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6月份一波同学决定考研,有的是度过了大三,决定大四考,有的是考失败了,决定二战。而在个案辅导中,我发现英语是很多同学的死穴一样,往往考了几年,分数都没有波动。

我是2019年考研的,英语成绩78分。我觉得6月份开始准备,不算晚。

我当时36周岁,有全职工作还有娃,就每天早起、上下班路上学习,而且我也没报班学习。

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在开始准备时,认真模拟一套试卷,不要查字典,也不要被打断。

我有一个明显的开始,就是告诉自己“我从今天开始备考英语了”这种开始。

我找了个周末的半天,做了两年前的一份真题试卷,2个小时,做完后核对答案,并且作文给自己算了50%的分数,然后发现成绩是30分……这就很打击了。

关键是这个成绩,能帮你看到哪里是可以提分的点。

我发现几个提分点:

第一是阅读,社科类文章我还能蒙对了两个题。

第二是写作。大小写作,我知道能看懂题目并且能下笔开始写。

第三是完形填空。很多朋友会觉得考研英语第一个完形填空题目浪费时间又分值小,不值当的投入。但是我觉得不是,其实这个完形填空的文章,往往是难度最小的,你要是能基本顺下意思来,再找到一些规律,反倒不容易出错,就能拿到7、8分。

现在考研英语怎么复习啊(6月过半现在开始准备考研英语来得及么)(1)

第二,针对提分点进行练习。

首先,我没有背诵单词,也不推荐专门背诵单词,就是那种按照顺序背诵。说句毒舌的话,背下的单词要是不用,连一周都记不住,更不会形成考试加分效果,何必自欺自人。

我是针对提分点每天这样提升:

1、每天做1-3套完形填空真题。找一找出题点,其实基本上是介词连词和动词,而且为了让考生读懂,总有那么相对完整的几句话帮助你知道这篇文章在说啥。

2、阅读理解,深入读,确保真的读懂。所以我经常一篇文章读两三天,来回读几遍。这样是为了提高自己阅读能力,让脑子习惯英语文章。

3、写作,每天晚上写一篇,计时20分钟。同时我会打出范文来反复朗读。

而在以上题目中,遇到不会的单词,见一个灭一个,绝不放过——我虽然不按照词汇表背单词,但是我会在做题的时候遇到生词就学习。比如在完形填空中遇到一个单词不会,那么我查阅后,认识、默写、朗读,造句,这一套走完。

一开始确实很难,关键是对心态挑战太大。完形填空查阅上几次还能走下来一个大概,而有的文章太让人挫败了,经常一篇文章里几十个不懂的词汇,就不停的查。而且因为不懂的词汇太多,就完全读不懂更让人蹿火。这就考验意志力了,查阅,读懂,反复读懂。

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每天拿出几分钟来,用英语想事。比如我要吐槽这家的饭店面条不好吃我就在心里,想有个朋友做我对面,我们只能说英语。我还记得伟人马克思(就是我们熟悉的那个马克思),曾在一本书里对学习外语提出过这样的意见:一个人在学习外语时,不要老是把什么都译成自己的本族语。如果那样的话,就说明他并没有真正掌握外语。他必须做到在使用外语的时候,完全忘掉自己本来的语言。

现在考研英语怎么复习啊(6月过半现在开始准备考研英语来得及么)(2)

最后,考试前几天我这样度过。

第一,考前几天,每天做一套试卷。我时间不完整,经常做着做着就得停下,那也别乱,有空回来接着做,一天尽量顺下一张完整的卷子。

第二,熟读各种写作加分的句子。我是从网上找到的那种漂亮的英文句子,整理到一个WORD里,打印出来每天看。

用以上方法学习,我觉得在后面复试的英语测试中,也会有用。我当时的英语复试是这样的——

先用英语自我介绍(这个我提前写好了)

再用英语问了几个问题(备考的作文能力就有用)

然后抽一篇文章,现场翻译出内容来(之前的阅读能力这个时候就发挥作用了,我还记得抽中的内容是说雾霾会影响智商,这样一篇科研文章。)

说个好玩的,我还记得考试那天下午考英语,我中午就找了个安静的地方闭目养神,然后拿出自己准备的漂亮句子默读,结果一下子进入心流,读进去了,再一看手机,妈呀,开考已经10分钟了,这才着急的跑到考场,监考老师就很奇怪的看着我,估计以为这人不来了呢……

总之,备考这件事,首先是心态,观察自己会不会怀疑自己,会不会烦躁而学不进去。我觉得心态比时间重要,想在回想起来,我当时一天最多学习3小时(包括在地铁上)。其次是方法,以上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而我相信,方法和心态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现在考研英语怎么复习啊(6月过半现在开始准备考研英语来得及么)(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