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友三为什么跟樊钟秀开战(樊钟秀在南阳失败下野)(1)

1928年2月,经郭梅亭、田耀堂多次接触协商,李老末杆所有人马全被任应岐收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2军第三混成旅,李老末任旅长,下辖四个团,团长分别为温遂成、木老五、郭群三个团和李全生的独立团,另外还有娄清安的卫队营和骑兵营。收编后,人马被调遣到在赵集、谷堆集一带驻防。

任应岐字瑞周,清光绪八年(1892年)生于河南省鲁山县城北仓头一个普通农家,母亲早亡,七岁入当地私塾读书,13岁辍学回家,帮父亲劳作。1908年,16岁的任应岐到鲁山城北琴台高等小学堂读书。

当时,豫西鲁山、宝丰及附近各县,连遭旱灾,官吏及豪强大户,对百姓压榨勒索愈加剧烈,到处是民不聊生的破败景象,大灾过后,遇到大害,土匪群起,烧杀抢劫不断。1909年,匪首刘嘉宾、聂悟岗等合股攻占鲁山县赵村,杀死当地民团头目史耀先,致使社会秩序更加混乱,琴台小学堂被迫解散。一些年青人不甘忍受大动乱中的困苦,罗致刀枪,结伙铤而走险。任应岐对几个好朋友说:“书读不成了,没了光景,只好也背枪拉杆了。”当年冬季,他就带五个人,抢来拐子枪一支,土枪两支,开始了蹚将那种打家劫杀的生活。

1913年,陕豫地方军阀镇嵩军统领刘镇华属下第三路军憨玉琨部到鲁山北山,招抚蹚将杆子。自拉杆后的几年间,任应岐与镇嵩军不少下级官兵暗地里素有联络,很快就谈妥改编,加之他读过书识不少字,被任命为正目(班长)。

清帝退位建立民国,乃至袁世凯称帝死后的若干年间,豫西、中原及其邻帮省份,打着各种名号的大小军阀,纷纷登场,各占地盘,争扩实力。并有或大或小成杆成股的蹚将,到处流窜,此起彼伏。匪兵不时转化,军阀间相互拉控吞并。有一些以绿林豪杰草泽英雄自命,其中也有一定的军事政治才能的人物,驰骋活跃其间,在生存竞争之中,武装力量迅速扩大,官级不断升高。樊钟秀便是其中之一。

樊钟秀人称樊老二,年岁和任应岐差不大,祖籍与任应岐相邻的宝丰县,因社会动乱,其父带着全家被迫移住陕西宜川县。因受黄龙山土匪压迫,樊钟秀20岁时就架起了杆子。1916年由匪转兵,成为陕西省督军陈树藩部下骑兵营长,驻防西安。

石友三为什么跟樊钟秀开战(樊钟秀在南阳失败下野)(2)

1918年3月,胡景翼等树起陕西靖国军大旗,反对陈树藩,率部四面围攻西安,战斗激烈。陈树藩向驻在豫西的镇嵩军统领刘镇华急电求援,刘调动他所拥有的三路人马,驰援西安,为陈树藩解围,任应岐随第二路憨玉昆也来到西安。

在豫西家乡时,任应岐就仰慕樊钟秀的大名,早就有心结交,投奔樊的麾下,只是无缘会面。这次随镇嵩军来到西安后,他们也由援军变为守军,任应岐带上属下的乡亲好友离憨投樊,受到樊钟秀的欢迎。冯玉祥赶走赵倜,宏威军解体,任应岐随樊钟秀接受了河南督军张福来的编制,先后在登封、渑池、观音堂驻防。1922年,吴佩孚委樊钟秀为援粤豫军总司令,率7000余人南下,在途中倒戈投奔孙中山,被任命为建国豫军总司令。陈炯明从广东惠州进攻广州,孙中山急调樊部驰援,任应岐随樊到达黄沙车站参加战斗,打退陈炯明,使广州转危为安,经樊钟秀推荐,任应岐任建国豫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师师长。

1924年秋季,樊钟秀回到河南,坐阵南阳,动员地方团队、绿林豪杰、及各路蹚将携械加入建国豫军,他拨给任应岐一团精兵,以潢川为根据地,让其打着国民革命军第十师的番号,扩充队伍。对于没有粮饷和武器供给,又急于扩充队伍的任应岐来说,豫南潢川、光山、固始、息县、商城五县这个鱼米之乡,确实是个好地方。

蒋介石从南方派黄埔学生李正韬、萧洒到南阳与樊钟秀联系,要他接受“国民革命军”的番号,但樊拒绝改编,坚持用建国军名义,并大骂蒋介石违背孙中山遗命,不肯与蒋合作。但任应岐却接受了蒋介石的改编,番号为国民革命军暂12军,任担任该军军长,这是他与樊钟秀商定的,樊专派夏重九携函到潢川劝其就职。

就职后,任应岐的第12军被调驻苏北徐州,蒋介石指派顾祝同和刘峙的大军陆续到达,环驻在他的部队周围。根据作战经验,任应岐一下子就判定这是要来包围缴械他这支队伍的。他想,此时应该小心谨慎从事,严加约束手下这些放荡不羁的蹚将痞子们,稍有把柄被顾祝同抓到,就有可能遭到灭顶之灾。而自打在项城县收抚李老末杆以来,其手下杆众仍然我行我素,大多白天为兵,到了夜晚就再次重操旧业,干起抢掠、奸淫勾当,这使任应岐十分不放心,早就有意解除其武装,但总是推推拖拖,时至今日终于到了不下手不可的地步,于是,他以请李老末赴潢川开会为名,准备将其解决。

李老末是何等的狡诈,作为蹚了多年的老牌蹚将,他的眼线遍布上下,通过试探得到消息,就在任应岐让他去潢川开会的当口,提前举行了兵变,全旅人马除木老五团被任应岐牢牢控制外,其他杆众全部拉了出来,由兵而匪的“哗变”是李老末的强项,被解脱的了大驾杆带着原先的杆众似滚滚铁流,再次开始了抢掠活动。

石友三为什么跟樊钟秀开战(樊钟秀在南阳失败下野)(3)

建国豫军被冯玉祥击败后,樊钟秀退往涡阳、蒙城,李老末再次派田耀堂与樊钟秀接洽收编,樊钟秀很是豪爽的同意将其编为第四军。然而,就在接收的时候,樊钟秀在南阳失败,被迫下野,建国豫军解体,受编落空,李老末又带着原班人马,联合马锡有的1000余人、颍州陈营长的300余人,任应岐部下团长李振松的1000余人,以及建国豫军张国正部下团长石振英1000多人,总人数达到两万多人,成为拉杆以来人马最多、枪械齐全,实力最为鼎盛的一支大杆,在当地杆股的摇相呼应之下,李老末将人马拉往大别山一带。(27)(下期更精彩,如果喜欢请转发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