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项向天歌表达动作的词(那个7岁写出鹅鹅鹅)(1)

在当今的唐诗教育读本上,《咏鹅》一定是永不删改的经典读物,“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使许多人幼小的心灵第一次感受到了唐诗之美。

在一千多年前,一个七岁的孩童面对爷爷好友的现场考试,随口吟诵出这首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神童“骆宾王”因此名动江南。

骆宾王,与杨炯、王勃、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明代学者胡应麟曾这样评价四人,“唐三百年风雅之盛,以四人者为之前导也”。

曲项向天歌表达动作的词(那个7岁写出鹅鹅鹅)(2)

年少成名,生活似乎早就为他铺好了一番“誉满天下”的蓝图,他也无一例外地走上“学而优则仕”的道路。

但这条路太过蜿蜒,唯一能看到风景的地方,是终点的悬崖。

时间来到公元650年,道王李元庆府上来了一位风度翩翩、气度不凡的客人,他是来应聘王府录事一职的,尽管他一身素衣、行为低调,可还是被人认出来了,他正是在文坛上颇负盛名的“浪荡”才子骆宾王。

此时的骆宾王虽然声名煊赫,但一直背负着“浪荡才子”的不实骂名。

半年前,骆宾王在长安当官时,因才高遭妒而受人诬陷,被以“行为不检,参与赌场械斗”的罪名下狱,还落得一个“落魄无行,好于博徒游”的恶名。

唐代官场的用人准则必须是人品高洁的贤德之士,身负污名的骆宾王难以立足官场,身边的朋友也渐渐疏远他,怀才不遇的骆宾王一直流落四方,直到遇见道王李元庆。

曲项向天歌表达动作的词(那个7岁写出鹅鹅鹅)(3)

李元庆为人正直、惜才爱才,实在不忍骆宾王这样的人才流落乡野,遂邀请他来府上任职。

道王府原本有个六品记事参军的职位空缺,但朝廷规定:凡王府内的重要职务都要向上呈报。而骆宾王尚“有案在身”,担任要职不免遭人非议,李元庆只能让他暂任九品录事一职。

骆宾王以前在官场容易遭人妒忌,不仅因为他才华横溢,更是因为他个性刚直、行之于色、出之于口,而在道王府的日子是骆宾王人生中为数不多的顺遂时光。

不幸的是,道王几年后就病逝,这也意味着骆宾王必须又一次踏上漂泊之路。

官场的污风浊气已然挫败了他攀援求进的信心,他决定退守家宅,做一个闲散文人。

他携带家眷回到早年居住过的兖(yǎn)州一带,徜徉于山水之间,醉心于诗文歌赋。

可是,还是有人闯进了大文豪的家门。

一天,当地百姓来到骆宾王的家中,想借助骆公的如椽巨笔写一篇《请陪封禅表》。

曲项向天歌表达动作的词(那个7岁写出鹅鹅鹅)(4)

原来,唐高宗李治将于次年封禅泰山,这是历代开创盛世的皇帝才可行的大礼,泰山脚下的百姓自然不想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想向皇帝请求参陪盛典,那么请谁来起草这篇意义重大的《请陪封禅表》呢?

文坛魁首骆宾王成为百姓的一致首选,可是骆宾王却犹豫再三,他明白高宗自登基以来政绩平平,也不想出卖自己的初心为当权者歌功颂德。

可是百姓言辞恳切的请求使他说不出拒绝,斟酌再三之后,他还是一挥而就,写下一篇辞藻华丽、气势恢宏的《请陪封禅表》。

当武则天看到这篇《请陪封禅表》,她不禁赞叹骆宾王不世出之才华,并在高宗面前盛赞骆宾王,唐高宗龙颜大悦,遂授予骆宾王一个“太常寺奉礼郎”的职位。

此后,骆宾王又陆续担任掌管礼事的奉礼郎,武功、长安两县的主簿,后来又弃笔从戎,投军边塞。

尽管在职期间恪尽职守,但品级还是原封不动,始终排在九品末僚的尴尬位置。

等到担任要职的时候,他已经年近花甲,而此时的李唐王朝已经摇摇欲坠,高宗自封禅之后便久病不愈,政务全权交由皇后武则天处理,而武氏借机培植党羽,党同伐异,排除异己。

而骆宾王担任的御史台侍御史一职,相当于朝廷的检察官,稍有不慎便会得罪人。

而骆宾王秉性刚直,认为自己有纠举百僚之责,几个月下来,便承办了一批官员,其中不乏武氏集团的成员。

武则天旋即派安插在御史台的亲信,私下暗示过骆宾王,但遭到骆宾王的严词拒绝,他还把这件事检举给了朝廷。

而检举的结果却是自己锒铛入狱,他又一次受到诬告。

在狱期间,骆宾王将苦闷化为无比旺盛的创作力,千古名篇《在狱咏蝉》就是在那个时候创作出来的。

他借秋蝉被风露所迫的遭遇暗示自己的境况,秋蝉欲响无声、欲飞不得,与自己有志难伸、有苦难抒的苦闷不谋而合。

其中“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与心”一句震撼了当时无数的有志之士,他们纷纷进言邀请朝廷重审此案。

曲项向天歌表达动作的词(那个7岁写出鹅鹅鹅)(5)

一年后,骆宾王获释出狱,此时他已经62岁了,而一场更大的风暴正朝着他席卷而来。

公元683年,唐高宗驾崩,武则天为求称帝,废中宗李显,另立傀儡新帝李旦,自己以太后的名义临朝称制。

李唐旧臣李敬业为保江山基业,挺身而出,高举反武大旗。

此时,骆宾王收到好友李敬业邀请他来扬州一聚的信件,他隐隐感觉到中原大地将迎来一场激变。

这次,他接到的任务是写一篇《代李敬业讨武曌檄文》,号召天下人共讨武氏。

檄文的前半段,他列举了武则天的种种劣迹恶行,将她斥为凶煞恶妇。到了檄文的后半段,他笔锋一转,号召天下人共挽唐室将倒之狂澜。

这篇檄文令李敬业的军队势如破竹,很快就攻破长江,占领润州,而李敬业没有听从骆宾王等人的建议乘胜挥师西进、直捣京洛,而是按兵不动,希望进一步集聚兵力,这反倒为武则天调兵反攻赢得了时间。

曲项向天歌表达动作的词(那个7岁写出鹅鹅鹅)(6)

等到武则天的五十万大军南下,扬、润二州相继失守,李敬业只能率领旧部溃逃,不料身边的部将已经被朝廷收买,这场叛乱也以“李敬业人头落地”告终。

而骆宾王的去向一直众说纷纭,《旧唐书》说他和李敬业同时被杀,《新唐书》又说他“亡命不知所之”。

武则天死后,唐中宗四处搜集骆宾王的诗文,编成《骆宾王文集》。

骆宾王生于乱世,假若生于政治清明的贞观时期,他的才华或许能够更好的施展,或者,他的名气只是停留在神童骆宾王的巅峰,后来也跟仲永一样“泯然众人矣”,是不是也能平凡地过一生呢?

作者:洪丹淳,鱼羊秘史签约作者。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