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獬执事

在战前对林则徐大言“不患卿等猛浪,但患过于畏葸”的道光,彻彻底底被这一次战争打懵了。厦门、宁波、定海、镇海、镇江相继失守,江宁告急。最终,道光同意签订了《南京条约》这个城下之盟,中国近代史在此刻,正式展开。

南京条约是因为鸦片战争吗(南京条约背后的苍凉)(1)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均因鸦片而起。作为战争的产物,《南京条约》唯一提到鸦片的条文却不是将鸦片贸易合法化,而是针对林则徐禁烟活动提出的赔偿要求——《南京条约》第四款规定:“因大清钦差大宪等于道光十九年二月间经将大英国领事官及民人等强留粤省,吓以死罪,索出鸦片以为赎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银元偿补原价。”

仅从法理角度来讲,《南京条约》并没有使鸦片贸易合法化,只是笼统地规定“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真正明确鸦片贸易合法性的是咸丰八年(1858年)签订的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第五款的规定:“洋药准其进口,议定每百觔纳税银叁拾两,惟该商止准在口销卖,一经离口,即属中国货物;只准华商运入内地,外国商人不得护送。即天津条约第九条所载英民持照前往内地通商,并二十八条所载内地关税之例,与洋药无涉。其如何征税,听凭中国办理,嗣后遇修改税则,仍不得按照别定货税。”

南京条约是因为鸦片战争吗(南京条约背后的苍凉)(2)

所谓“洋药”,即是鸦片。这一款规定中英国人对于鸦片贸易的规定相对保守,而且只保留了在口岸买卖的权利,同时明确中英《天津条约》第九款对英国人的往内地游历、通商的保护并不及于鸦片。可以看出,身为战胜国的英国,对于鸦片贸易这一不光彩的商业行为,也颇为小心谨慎。

直到在光绪二年(1876年)签订的中英《烟台条约》中,这份小心谨慎才渐渐化为理直气壮。《烟台条约》第三端第十二款规定:“洋药一宗,威大臣议请本国,准为另定办法,与他项洋货有别。令英商于贩运洋药入口时,由新关派人稽查,封存栈房或趸船,候售卖时洋商照则完税;并令卖客一并在新关输纳厘税,以免偷漏。其应抽收厘税若干,由各省察勘情形酌办。”

南京条约是因为鸦片战争吗(南京条约背后的苍凉)(3)

由此,鸦片贸易在大清帝国正式合法化。而历史的黑色幽默恰恰在此显现得淋漓尽致——对于清朝沿海各省来说,鸦片贸易虽有危害,但也会带来利好。《烟台条约》中规定应抽收厘税由各省酌办,这里的洋药厘金在各省地方税收中都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如果真要禁绝鸦片,这一部分洋药厘金便打了水漂。

清廷官员们对鸦片的态度比起文人雅好来说更加务实:鸦片对瘾君子来说是刚需,禁烟一方面会减少税收,另一方面也会刺激走私。而不禁烟呢?国势至少看上去没有变得更坏。就在满朝官员在为鸦片贸易之利弊争得不可开交之时,曾国藩长子曾纪泽公开发表的《中国先睡后醒论》引爆舆论而大噪。一边是文中“重修合约以合堂堂中国之国体”的呼声,一边是朝堂规范鸦片贸易的奏请,此时的大清帝国,实在是极具魔幻色彩。

南京条约是因为鸦片战争吗(南京条约背后的苍凉)(4)

这一场混乱而精彩的闹剧,终于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迎来了尾声。随着国际对鸦片贸易的声讨以及英国工业结构的转型,英国主动取消了对清鸦片贸易出口的特权。这一年的《禁烟节录及来往照会》中,英国承诺以十年为期,渐次禁绝鸦片。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照会中还出现了“吗啡及吗啡针之害尤胜鸦片”之语——看来毒品的发展,又在人类的硝烟弥漫中向前迈了一大步。

1912年1月23日,世界上第一份国际禁毒条约《国际鸦片公约》终于在海牙签署。只是此时清帝国已是危在旦夕。22天前,中华民国于南京——正是《南京条约》签订的地方宣布立国;21天后,清朝最后一任皇帝宣统宣布退位,清朝灭亡。只是,中国人与鸦片的战争,远远没有结束。

南京条约是因为鸦片战争吗(南京条约背后的苍凉)(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