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商 朱之丛

编辑 李丹超

“兽人控是吧!”网络上时有这样的调侃。

“兽人”指动物拟人形象,是人体和野兽元素结合的幻想生物。从动漫中常见的猫娘美少女,到新近蹿红的迪士尼“女明星”玲娜贝儿,似乎都符合“兽人”的基础定义。

但真正的“兽人控”有着自己的术语、圈层和聚集地。其中的资深爱好者,更是会为自己打造“兽设”,缝制“兽装”。正规“兽装”强调其独一无二的原创性,通常以毛皮、塑料眼球、填充棉等材料自行组装。近些年来,随着“兽人控”热词的传播,单个兽爪、耳朵或尾巴作为装饰元素,也开始在泛二次元圈层流行。

一套叫价数千乃至上万元的“兽装”里,埋藏着隐秘的商业机会。Z世代“圈地自萌”的喜好,在一个个新兴圈层中不经意显露,成为潮流消费不容忽视的风向标。

在圈外人眼中,这只是一身笨重的毛绒戏服而已。但这背后不仅隐藏着一部分年轻人跳动的脉搏,“兽装”爱好者在其中扮演的超脱于现实的角色,也成为他们的另一重人格化身。

(豪掷上万元买一身)(1)

图源:b站 @沙恩霍斯特级战巡舰 / 微博 @夜暝酃酃娘

不为人知的聚会

有人藏进“兽装”里,是为了远离社交。

90后重庆小伙石翔文,是“兽装”品牌GentleFur的主理人,他的客户以95后、00后为主。和石翔文本人一样,许多人穿上这身价格不菲的套装,是为了“逃避自我”,也是为了“找寻真正的自我”。

“它不叫‘伪装’,应该叫一种‘掩护’。”石翔文说,“感觉戴上这个面具,反而更能做自己了。”

(豪掷上万元买一身)(2)

石翔文

但同时,也有人不惮于表露自己对“兽人”亚文化的热爱,这身“奇装异服”更像是他们吸引同类的标志物。这也颇为契合广大Z世代的交友理念: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既然入了同一个“坑”,我们就是朋友了。

和其他圈子一样,“兽人控”们为爱好持续投入精力和金钱。

首先,一个资深的“兽圈”玩家会请画手为自己营造“兽设”(Fursona):一个完全原创、只属于其本人的兽人角色。从种族、身高、瞳色,到服装细节、性格特点、背景故事,堪称巨细靡遗。在不具名的网络空间里,这就是他们的虚拟形象。

接下来,他们会根据这个“兽设”订购或手工制作一套“兽装”(Fursuit)。由于缺乏量产工艺,一套完整的兽装成品动辄叫价数千元,如果自行购置材料进行组装,往往要耗费数月甚至半年的时间。

“兽装”完成后,一部分玩家还会为此组织线下聚会,一群毛茸茸的“兽人”挤头碰脑、相聚一堂。这样的聚会隐秘而盛大,是“兽人控”们难得一遇的狂欢节。

(豪掷上万元买一身)(3)

图源:小红书 @杜paul

年轻人的第一身“画皮”

每个人的“兽设”独一无二,“兽装”自然需要单独定做。

爱好者们会彼此分享“兽装”的制作要领:一套完整的兽装需要用到海绵、毛布、树脂、色粉等多种材料;不同部位适用不同质地的毛布;头骨可以用超轻黏土塑型,也可以在淘宝购买3D打印服务……

这些原料成本通常只需要数百元,但如果委托给专门的“装师”进行制作,收费会随之水涨船高。

在闲鱼App搜索“兽装”,很容易找到各种“承接兽装委托”的手工艺人,制作范围包括头部、爪子、尾巴、半装、全装等,价格随用料和制作难度而浮动。目前,承制单个头套的价格通常在1000元-7500元不等,据此推算,一套全装的价格达到数千甚至上万元,并不稀奇。

如果对“装师”的报价望而却步,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半成品”。以一家在爱好者间颇受好评的淘宝店铺“雪风科技兽化部”为例,一款用耐热树脂打印的郊狼头骨(带牙床)报价790元,如果是更为精细的龙类头骨,就需要1000元。此外,店内还出售乌鸦、鬣狗、狸猫等多种生物的头骨模型。

(豪掷上万元买一身)(4)

面对兽装固有的闷热、不透气等弊病,商家们也在进行着锐意革新:兽装店铺往往搭售一个筒状的散热风扇,从头套开口处(通常是嘴部)塞入,即可快速通风排汗。根据兽装本身的色彩搭配,风扇还能对颜色和图案进行定制。

(豪掷上万元买一身)(5)

图源:淘宝“雪风科技兽化部”店铺买家返图

近些年来,随着“兽人控”一词的逐渐出圈,“兽圈”也涌入了一大批轻度爱好者。他们尝试兽装只是为了跟风,或满足短暂的好奇心。

在强调原创的“兽圈”,市面上很难买到一手的全装,但普通款式的爪子、耳朵等部件,可以作为常见的“通货”出售。石翔文制作的GentleFur猫爪手套更是入选了2021年淘宝“造物神榜”,标价698元。即使不用作兽装套件,仅作为日常装饰品,也得到了不少买家的好评。

当小众走向大众

对“兽人”亚文化的热爱起源于欧美。

原本软萌可爱的“趣味动物”(Funny Animals),在嬉皮士运动时期的地下漫画中掺杂了成人元素,演变出偏向粗犷写实的“兽人”(Furry)概念。

目前,相比欧美等地区,中国的“兽迷圈”尚处在发展中阶段。爱好者们大多依赖贴吧、闲鱼等垂类社交平台,或以“对暗号”的形式组建群聊。一部分兽装卖家开设了淘宝店铺,但更多制作者保持着个体形态,以“熟人介绍”的方式私下交易。

宏观来看,这依然是一个原子化的市场,爱好者们过着“圈地自萌”的生活,是中文互联网为数不多停留在田园时代的兴趣场域。

(豪掷上万元买一身)(6)

图源:b站 @RED零ZERO

但随着信息网络的扩展,小众爱好总有走进大众视野的一天。近年来“兽人控”一词的泛滥,就是兽人亚文化“出圈”的例证之一。

据了解,目前国内“兽迷”大约有三四十万人的规模,他们借助“兽装”治愈自己、表达自己。

看到招摇过市的兽迷们时,圈外人容易将其误解为普通的Cosplay(角色扮演),但爱好者对兽装的理解不止于此。这些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装具寄托着穿戴者的另一重精神人格,“想象成它就在这个世界上,我就是它,它也就是我。”

“每个人在拥有自己的第一套毛(兽装)的时候,不是把它当商品看待的。”石翔文说,“它是生命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豪掷上万元买一身)(7)

Z世代的圈层文化,开启了一个个别有洞天的商业想象。使用文字进行角色扮演的语C圈、爱好动漫软周边的“谷圈”、交流转笔的“笔圈”……这些生僻的名词,让一部分年轻人通过兴趣爱好结识聚集,进而衍生出新的商业赛道。

艾瑞数据显示,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在2020年达到4.2亿,同年度市场规模达到千亿,预计接下来还将以每年30%左右的增速大步前进。

随着二次元文化的普及、人们对公共场合着装宽容度的提升,在不远的未来,“兽装”或许会褪下鲜明的小众和猎奇色彩,成为像女装类目“三坑”(汉服、JK制服、lolita服饰)一样相对常见的私服。

一身毛茸茸的兽装,是一些人逃离现实烦恼的遮蔽物,也是一些人寻找同类的社交标识。曾经只能隔着屏幕“抱团取暖”的边缘人群,也期待着“盛装登场”的那一天。


封面图片来源:微博 儿童画画手 @AdrianMiu是世界第一大傻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