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济南3月26日电(萧海川、高婕)伴随着入选“山东省甲骨文特色学校”,山东省实验中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之路迈入了新的阶段。“我们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传统文化之美,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增强文化自信。”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韩相河说。

传承经典 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心灵

“博学日新,德行天下”是山东省实验中学的校训,是对《周易·系辞上》“日新谓之盛德”、《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慎思之,笃行之”的传承,融合了儒家文化底蕴与时代特点,已熔铸为学校师生的精神内核。

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学校从1999年开始就带领学生学习太极拳味,很多学生也逐渐爱上了这项运动,二十多年来,“人人会打太极拳”在山东省实验中学的校园里蔚然成风。

传统文化教育的创造性发展(用传统文化丰润生命底色)(1)

(山东省实验中学的甲骨文课程。受访者供图)

在山东省实验中学一年一度的“清明诗会”上,学生是创编的主角。他们有的诵读经典,有的原创诗歌,配以古琴、民族舞等形式,让演出精彩纷呈。每次诗会中的“飞花令”环节都会掀起现场的重重高潮,“高手过招,分外紧张,希望更多同学感受到诗歌之美”获得冠军李晨熙激动而兴奋。“清明诗会”也获评济南市德育品牌,成为学校德育的一张闪亮名片。

立足课堂 用传统文化课程滋养精神

作为教育部确定的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校,山东省实验中学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推动传统文化教育高质量发展。数学课上有古代数学的算法案例;物理教学中,牛顿第一定律与《墨经》典故相结合……教师们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文化自信浑然天成。

传统文化教育的创造性发展(用传统文化丰润生命底色)(2)

(语文生物学科融合课程《草木的秘密》授课现场。受访者供图)

郭尚民、陈琳、郑妍等老师组成的“实验朗读者”团队,吸引了一众“粉丝”。《论语》《阿房宫赋》《屈原列传》……都成为师生共读的内容,郭尚民说:“古诗文学习应该是立体的,学习者对于文字的音、形、义都要有充分的体验,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

锦瑟年华吟古韵,语文教师刘敏与生物教师郭兆坤一起开发了学科融合课程《草木的秘密》。在学校的“百草园”中,郭兆坤举起一棵车前草介绍属性,刘敏则娓娓道来:“同学们也许想不到,这就是《诗经》里用来歌颂劳动场景的‘芣苢’”。跟随他们的讲解,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吟诵着《芣苢》。

传统文化教育的创造性发展(用传统文化丰润生命底色)(3)

(《琴歌》校本课程结业音乐会。受访者供图)

以课程建设提升教育品质,是山东省实验中学多年来坚持的理念和实践。学校成立了传统文化工作室,开发了包含《文言文中的文化史》《诗画山水:中国诗与中国画》《济南诗文选读》等多门校本课程。《琴歌:中国古琴曲与文学》每年的结业音乐会都会吸引校内外专家同行观赏,以此为蓝本,琴歌课程已在济南多所初中推广。

随着《汉字九讲》《解读的困惑》《卷帘看:中国诗画读记》等专著的陆续出版,李鸿杰等一批专家型教师正在迅速成长。

善学善思 用多彩社团活动提升本领

学校的京昆社、国学社、雅风社、爱乐社、舜泉学社、汉服社、聚艺轩、春秋历史学社等20余个传统文化社团,成为学生切磋展示的平台。

丁当是一名“小京剧迷”,“在学校的第七届京剧联欢会上,听到京剧曲牌《夜深沉》,觉得特别激动,第二天我就报名参加了学校的京昆社”,如今她已是社长,“学习京剧的这条路走得越深,喜欢与执着也越深,渐渐变成促使我激流勇进的重要动力。”

传统文化教育的创造性发展(用传统文化丰润生命底色)(4)

(学校举行的清明诗会。受访者供图)

为了支持古文字学社的研究,学校专门建设了古文字资料室,配备《甲骨文合集》等重要古文字书籍及历代金石拓本。社团成员到济南东部大辛庄商代遗址进行野外考察实践,“如同历史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那些久远的文字都有了生命”学生赵甘宁说。

传统文化教育的创造性发展(用传统文化丰润生命底色)(5)

(学校古文字学社举行大辛庄商代遗址考察活动。受访者供图)

从学习太极拳到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群组,从课堂教学浸润到走出校园体验,山东省实验中学的传统文化教育逐渐从浅表走向深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深化教育教学成果的重要推动力。韩相河说:“学校将继续探索更多青少年成长喜爱的教育形式,用优秀传统文化丰润生命底色。”(完)

来源: 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