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电影揭示的社会问题(深刻的人性洞察与怜悯)(1)

我们常常感叹韩国优秀电影的多产,却无意间忽略一个基本事实:即中韩之间的差距水平,并没有达到无法逾越的地步。换言之,韩国电影并没有对我们形成全方位碾压。只不过,他们长期深耕某一领域,不仅走出了亚洲,还征服了世界。

 比如,今天我要谈到的《寄生虫》。这部电影不仅拿走了金棕榈,还捧得4座奥斯卡小金人,它的艺术表现可圈可点。但它的获奖,绝非导演天才与灵感的昙花一现,而是扎根现实的水到渠成。

寄生虫电影揭示的社会问题(深刻的人性洞察与怜悯)(2)

一、并非灵光一现的天才之作,而是植根现实的厚积薄发

  韩国的优秀影片很多,但表现最佳的是它的社会批判类电影。像《熔炉》、《素媛》、《蚯蚓》等韩国电影,它聚焦社会的阴暗面,通过揭示丑闻来实现影片的现实主义批判。在影片带给人们无尽深思的同时,还推动了社会的向前发展。比如,电影《素媛》的热播,引发了韩国61万人联署签名,并通过了《性侵儿童惯犯化学阉割》法案。

  《寄生虫》某种程度上,可以把它看做此类型电影的集大成者。它并非天才导演的灵光一现,而是源于韩国电影的传统,根植于韩国的社会现实。

  一方面,它是韩国电影自留地长出的一颗参天大树。上世纪80年代,韩国结束军政府统治。随着审查体制的松绑,特别是90年度开始从审查制度向分级制度过渡。大量具有社会批判题材的电影大量涌现,甚至还出现了《辩护人》这种基于法律题材的政治批判电影。

寄生虫电影揭示的社会问题(深刻的人性洞察与怜悯)(3)

  在出现数量上的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后,韩国社会批评类题材开始异军突起。不论是题材的广度,还是主题的深度,都走在亚洲其它国家前列。与此同时,他们在艺术上的打磨也日趋精细。最终,韩国电影等来了《寄生虫》的大满贯。

  另一方面,它关照了当下韩国的社会现实。随着韩国经济结束高速发展,社会也进入了一个稳定状态。但它不可避免带来很多发达国家经历的社会创伤,即社会的阶级固化所带来的贫富差距。

  《经济学人》一篇文章指出:阶级已固化,韩国对精英教育失去信心。作为曾经阶层流动主要途径,大学也逐渐向平民子女关闭。《寄生虫》的基宇,连续四次参加考试,却与大学无缘。为了获得一份家教工作,不得已伪造学历。

寄生虫电影揭示的社会问题(深刻的人性洞察与怜悯)(4)

  即使能顺利读完大学,想要获得一份工作,也难上加难。父亲基泽忍不住感慨:现在连招个保安,就有500个四年制大学本科生竞争上岗。

  作为社会底层的人,即使只是卑微活着,也用尽了全部力气。当生存成为第一要义,破坏道德与践踏法律,也就从铤而走险变成了天经地义。

二、传统电影叙事模式下的精彩好故事

  很多人以为,一部内涵丰富的电影离不开精巧的叙事结构。这种创作上的懒惰与想当然,造成了各种贴着文艺电影、先锋电影标签,打着后现代主义旗号的各类电影大行其道。它们以独立电影、作者电影为幌子,在曲高和寡的自我陶醉中一意孤行。但让人费劲的内容与糟糕的故事,让它们注定被观众抛弃。

  我不否认,有些晦涩难懂的电影拥有很高的立意与主题。但没有良好的故事作为载体,影片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就谈不上很好的艺术表现力。比如李安近几年的部分新作,往往刻意消解电影的故事性,一味地追求电影技术与艺术上的先锋性。这种类型电影,即使蕴含很多的灵气与天赋,也只能是私人化的影像记忆,往往就是高额制作成本与低廉票房的倒挂,导致了票房上的失望滑铁卢。

  其实,没有那些眼花缭乱的叙事技巧与模式,也能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好莱坞大量优秀的商业片,用他们的实际表现,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同样,来自韩国的导演奉俊昊,用他返璞归真式的简单叙事,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精彩的故事。

寄生虫电影揭示的社会问题(深刻的人性洞察与怜悯)(5)

  《寄生虫》故事并不复杂,它采用最为简洁的顺叙。但单一的平铺直叙,情节却仍然跌宕起伏。电影中,基泽一家穷困潦倒,连网费也交不起,靠蹭免费的WIFI信号来上网。不过,儿子基宇通过朋友介绍,伪造大学文凭获得一份英语家教的工作。本以为这是个穷小子的逆袭故事,哪知这不过是一出罪恶勾当的序幕。

  为了让自己的家人都获得工作机会,他们设计陷害他人,继而挤走他人,把自己的妹妹以及爸爸妈妈都安排到了富人朴社长家中。一家人过上计划的中的满意生活,在朴社长一家外出露营后,他们把这里变成自己的家。

寄生虫电影揭示的社会问题(深刻的人性洞察与怜悯)(6)

  谁知在这个大雨滂沱的雨夜,那个曾经被他们陷害扫地出门的女管家找上了门,并揭开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这个女管家的老公一直住在房子的地下室,她必须为挨饿几天的老公送上食物。

  随着剧情的反转,他们都知晓了彼此的秘密。相互大打出手之际,朴社长一行提前返家。还好基泽一家控制住场面,将女管家及其老公锁在地下室,并将这一切罪恶的勾当掩饰了过去。

寄生虫电影揭示的社会问题(深刻的人性洞察与怜悯)(7)

  在朴社长为小儿子举办的生日宴上,一场惨剧发生了。女管家的老公先将儿子基宇打倒在血泊中,又冲出大厅,捅死了基婷。一番缠斗后,忠淑用烧烤叉杀死了女管家老公。陷入丧女之痛的基泽,在迟疑了片刻后,突然冲向了朴社长,并将餐刀插入他的胸口。

  父亲再次躲入地下室后,基宇也从医院出来。他制定一个遥遥无期的计划,那就是赚足够多的钱,买下朴社长已经转手的房子,让父亲能够从地下室出来。

  老实说,电影情节的起承转合异常流畅,剧情的发展也大大出乎人意料。所以,挑剔的奥斯卡评委们将最佳原创剧本奖给了电影《寄生虫》,确实名至实归。相较之下,上届的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绿皮书》,却有点乏善可陈,黯然失色了。

三、韩式泡菜里的好莱坞味道

  《寄生虫》豪取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两项最具含金量大奖,可能预示着保守的奥斯卡评选更加国际化。毕竟,这是唯一的一部非英语的最佳影片。当然,也有可能是影片的足够优秀,打动了挑剔的奥斯卡评委。因为奥斯卡评选规则中,从来没有明文规定它的最佳影片,一定必须是英语片。

  《寄生虫》确实讲述了一个韩国式的故事,不论是作为战争产物的多层地下室,以及那个隐喻半岛政治的讽刺笑话。但由此延伸的电影主题,却并不是仅为韩国所独有的。

寄生虫电影揭示的社会问题(深刻的人性洞察与怜悯)(8)

  奉俊昊也并不是纯粹的韩国导演。在他的《雪国列车》中,发行方韦恩斯坦国际影业公司,就有着好莱坞背景。所以旧瓶装新酒,剥开《寄生虫》精彩故事下的外衣,这仍然是一部传统的好莱坞式商业大片。社会阶层固化与贫富冲突,一直是各类好莱坞电影乐此不疲的表现主题。

  《寄生虫》是从穷人的作恶开始的。电影开始的情节,简直就是恶奴欺主的故事。化名为金司机的基泽,在朴社长眼中并不是一个为人称道的司机,他敏锐地感受到金司机常常有越界行为。但善良的他却并没有辞退金司机。

  但金司机一家变本加厉,最终将无辜的朴社长一家带向了毁灭的深渊。这种以德报怨的行为,却导致了无尽的灾难。穷生奸计,富长良心。难道这是导演的精英思维与理念吗?

  当然不是。简单将社会群体贴上单一的道德标签,当然是及其庸俗和可笑的。看完整部电影,你就会明白导演的苦心和嘲讽。

寄生虫电影揭示的社会问题(深刻的人性洞察与怜悯)(9)

  在金司机一家眼里,善良是富人身上天经地义所必备的品质。而对穷人来说,它不过是一件遥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根本不配拥有。

  这种社会的分裂及阶层隔膜,不光是韩国社会的缩影,也是美国社会当前正在面临的困扰与问题。不然美国的选民们,何必把希望寄托在代表民粹主义的特朗普身上。

  总之,不同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导演把酸爽的韩国泡菜,做出了好莱坞式的可口味道。

四、阶层对立背后的无奈与苍凉

寄生虫电影揭示的社会问题(深刻的人性洞察与怜悯)(10)

  金司机一家一直在努力向上,并精心计划,为此做了很多恶。这种不断向上的背后,源于对自身阶层不满的焦虑。他们想通过各种手段,实现自己的阶层飞跃。正如电影所说:金钱是熨斗,把一切都烫平了。

  反观朴社长一家,同样有着相同的焦虑。他们用重金为孩子聘请家教,极力看重老师的学历和学校。在孩子看到鬼后,仍然没有选择搬家。因为他们认为,闹鬼的房子更能发财。在他们心中,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也要时刻防止自己掉落到贫困的深渊。

寄生虫电影揭示的社会问题(深刻的人性洞察与怜悯)(11)

  但在金司机儿子基宇心中,他根本意识不到富人的苦恼。朴社长儿子的生日派对上,他想当然的认为,这些富人并没有计划,却过得如此从容。而他们一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到头了还是功亏一篑。

  这种贫富对立的严重隔阂,最终让穷人们诉之于暴力。不仅毁灭了自己,也毁灭了他人。电影中的贫困,就像是一只可怜的寄生虫。它的本意可能只想好好活着,但常常一个不小心,却杀死了宿主。

  由此看来,导演并没有简单停留在道德批判上。对穷人狡黠罪恶和富人为富不仁的表现,是他电影主题的出发点,却不是终点。

寄生虫电影揭示的社会问题(深刻的人性洞察与怜悯)(12)

  当金司机一家被淹,他们茫然失措在巷子里流离失所时候。导演采用了一组长镜头,通过俯瞰,缓缓地定格了那一刻的无奈与悲凉。

  那一刻,导演奉俊昊似乎有意收起了现实主义的刀锋,他不再给予赤裸裸的现实批判,而代之以一种人道主义关怀。在这部电影里,对贫富阶层的对立给予不是简单的道德评判,而是一种悲天怜人的感伤。

  在这里,电影不再是解决问题的现实工具,而是带给我们深深思考的精神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