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一个彻彻底底的农民,愿望是子承父业,和父亲朱五四、母亲陈氏守着地主刘德那一亩三分地过活,之后再娶个能干的妻子生儿育女。最好以后的孩子朱小八还能给地主二代刘小德放放牛啥的。

朱元璋出身的真实原因(出生贫农世家的朱元璋)(1)

这就是年少的朱重八最大的愿望!

但天不如人愿啊,就连这一个小小的愿望,上天都不能满足他。

元至正四年,黄河沿岸水灾泛滥,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虽说元顺帝有意拨款修理河堤,但官场哪些事我们都是知道的,无非就是各级官员你克扣点,我克扣点,层层下来,最后到了地方,几乎啥也不剩。

朱元璋出身的真实原因(出生贫农世家的朱元璋)(2)

没有资金了,那还修不修河堤呢?当然是要修的!没钱有没钱的办法,于是,地方官员开始强制征收壮丁,不想去怎么办?交钱!

可这时的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那还有钱上交啊。个个是敢怒不敢言,这也为元朝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在元朝官员的暴戾统治下,饥虏遍地,朱重八的父亲、母亲、哥哥都相继在一个月内饿死,而年少的朱重八看着这一切却无能为力,最后,连给去世的父母找个安身之所都做不到。

朱元璋出身的真实原因(出生贫农世家的朱元璋)(3)

说来也心酸,当了一辈子佃户、种了一辈子地的父母亲,却在死后没有一块地可以用来安葬他们,不得已,朱重八只能和二哥用门板抬着父母去外面找地安葬,好在遇到了好心人帮助,才得以埋葬父母。

此时的朱重八已深感世态炎凉,但活着,还是得吃饭啊,为了吃饱饭,17岁的朱重八,来到了皇觉寺,在这里,他吃的比别人少,做的却比任何人都多。

朱重八不仅要每天打扫清洁寺庙的地板,还包揽了寺庙中的各种大小杂活,即使这样,还是会经常被其他和尚随意辱骂。甚至在别的和尚喝酒吃肉的时候,朱重八只能独自在柴房思念自己逝去的亲人。

朱元璋出身的真实原因(出生贫农世家的朱元璋)(4)

天有不测风云,元朝的饥荒问题远比想象中更加严重,在进入皇觉寺的五十几天后,寺里的和尚都必须要出去化缘了,而朱重八来到的地方则是饥荒最为严重的淮西与河南一带。

要不说还得是大人物有远见,其他和尚化缘只想着能怎样得到更多的食物,而朱重八,他在化缘的路上,虽然屡遭挫败,但他却将更多的心思花在了对淮西、河南一带地形与人文的研究上,也正是在这个途中,让原本生于贫农之家的朱重八,对社会有了更新的认识,也为他后来参与起义最终建立大明王朝埋下了一颗种子。

说起朱重八的“成功史”,不得不提一下伴随了他半生的汤和。

朱元璋出身的真实原因(出生贫农世家的朱元璋)(5)

汤和与朱重八是幼年时期的朋友,当朱重八还在皇觉寺里撞钟时,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起因是修筑河堤的工人在挖地时,从河道下挖出了一个只有一只眼睛的石人,石人背面赫然写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这句歌词就像某种信号一样,让全国上下本就苦不堪言的民众人心涌动,一时间,各地起义层出不穷,短短一年时间,元帝国的统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衰亡的边缘苦苦挣扎,光是镇压暴动,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朱元璋出身的真实原因(出生贫农世家的朱元璋)(6)

而汤和就是这众多起义军中的一员,他自己起义了,也没忘了他的好兄弟朱重八。

原本收到来信的朱重八并未要加入起义军,毕竟被抓到可是要杀头的,对于贫农出生的朱重八来说,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的了。

但总是天不遂人愿,没多久,就有寺庙的和尚发现了朱重八与汤和的联系,准备要去告发他。这下可是真的没有退路了,反是一死,不反也是一死,反了说不定还有机会活下来。没办法,朱重八只得连夜离开寺庙,赶去投奔汤和。

朱元璋出身的真实原因(出生贫农世家的朱元璋)(7)

在汤和所在的濠州城军营中,朱重八为自己改名为朱元璋,璋是一种尖锐的玉器,而朱元璋也为“诸元璋”,朱元璋将自己比喻成让元朝覆灭的一把利器,从这,也足见朱元璋对元朝的统治有多么的憎恨。

在军营中的日子,朱元璋因过人的才能,逐渐受到统帅郭子兴的赏识,并迎娶了他的干女儿马姑娘,这也就是后来被历史所熟知的马皇后,不得不说,这个马姑娘在朱元璋成立霸业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在一次次的作战过程中,朱元璋逐渐发现自己与郭子兴等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主动辞去军中职务,带领自己精挑细选的二十四人“出走”,这也正是朱元璋真正开创霸业的开始。

朱元璋出身的真实原因(出生贫农世家的朱元璋)(8)

朱元璋效防汉高祖刘邦,选贤任能,加之自己过人的谋略与军事才能,战争基本是屡战屡胜,很快,队伍便壮大了起来,从和州一路攻到了集庆(现在的南京),并改名为应天。也正是这个时候,元政府才真正发现,这个农民统帅,不可小觑!

但是没办法,元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各地暴乱四起,根本无力一一镇压,只能先攻打称王的起义军。还好,朱元璋的“低调”为他免去了很多麻烦。

此时,朱元璋四面都是起义的军队,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是“战友”也是对手 ,毕竟天下只有一个,皇位也只有一个。而这其中最令朱元璋畏惧的,还属住在的东南方平江(今江苏苏州)的张士诚和西面的陈友谅。

朱元璋出身的真实原因(出生贫农世家的朱元璋)(9)

张士诚贩私盐起家,我们知道,贩私盐的都比较有钱也比较胆大,能收买人又不怕死,这种人很难对付。况且,张士诚正因为高邮之战声名大噪,同时还免去了他所占领的江浙一带的赋税,深受百姓爱戴。

要说张士诚待人宽厚,那么陈友谅则刚好相反,他是个丝毫不顾念兄弟情谊的人,身为元朝的公务员,却转身背叛元政府加入起义的大军,不仅杀了提携自己的领导倪文俊,还直接干掉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徐寿辉,当上了“新皇帝”。

这两个强大的对手,可比元政府难缠多了!

朱元璋出身的真实原因(出生贫农世家的朱元璋)(10)

可朱元璋深知这两个对手的特点,在击败张士诚后,他将主要战力对准了陈友谅。虽说战争一触即发,但双方实力的悬殊还是让朱元璋迟迟不敢正式对抗,陈友谅拥有强大的战舰,而朱元璋却只有小小的几十艘破渔船,在出装上,朱元璋就输了。

还好,猛将常遇春带队攻破陈友谅的池州,为朱元璋的部队赢得了一丝希望。可千不该万不该,常遇春不该将俘虏的三千人尽数活埋,这一举动,直接激怒了陈友谅,当即率大军攻打应天,太平失守。

本以为这次,朱元璋会彻底凉凉,没想到,却因此让他得到了一位精通天文学的能人——刘基,刘基也是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才进入朱元璋军营,刘基此人,与其他谋士不同,他平时就是个闷葫芦,不爱交际。但却在此次应天的危机存亡之际,说出了“誓与应天共存亡”的豪迈之词。

朱元璋出身的真实原因(出生贫农世家的朱元璋)(11)

也正是他这番慷慨激昂的发言,给了朱元璋莫大的勇气。同时也让朱元璋坚定了在应天与陈友谅决战的信心。

可是对面是陈友谅耶,是一个实力比自己强大不知多少倍的敌人,拼水军的话,朱元璋深知自己必输无疑,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既然水军比不过,那就把他引到陆地上来进行伏击!最后,朱元璋力排众议,将伏击地点定为应天城外的龙湾。

也正是这个重要的决定,使得朱元璋的成功成为了必然。

朱元璋出身的真实原因(出生贫农世家的朱元璋)(12)

果不其然,陈友谅中了朱元璋的埋伏,在龙湾遇袭。大败后落荒而逃,乘船一路逃到了九江,但这次大败的陈友谅并不死心,他开始利用自己的水军优势,不断优化战舰,与朱元璋从至正二十一年一直打到了至正二十二年。

就这样到至正二十三年,当陈友谅得知已投靠元朝军队的张士诚开始攻打韩林儿,终于,他也按捺不住了。

陈友谅看着朱元璋一步步的落入了他所设下的圈套,心中窃喜万分,而此时朱元璋固执己见救援安丰,攻打庐州(今安徽合肥)的决定,也成为他多年军事生涯中不可磨灭的错误决定。

朱元璋出身的真实原因(出生贫农世家的朱元璋)(13)

当朱元璋攻打庐州的同时,陈友谅也向朱元璋所管辖的洪都发起了进攻,然后,双方都没有讨到丝毫好处,终于,在至正二十三年的七月二十一日,双方都按耐不住了,准备在潘阳湖上决一死战!

最终,这场战役以陈友谅被乱箭击杀而结束,这也正式宣告了朱元璋本次战役的胜利。

其实,朱元璋的胜利一直都不是偶然,他能够取得最终胜利就在于,朱元璋能够知人善用,手下有一批例如常遇春、徐达、朱文正、汤和等名将,同时,他自己也有过人的军事才能,在每一个重大的军事决策上都鲜有失误。而陈友谅,他虽战舰比朱元璋的厉害,军队人数比朱元璋多出三倍之多,但我们都知道,陈友谅是个心狠手辣的人,他不但杀害自己的同僚、杀害提拔、赏识自己的人,还弑君,杀害徐寿辉。就是这样一个不择手段的人,渐渐的失去了人心,将士对其只有畏惧没有信服。而在这样的人统领下的军队,或许能够取得短期的胜利,但陈友谅却不能成为天下人的君主。

朱元璋出身的真实原因(出生贫农世家的朱元璋)(14)

解决了陈友谅这个大麻烦,终于在至正二十五年 ,朱元璋再次对张士诚出兵,此时的朱元璋,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他的心里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天下!

朱元璋先后向通州、兴化、盐城等地发起进攻,最终一一占领,张士诚被打得落荒而逃。终于在正二十七年,张士诚所在的平江城被朱元璋军队攻破,而张士诚也被俘获,朱元璋的将领本想劝说张士诚投降,但他宁死不屈,直到在押往应天的路上被杀害。

之后,朱元璋又先后派兵讨伐万国珍,派徐达、常遇春等将士大肆进攻中原等地,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小明王韩林儿在迁都中不幸溺亡,朱元璋终于不用再做天子“背后的男人”了,这也彻底扫除了他称帝路上的阻碍。

朱元璋出身的真实原因(出生贫农世家的朱元璋)(15)

终于,在洪武元年(1368年)的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明”,至此,这个贫农出生的男人,在经历了将近二十年的战场厮杀后,最终开创了一代大明王朝,这个王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朝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