,董卿的每次转场、镜头的切换也带有美感。但对于通过屏幕观看的现场观众来说,一墙之隔带来了不必要的疏离感。

朗读者2季第二期主要人物及事例(视觉呈现更具质感的朗读者2)(17)

《朗读者2》的落脚点依旧在“者”这个字,嘉宾深入人心的故事和优秀的文学作品相辅相成,每个嘉宾的故事、每段朗读都值得被聆听。第二季初心不改,朗读依旧,《朗读者2》还是那档制作精良、品质上乘的文化类节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