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阅读 OFFLINE Issue 38《虚拟偶像:24/7 的陪伴》。成为离线会员,您将收到每周一期电子杂志,完整阅读会员专享内容。

虚拟的现实(虚拟的偶像现实的未来)(1)

#EDITOR'S NOTE

1962 年,贝尔实验室的 IBM 7094 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台会唱歌的计算机」,用充满电流感的声音唱出了一曲 Daisy Bell。80 年代,由计算机合成的虚拟人物 Max Headroom 在英国诞生,他拍电影,打广告,家喻户晓,这可能就是世界上第一个虚拟偶像。再后来就有了初音未来,这个永远 16 岁的少女和她的葱色双马尾陪伴我们走过了十年。

本期话题是虚拟偶像,首先要谈的必须是全球虚拟偶像人气代表——初音未来。评论家林赛·佐拉兹在「初音是一款软件,也有可能是音乐的未来」中告诉我们,初音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有众多粉丝,人气之旺连《纽约时报》也不禁发问:初音未来的流行是否意味着我们所熟知的音乐的终结?诞生于人声合成软件 Vocaloid 的初音完全由民主打造,歌曲由全世界的创作者写就,这种全新的流行偶像模式简直是媒体研究者的梦想。在辛辛那提的初音演唱会上,整齐划一的荧光棒是初音精神的完美体现:粉丝们在应援初音,其实也是在应援他们自己。

如果说「虚拟偶像」这个词语中,「虚拟」代表着可定制的属性、时空的拓展和永不过时,「偶像」则代表着「人」的一面,代表偶像陪伴粉丝、和粉丝共同成长的人格和共情。在「虚拟偶像的困境和繁荣」中我们将看到,当虚拟偶像从小圈子趣味走向大众流行,进入虚拟偶像的「战国时代」,她们背后的偶像企划——从诞生初音的 Vocaloid 到 idolm@ster 和时下在秋叶原大热的 LoveLive ——也在不断地摸索「虚拟」和「人格」之间的平衡,探索虚拟偶像的终极形态。

随着虚拟偶像的诞生,赛博表演(cyberformance)也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在「兔子洞那头的虚拟舞台」中,我们将看到这种新的表演形式从实验走向市场化:来自 101 个国家的 5095 人组成了一支「虚拟合唱团」;老牌乐团 ABBA 宣布将借助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复出;迪士尼打造了 360° 全景式的《狮子王》开场曲;英特尔在真实的剧场里融入虚拟现实,重现了莎翁名剧的光影想象。如同早期的电影艺术在简陋的技术环境中创造了视觉奇迹,40 年后的今天,赛博表演帮助我们再一次思考表演的空间性与数字技术的关联。

本期「科幻」栏目是《虚拟偶像爱朵露》的节选。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威廉·吉布森就预言了全息投影虚拟偶像在日本出现。在他笔下近未来的日本东京,摇滚歌手雷兹突然宣布迎娶东英零——一个没有实体的虚拟偶像。「误读」栏目试图用一位神经病学权威的作品串联起他的一生。他把神经病学案例写成故事,为此受到不少质疑,「但无论好坏,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时隔一年,初音又回到中国举行巡演,12 月 10 日、11 日,初音 EXPO 北京场就在这周末。即将到来的 2017 年是第一版初音未来软件发布的十周年纪念。我们渐渐成长,而虚拟偶像永远年轻。

#CONTENTS

专题

初音是一款软件,也有可能是音乐的未来- 林赛·佐拉兹

24/7 不间断的陪伴,虚拟偶像的困境和繁荣 - Jesse Chan

赛博表演:兔子洞那头的虚拟舞台 - 陈婧

科幻

虚拟偶像爱朵露- 威廉·吉布森

误读

重拾临床的人文观察,他把神经病学案例写成了故事- 纪宇彪

本期作者:

林赛·佐拉兹(Lindsay Zoladz),流行文化和流行音乐评论家,The Ringer特邀撰稿人,作品见于VultureSlateNew York Magazine 等主流媒体。

Jesse Chan,一万只小龙虾食用成就达成者。To be nerdy, to be cool.

陈婧,现居巴黎,新媒体人。通过对新媒体艺术的微观察,思索和分析 IT 科技正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社会关系和并不遥远的未来。

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世界著名科幻小说家,处女作《神经漫游者》开创了「赛伯朋克」科幻流派,同时也是「蒸汽朋克」科幻流派创始人之一。

本期策划:不知知

虚拟的现实(虚拟的偶像现实的未来)(2)

# 离线 OFFLINE是什么?

离线 OFFLINE(the-offline/)是一本科技文化周刊。每周一个深度话题,关注科技如何影响文化、商业和社会生活,发掘技术背后更人性的一面。

# 成为「离线会员」可以获得怎样的体验 ?

虚拟的现实(虚拟的偶像现实的未来)(3)

虚拟的现实(虚拟的偶像现实的未来)(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