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这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老疾病,曾经因为“十痨九死”的不治率而让人闻之变色许多文学作品中也都有它的身影:《红楼梦》里弱不禁风的林黛玉、鲁迅笔下吃人血馒头的华小栓、小仲马《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结核病是什么慢性传染病?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结核病是什么慢性传染病(关于世界头号传染病结核病)

结核病是什么慢性传染病

肺结核,这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老疾病,曾经因为“十痨九死”的不治率而让人闻之变色。许多文学作品中也都有它的身影:《红楼梦》里弱不禁风的林黛玉、鲁迅笔下吃人血馒头的华小栓、小仲马《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

不过在很多人眼里,随着1944年链霉素的发明,以及随后异烟肼、利福平等药品的相继问世,这种有着“白色瘟疫”之称的可怕疾病就载入史册,离我们远去了。

但实际上,结核病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因为耐多药结核病等新情况的出现,成为世界公共卫生的一大难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10月30日发布的《2017年全球结核病报告》,结核病依然是2016年的头号传染病杀手。虽然相比2015年下降了4%,但2016年预计仍有170万人死于结核病,其中包括合并艾滋病毒感染的近40万人。

报告指出,2016年,估计全球有1040万例结核病新发病例,其中10%为艾滋病毒感染者。七个国家占到总负担的64%,分别是印度、印尼、中国、菲律宾、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和南非。

结核病通过空气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当患有肺结核的人咳嗽、打喷嚏或吐痰时,就会把结核菌喷到空气中。只需要吸入少数几个这种细菌就会被感染。

但并不是所有感染者都会因结核菌病倒。因为免疫系统会“阻隔”结核杆菌,而结核杆菌因外表有厚厚的蜡膜保护,可在人体内休眠多年。

全球大约三分之一人口都患有潜伏性结核,即已经感染了结核菌,但尚未因病倒下,也不会传播疾病。而当人的免疫力减弱时,患病几率就会增加。

结核菌感染者一生中因结核病而病倒的风险为10%。相比艾滋病毒携带者、营养不良或糖尿病等免疫系统受损的人,或者烟草使用者,结核菌感染者的患病风险会高出很多。

耐药结核病

报告还指出,耐多药结核病目前已经成为了一项公共卫生危机和卫生安全威胁。世卫组织估计,去年有60万利福平(最有效的一线药物)耐药新发病例,其中有49万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这些患者中近半数来自印度、中国和俄罗斯。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高级项目官桓世彤指出,耐药结核病最大的危害在于,一方面治疗非常困难,特别是在普遍没有新药情况下,它的治疗周期长达两年,治疗费用可能高达8-10万元人民币。

另一方面,即使病人坚持下来,治愈率也只有50%。桓世彤表示,“因此我们现在要开发新药。”

桓世彤目前负责盖茨基金会在中国的结核病工作。他在上个月由国际防痨与肺部疾病联合会主办、于墨西哥瓜达拉哈拉举行的第48届肺部健康大会期间,就中国的结核病防治现状接受了记者采访。

桓世彤指出,根据复旦大学高谦教授的传染性研究,国内80%的耐药病人都是由于耐药菌传播造成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结核病是一种空气传染病,它既没法像乙肝那样通过疫苗来预防,也不像艾滋病,虽然没有疫苗但可以控制其传播渠道——母婴、性、血。结核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染,没有办法控制,所以周围有病人就会很麻烦。

农村地区更严重

另外,对于中国的结核病人集中出现在农村地区这一现象,桓世彤指出,一是由于农村卫生条件、营养条件不大好,而且现在农村主要是老年人集中的地区,所以发病率会增高。另外农村的就诊率比较低,不容易被查出来,这样就会反复感染。如果一个病人没治好,今天传播几个人因为都在一个村里面,明天自己又被感染一遍。

一般而言,当潜伏性结核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时,会出现一些轻微症状,如咳嗽、发烧、盗汗或体重减轻。这些症状可能会持续数月,如不重视就可能会延误就医,将病菌传播给他人。

“所以虽然看似问题集中在贫困农村,离我们比较远,可真正发生这些问题时,大城市受害反倒是很严重的“,桓世彤说,”比如如果你在一个县里碰到非常难治的病,县里治不了,那么一定会去北京、上海、广州就近的大城市,去的时候自己会租个车去吗?肯定是坐公共交通,飞机也好、火车也好、地铁也好、公交也好,去的时候知道是什么病,一定会考虑到协和、北大、301医院,所以这种传播还是蛮厉害的。”

发现率有待提高

与此同时,桓世彤还指出,中国目前的结核病发现率还比较低。现在全球的菌样发现率平均是50%,中国是30%,个别县甚至低于10%。中国依然有许多地方是通过传统的涂片烘烤来进行检查,这种方法耗时耗力,而且筛查率最高也仅有50%。而新的分子诊断工具的筛查率能达到90%。它的敏感性非常高,而且可以大幅减少工作量。但目前分子诊断在中国的普及率不高。

桓世彤建议,要把新技术用起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全国由卫生部统一采购、统一免费使用分子诊断。第二种做法是通过医保,通过医疗系统去解决。

“中国如果要解决的话,短期看应该是通过政府经费先使用起来,长期一点,甚至三到五年应该尽快把新的工具列入到医保里,”桓世彤说,而且中国也已经提出,要到2020年实现50%的发现率的目标。

巨大进展

世卫数据显示,尽管形势依然严峻,但近年来中国政府在结核病防控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

中国的结核病患病率从1990年的每10万人口约215例降至2010年的每10万人口约108例。同时,中国的结核病死亡率也在快速下降,1990-2010年间平均每年下降8.6%。

2016年,中国的结核病患病率已经进一步降至每10万人口64例。国务院办公厅在《“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提出,到2020年使全国肺结核患病率下降到每10万人口58例以下。

世卫组织向各国发出呼吁,通过开展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公私合作来大幅减少结核病:努力扩大并加强高质量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解决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耐多药结核、贫困及脆弱群体需求的问题;协助加强以初级卫生保健为基础的卫生系统。

而且,最近全球范围内也有两个极好的推进机会:2017年11月16日-17日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卫生组织终止结核病全球部长级会议,以及2018年举行的第一次联合国大会结核病问题高级别会议。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说:“这些活动将有利于壮大声势,促进不同部门参与,并加快我们为创造结核病历史所做的努力。”

,