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心菜学名结球甘蓝,是甘蓝的变种,俗称包菜、圆白菜、莲花白。因其在国外的地位颇高,相当于白菜在我国的地位,顾又被称作“洋白菜”。日本科学家认为,卷心菜的防衰老、抗氧化的效果与芦笋、菜花同样处在较高的水平,德国更认为卷心菜是菜中之王,能治百病。

卷心菜我国各地均有种植,近几年不乏种植七草、美貌二号等国外品种再出口到国外的种植户。

卷心菜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案 卷心菜种植技术(1)

一、生长概况

卷心菜适应性强,既耐寒又较耐热,我国北方地区,春、夏、秋三季均可种植。但卷心菜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时对环境要求较高,因为卷心菜幼苗需生长到一定大小才能感知低温,进行春化作用,在0-12°C下,经50-90天才能完成春化;尖头型和平头型品种对光照要求不很严格,圆珠笔头型品种则对长日照有较严格的要求;结实的适宜温度为15-20℃。

虽说幼苗能忍耐-15℃的低温和35℃的高温,但要想苗齐苗壮,冬、夏育苗时还需注意控制温度。18-25℃出苗最快,出苗后的子叶期需降温至15-20℃,真叶时期应升温至18-22℃,分苗后的缓苗期间温度可提高2-3℃。

三、定植

卷心菜根系在土温5℃以上就开始活动,因此,春卷心菜在日平均气温达6°C以上时,便可开始定植。北方春季干旱,多采用平畦种植,夏季高温多雨,亦尽量多带土,少伤根,栽后浇水,以利成活。

合理密植是增加产量重要措施之一。卷心菜适宜的营养面积应根据品种和生长期长短而定,每亩株数和株行距大致如下:

早熟品种:33-1000px见方,每亩4000-6000株;

中熟品种:45-1250px见方,每亩2500-3000株;

晚熟品种:60-1625px见方,每亩1500-1800株。

卷心菜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案 卷心菜种植技术(2)

四、肥水管理

卷心菜定植后需浇缓苗水,浇水后要及时中耕松土,达到土壤保墒增温的效果,从而促进根系的恢复和生长。

卷心菜成活后,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用10%的人畜粪稀液追施,亩施600-800公斤。

莲座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可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氮肥15-20kg,保障水分供应充分,促进叶球生长。待叶球形成后,应控制浇水,防止裂口。

之后于摊盘期、结球前、中期均可适当追肥,追肥以人畜粪为主,浓度为30-40%,1500公斤左右,可加一点氮肥,一般每100公斤加尿素0.5公斤即可。

上述为秋卷心菜追肥,春卷心菜略有不同。在基肥一样的情况下,春卷心菜在冬季一般以浇清水进行抗旱保墒为主,但浇清水也不宜过多,只要菜苗长势较好,没有出现缺水,就不要浇水。

开春后,春卷心菜生长迅速,此时宜追肥2-3次40%左右浓度的重肥,1次在株间叶长满田土,称为“封行”时进行,另1-2次在结球前、中期进行。每亩施人粪尿液1500公斤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整个生长期内,化肥只宜加2次以下、以免影响品质。在气温高、太阳大,久晴不雨的情况下,可采用相应措施挑水浇苗或灌水湿苗抗旱。灌水在晴天傍晚进行,灌齐沟面后马上将沟内余水排出,以免造成沤根,影响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